提高站位 狠抓落实 坚定不移把党中央生态环保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2020-07-20 16:21赖海滨
环境 2020年7期
关键词:监察环境保护习近平

赖海滨

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重要时刻,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亿万人民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增强了信心、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干劲。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系列重大部署,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稳妥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通过学习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狠抓落实。

强定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把党中央生态环保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两会“部长通道”进一步指出,“不能因为遇到困难、遇到挑战,就放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就放松对环境监管和环境准入的要求。”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开弓没有回头箭,越是困难,越要保持战略定力。笔者认为,党中央部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在有效权衡当前我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市场诉求与群众期待等关系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绝不能因一时困难,就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走回头路,让来之不易的环保成绩前功尽弃,让全国人民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付之东流。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和具体行动,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要强化生态环境监察,加大督察整改力度,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特别是漠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突出问题,坚决杜绝“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情况,不折不扣推动各项整改措施和任务落实到位。

筑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影响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深刻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疫情突如其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要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態”,生态环境不仅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必须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矛盾化解攻坚专项行动,梳理排查涉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举报环境重点问题,实行分片督导、包案化解,推动解决一批老大难的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抓住什么、解决什么,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我们的工作更有“认可度”。截至2020年5月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广东的10480件信访投诉件已全部办结;第一轮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7012件信访投诉件,已办结7011件。东莞市以督察整改为契机,把华阳湖由原来的“臭水塘”治理成了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练江治污成效显著,2019年端午节期间,揭阳自2007年“百龙闹榕江”龙舟赛后,时隔12年再次组织大型龙舟赛事。

讲策略,统筹考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把握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节奏和力度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全国两会上指出,“要更加注重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因时因地因事采取适宜的策略和方法。”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工作既不能缩手缩脚、瞻前顾后,也不能一味蛮干、有勇无谋,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确保治理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要从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做起,持续改进方式方法,注意纠正阵仗声势大、层层听汇报、大范围索要台账资料等做法,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从以明查为主向明查暗访相结合转变,从一味挑毛病、随意发号施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防止生态环保决策部署在执行中层层加码、“一刀切”等,挫伤基层干部和企业家的积极性。要实事求是、科学精准实施问责,规范实施问责的工作程序,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及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要充分运用“数字政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督察效率和质量,加大卫星遥感、红外识别、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干部群众少“跑腿”,在抓实抓细工作的同时减轻基层的负担。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自2019年成立以来,把督察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完善了暗访随访、约谈、挂牌督办、区域限批、督办提醒、内部会商、部门联动、日常监察等工作机制,建立起从督察、暗访、约谈,再到限批、督办,涵盖全过程全链条、较为完整配套的具有广东特色的制度体系。

促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目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笔者认为,当前绿色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产业布局,旧的平衡被打破,形成危机与变局,新的平衡在塑造,就是新机与新局,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革中开新局”。随着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中国更加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情,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扎实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赢得更大的战略主动奠定坚实基础。要不失时机加快环境治理力度,用好督察利剑,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中央及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抓手,倒逼各地严格落实产业政策,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绿色发展容量和空间,提供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把工作重心落在“指导”和“帮扶”上,发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办派驻监察作用,积极参与地方党委、政府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为地方宏观经济决策提出指导意见,督促当地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主动关心、及时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广东省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比例达85%,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目标任务;绿色制造示范数量高居全国首位;2019年,全省碳市场累计成交碳排放配额1.39亿吨、成交额27.1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钢铁、水泥等行业提前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关停煤电机组292.9万千瓦,在建海上风电约700万千瓦,预计2020年底并网装机达到200万千瓦。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首破10万亿元的同时,单位能耗比2018年下降3.7%,全省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作者系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主任(副厅职)〕

猜你喜欢
监察环境保护习近平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监察法》施行: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
反腐新力量!监察委与纪委有何不同?
标题党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