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肝止痛汤治疗经行头痛40例

2020-07-21 07:33蔡晓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行肝火月经周期

蔡晓燕

(华侨大学校医院,福建 厦门 361021)

经行头痛是指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其发病特点具有一定周期性和反复发作性,症状集中发生于月经前几天,可延续至月经期间或者月经后,头痛位置主要集中在巅顶或双侧太阳穴,严重者剧痛难忍,止痛药效果不佳。笔者自拟清肝止痛汤加减治疗肝火上炎型经行头痛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肝火上炎型经行头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年龄17~46(27.10±5.81)岁,病程3~24(13.50±4.70)个月。对照组年龄18~49(27.52±5.99)岁,病程 3~30(13.42±5.2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1]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的有关内容拟定诊断及辨证标准。①诊断标准:头痛,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发作2次以上者。②中医辨证标准。主症:经行头痛,头部胀痛,甚或巅顶掣痛;次症:烦躁易怒,失眠,口苦咽干,面红目胀;典型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具备主症兼有次症2项以上者,参考舌脉象可辨证。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经行头痛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试验者。

1.4 排除标准 ①经期感冒、高血压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合并有肝肾功能损害、心脑血管疾病;有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史或精神病史者;②哺乳期患者;③过敏体质和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依从性不高者;⑤临床资料不全等影响判断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予口服常规西药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福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91,规格:每粒0.3 g),每次1粒,每日2次,分早晚服用。于经前或经期出现头痛时开始服用,至头痛消失时停药。

1.5.2 治疗组 予自拟清肝止痛汤加减治疗(基本方:钩藤15 g,白蒺藜12 g,苦丁茶10 g,合欢皮10 g,丹参10 g,赤芍10 g、白芍10 g,茯神15 g,桑寄生12 g。上述药物采用免煎颗粒调配,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随证加减:兼夹痰浊者,加制半夏6 g、陈皮5 g;兼脾胃不和者,加太子参15 g、炒白术10 g、木香6 g、陈皮6 g;心烦易怒者加炒牡丹皮10 g、焦山栀子10 g;肾虚者加杜仲10 g,川续断12 g。每日1剂,分早晚2次冲服。于行经前1周开始服药,至经净后停药。

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于服药期间及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通过复诊或电话随访疗效。

1.6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主症:头痛参照疼痛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3]:无头痛,计0分;有头痛但可被轻易忽视,计2分;有头痛,无法忽视,不干扰日常生活,计4分;有头痛,无法忽视,干扰注意力,计6分;有头痛,无法忽视,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但能完成基本生活要求如进食和排便等,计8分;头痛剧烈,无法忽视,需休息或卧床休息,计10分。次症:包含烦躁易怒、失眠、口苦咽干及面红目胀,各症状以0分表示正常,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重度。舌象及脉象:以0分表示正常,2分表示完全符合证型。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的有关标准拟定。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N)=(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100%。痊愈:经行头痛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N≥95%。显效:经行头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明显好转,70%≤N<95%。有效:经行头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或头痛消失但3个月经周期内有复发,30%≤N<70%。无效:经行头痛无改变甚或加重,N<3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数据比较用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分,x±s)

2.3 安全性观察 两组在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两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3 典型案例

患者,女,35岁,2018年11月10日初诊。主诉:经行头痛1年。患者近半年来疼痛加剧,初潮12岁,3~5日/30日,量一般,色红,有小血块,有轻度痛经史。26岁结婚,上节育环,透视环位置正常,有轻度宫颈炎病史,余无异常。平素性情急躁,1年前因烦劳而头痛,遂致经行头痛,近半年因家庭之事,急躁易怒,致经行头痛加剧,每至经行3~5日出现头部胀痛,部位以两侧太阳穴为主,涉及眼部亦有胀痛之感,影响工作,甚则恶心呕吐,烦热口干,腰酸,脉细弦,舌偏红。2018年10月行头颅CT检查提示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经行头痛(肝火上炎型)。治以清肝息风,活血调经,予自拟清肝止痛汤加干地龙10 g、全蝎5 g、炒牡丹皮10 g、泽兰叶10 g,经前1周开始服药,服至经净停药,当月头痛明显缓解,继续服用2个月经周期后头痛症状基本消失,随访4个月病情无复发。

4 讨论

经行头痛属于现代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为妇科常见病[1]。其发病呈周期性,症状主要发生于月经前几天,并可能延续到月经期间或者月经后,一般经后即可缓解,呈时间规律性、反复难愈的特点,治疗上常较为棘手。研究发现,经行头痛约占女性偏头痛的60%[5],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学习、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机制尚不明确,大多学者认为本病发生与周期性激素水平失调、醛固酮敏感性增加、神经递质变化及精神因素等相关[6]。目前临床常规采用口服止痛药对症处理,镇痛作用良好,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疾病,远期疗效不佳[7-8]。临床常规方法还有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为主,该法能改善患者症状,但也存在复发率较高的问题,长期疗效欠佳,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9]。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内伤头痛”范畴,其发病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其发生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10],许多医家从肝论治,均取得较满意疗效[11]。经行头痛的病因虽有肝火、血虚和血瘀多端[1],但笔者发现临床上肝火上炎者多见。就月经周期变化来说,在经前后半期,阳长为主,阳长至经前后半期时已达重阳,基础体温高温相已维持6~7天,也即阳气旺盛时期,阳旺则易动心肝之气火,特别肝经之火,更易激动上升,又因女子者,不足于阴血,有余于阳气,体质与生理两者相遇,自然表现为阳火偏甚,甚则阳亢化风,风火升扰,上犯清空之窍,所以出现头痛、目胀、烦躁易怒、失眠等,治疗以清肝息风、平肝降火为法。笔者自拟清肝止痛汤重在息风清肝,选用钩藤清肝息风为君药;佐以白蒺藜、苦丁茶,以加强钩藤清肝息风之力;合欢皮、茯神宁心安神,因肝火、肝风势必上扰,累及于心,心者主火,心火随肝火而升,或心火带动肝火升逆,故清肝火同时应兼顾宁心安神,心宁则火易降,复加丹参、赤芍以和心肝之血而调经,加入桑寄生,稍顾其肾;临证时根据兼次症进行辨症加味,故能切中病机,缓解头痛,防止反复发作。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自拟方清肝止痛汤加味治疗肝火上炎型经行头痛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此外,临床治疗经行头痛,除运用药物治疗,还应当配合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调节情绪,保持精神愉悦,促进肝的调达和疏泄功能正常[12];指导患者注意生活作息的调理,宜清淡饮食,少食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的食物,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配合服药,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13]。

猜你喜欢
经行肝火月经周期
微信在线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经行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影响佛教行像美术形式的因素研究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经期为何睡不醒
中医药治疗经行浮肿的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