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020-07-20 00:42李思澳
中国商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流动比率

李思澳

摘 要:本文以M公司2014—2018年财务数据为分析依据,通过使用相关比率分析法及同行业对比法,对偿债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为完善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建言献策。

关键词: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5(b)--02

1 M公司基本概述

M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23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业务涉及微电子及计算机行业,主要研发生产微电子器件、微波组件、通信系统集成等产品。公司于2010年11月18日登陆新三板市场,对于上市九年的公司来说,其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仍有待提升。本案例主要针对M公司短期偿债指标进行分析,揭露企业偿付能力现状,结合行业平均水平对其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建议。

2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的短期债务到期时,流动资产立即变现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外部投资机会。目前企业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2.1 流动比率

企业通常用流动比率作为首选指标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比率保持在2∶1的水平是较为合理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M公司流动比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短期偿债能力有逐渐减弱的迹象,后两年越来越接近行业平均值,优势不如前三年明显。尽管在2016年和2018年有小幅度提升,这是因为表2显示这两个阶段流动负债的环比增长率明显低于流动资产的环比增长率。但纵向比较发现每年都高于1,即假设企业流动资产全部变现,其流动负债完全可以被全部偿还,只是稳定性不高,不及2016年之前的水平。此外,在计算该指标时,往往忽略定性分析,比如资产的构成变化以及资产在现在时点的变现能力,而是用历史成本作定量分析,由此得出的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存在偏差。

2.2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作为流动比率的补充指标,考虑了积压存货的不易变现性,因而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水平。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保障性越强。速动比率一般合理值为1,从表1可以看出,M公司的速动比率在2014—2016年均高于1,而后两年低于合理值,主要是由于流动负债大幅度增长,企业负债水平不稳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除此之外,应收账款质量优劣也会影响速动比率的高低。因此我们把M公司近五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一并列出来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应收账款在固定期间内转换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正相关。从表3可以看出,M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自2015年开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2015年达到最高值3.58,但与该行业平均值6还有很大距离,说明M公司的现金实质性流入能力不足,营业收入质量在退步,影响资产的顺畅运行,增加了偿债风险。但这一指标并不绝对化,因为其中忽略了企业具有增值潜力的存货以及账龄过长、变现能力已经退化的应收账款,反而预先假设了应收账款的立即变现能力强于存货,这不免缺乏科学性。因此,具体判断还应综合现金比率等其他指标进行衡量。

2.3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从现金流动角度直观反映了企业立即偿还流动负债的现金能力,其行业平均值为0.2。通过表1能够看出,M公司现金比率在2015年出现小幅度提升,主要是因为现金类资产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说明企业资金利用率有所上升,可见M公司在这一年进行了调整,改善了资金利用状况。而2016—2018年现金比率逐年下降,且在行业平均值以下,说明企业减少了闲置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后两年均低于0.05,说明留存资金没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导致企业资金安全性不高,尽管闲置能力充分发挥作用,但留存资金后备不足,对企业的偿债能力造成一定的风险性。

3 关于提高M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建议

3.1 减少积压库存,优化资本结构

优化流动资产管理,提高资产流动效率,对于上市公司尤其重要。因此M公司应该合理安排后备库存,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由于库存积压导致的储存成本增加,使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减弱。同时企业应该有效控制库存周转速度,确保流转需求,一方面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存货流动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因周转速度过快而导致周转成本过高。同时,企业应该结合市场需求,综合多种方法对存货进行分类整理和动态分析,充分考虑处于卖方市场的存货增值潜力。

3.2 加强定性分析,考虑企业资产负债的计量属性

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企业自身的变现能力只通过具体的数字在报表中反映出来,得出的结论缺乏时效性,无法反映未来的现金流量。因此,企业应该对于存货的计量和资产的评估及时进行调节,综合账龄分析法分析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根据宏观及微观经济变化调整企业资产结构,使其更贴近资产的实际价值,提高短期偿债能力,打造时代企业。

3.3 综合考虑资产负债表外的相关事项

通过现有指标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过程基本都是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得出的,而企业的短期债务并未完整体现在报表项目中,其结论与企业实际难免有出入。因此,企业在分析过程中也应注意资产及负债项目的完善,比如在M公司2014—2018年的年报附注中列举了该企业每年的信用借款金额分别为1200万、2000万、2990万、2000万以及700万,这说明企业信誉也是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此外,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也与银行授信额度关联密切,比如M公司近五年的保证合同借款、质押借款及抵押借款在短期借款中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3200万、2500万、4916万、8268万和8158万,因而在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时,应适当结合资产负债率及存货周转率对这类指标加以量化,并及时予以调整和完善。

3.4 制定科学合理的还债方案,完善偿债结构

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资金运营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偿债结构。完善的偿债方案有助于企业充分发挥资金链的作用和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从近五年的年报中不难看出,M公司的流动资金很大程度上都用于经营活动,用于投资增值的资金较少,因此,企業应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短期偿债计划,确保经营计划与资金链相协调。例如,M公司如果将留存资金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他资金更多地用于投资,充分挖掘资金的获利能力,那么对于偿还企业债务不失为一个更有效的方法,也有利于确保企业偿债计划和企业正常管理相配合。

3.5 重视企业风险评估,风险报酬相均衡

对于M公司所处的计算机行业而言,财务杠杆是把双刃剑,企业通过融资投资活动获得资金的同时,其财务风险也越来越高,风险和报酬不易控制和权衡。因此,企业在资金运作中应定期对短期偿债风险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和调节,在提高营业收入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以使其结论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

4 结语

对于M公司而言,首先应该控制流动负债增长幅度,在负债出现问题时及时分析,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其次应减少积压库存和逾期应收账款对短期偿债能力结果造成的偏差。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应该利用风险与报酬均衡原理,在取得财务报表后及时分析企业的债务风险,并加以确定调整方案,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链的盈利优势,力求将风险降到可控范围内,为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及长期发展建立优势。

参考文献

杨宇航,佘焱琳.南京新百偿债能力分析[J].纳税,2019(8).

唐荣祥,李文舒,冯志平.美的集团短期偿债能力分析[J].金融经济,2019(7).

简燕玲.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与安全经营[J].财经问题研究,2015(5).

李小健.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生产力研究,2007(4).

猜你喜欢
流动比率
沈阳化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虹公司偿债能力评价与改进建议
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长虹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研究
企业偿债能力研究
白酒行业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研究
中医院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析陷阱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