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计划助力农村环境教育

2020-07-20 16:21泓宇
环境 2020年7期
关键词:东江公益计划

泓宇

“东江嘎嘎”“阳江嘎嘎”“北江嘎嘎”等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是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的品牌活动,也是广东省第一个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该活动以增强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为目标,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自觉为己任,开展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造福了广大农村居民,得到了各界的关注与肯定。

从“东江嘎嘎”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到“阳江嘎嘎”“北江嘎嘎”公益计划,促进会结合农村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环保社会组织的品牌活动,彰显了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情怀。

环境教育深入农村

众所周知,农村、农业、农民担负着农产品生产的重任,是食品安全的第一保障,尤其是许多贫困农村分布在江河上游或比邻饮用水源保护区,更是饮用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农村的环境污染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便不可能有全社会的环境安全。

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核心任务之际,环境教育理应受到重视。但是,在环境教育法制化尚未完成的今天,环境教育仍然居于“想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在农村地区,环境教育更是尚未被关注的领域。

促进会会长杨中艺介绍说:“促进会之所以选择农村环境教育作为主战场,就是因为历史上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教育的欠账太多,环境教育更是几近空白,导致农民现代文明素养离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村情况更为严重。”

“农村环境教育是一项方向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促进会以公益为怀,将责任担在肩,把措施落到实处,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教育,长期坚持下去,必将成为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为了保障环境教育在河源市、梅州市、阳江市、清远市的农村得以顺利实施,促进会多次请示了业务主管部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并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东江嘎嘎”“阳江嘎嘎”公益计划更是联合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共同实施。

杨中艺说:“无论是在河源市、梅州市、阳江市或清远市,促进会也争取到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以及环保宣教中心的支持。‘东江嘎嘎‘阳江嘎嘎‘北江嘎嘎公益计划的启动仪式均有政府或相关職能部门以及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代表参加并表态予以大力支持,使得农村环境教育各项工作,包括进学校、进村庄、志愿者培训等均在政府指导的框架下实施,确保合法合规。”

“嘎嘎”计划深入人心

2017年5月,促进会设立了农村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广东农村环境教育工作。同时,促进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启动了“东江嘎嘎”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制定了基本工作框架,在东江流域以省定贫困村为主建立“农民学堂”,并在当地中小学设立环境教育课堂。

截至2018年12月,“东江嘎嘎”公益计划已累计开展“农民学堂”讲座活动25次,小学环境教育课堂活动10余次。

之后,促进会又在粤西阳江市实施了“阳江嘎嘎”公益计划(2018—2019年);2019年底在北江上游地区(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实施了“北江嘎嘎”公益计划。通过这三个“嘎嘎”,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公益协力、NGO实施、村民参与、团队落地、助力脱贫的农村环境教育模式。

据促进会相关人员介绍,在每个项目开展时,他们都积极争取当地政府以及教育、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支持,每个实施市县均由有关主管部门发文布置,并通过参与启动仪式、环境教育教员培训开班仪式或结业典礼等方式参与指导。

另外,促进会还积极向公益机构、社会爱心人士募集项目资金;组织团队深入农村开展调研;与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及当地村委会、学校合作,设立农民学堂和学生环境教育课堂,构建了面向农村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课堂”课程体系和面向村民的“农民学堂”环境教育体系,开发了相关课件,进行了60余次示范性授课。

促进会以当地中小学教师为主要对象,举办了八期农村环境教育教员培训班,培养了200多名农村环境教育教员,形成了能够根植当地、人员相对稳定的农村环境教育志愿服务团队,为快速推进农村环境教育准备了必要的师资力量。由于每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在培训过程中成为依托促进会的注册志愿者,可以在促进会的组织框架下主动推进当地农村环境教育。一方面解决了环境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保障农村环境教育可以持续实施;另一方面建立了与村民沟通(方言)、组织村民参与(学校家委会)的有效机制。

2019年10月18日,促进会联合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在佛山市东鄱小学举办了“第一届广东省农村环境教育研讨会”。来自梅州、阳江、河源、广州、佛山的学校、企业、环保宣教中心的代表以及各地环境教育教员4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与会人员观摩了东鄱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果视频,全面了解东鄱小学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东鄱小学校长分享了该校垃圾分类教育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初步成效,促进会代表报告了《“农民学堂”农村环境教育绩效研究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发挥中小学校的作用,做好村民和学生的环境教育”展开了互动研讨。这次研讨会成就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精彩对话,实现了政府与非政府、学者和实干家之间的跨界交流。

未来构想深入推进

为了筹集农村环境教育资金,促进会积极争取公益机构和爱心人士、企业的支持。阿拉善SEE珠江中心“水美中国”和“创绿家”计划、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以及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均给予了支持。

广东省环境教育界专家认为,促进会的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致力于构建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的农村环境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农村环境教育可持续实施的能力,结合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起点高、站位高,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如能持续开展下去,将可大幅度提高农民这一基本社会群体的现代文明意识水平,为在当地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从而有效、可持续地改善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实现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目标,为“硬环境”充分发挥效益提供保障,有利于高质量地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东江嘎嘎‘阳江嘎嘎‘北江嘎嘎等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均由案例实施单位自筹资金,首次关注环境教育难度最大、近乎空白的领域,深入基层,且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体现出促进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具有开拓性和公益性。”相关专家评价说,“项目以环保社会组织为实施主体,与基金会及省级环保宣教部门合作,与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相结合,并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合法合规,且社会影响面广,具有普惠性。”

此外,项目工作框架合理可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措施扎实,效果显著,并已经开始推广普及,为构建广东农村环境教育网络奠定了基础;该案例特别注重人才培养,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农村环境教育教员培训形成可持续的农村环境教育能力,因而具有可复制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促进会未来的打算,杨中艺表示,促进会目前正在以下几个地区积极筹划开展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其中包括韶关市的“锦江嘎嘎”计划、潮汕地区的“韩江嘎嘎”计划以及西江流域的“西江嘎嘎”计划。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构建广东农村环境教育网络,希望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不断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东江公益计划
沿岸而生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