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7-21 07:33赵玉玲周艳琼陈海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信念量表肿瘤

赵玉玲,黄 沂,周艳琼,陈海燕,吕 阗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的患者。但由于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患者在治疗间歇期有带管出院的现象,如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何提高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是改变人类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该模式将个体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改变信念和形成行为3个阶段。这3个阶段中,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实现行为的产生和改变则是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1]。本研究将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置入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细胞学、影像学及病理检测为肿瘤;②年龄≥18岁;③PICC置管患者;④无沟通障碍,意识清楚,有自理能力;⑤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认知障碍;②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样本量的估算:N等于量表条目的5~10倍,本研究中量表最多包含43个条目,最少需要215例,加样本失访率10%,为节约资源和保证研究有效性,最终选取240例样本。将2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每三个相邻的随机数字为一组进行编码,制作随机卡片置于不透光的信封。进行试验时将信封打开,根据卡片上数字的奇偶数分别进入试验组116例和对照组124例。试验组男62例,女54例;年龄57.77±13.68岁;疾病类型:肺癌37例,乳腺癌25例,肠癌21例,胃癌19例,肝癌9例,其他5例。对照组男68例,女56例;年龄57.31±12.60岁;疾病类型:肺癌39例,肠癌28例,乳腺癌23例,胃癌16例,肝癌11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用药、饮食及出院指导等。试验组由肿瘤专科护士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如下。

1.2.1 成立知-信-行健康教育小组 在护士长组织下成立KABP健康教育小组,由6名肿瘤专科护士担任组员。组织成员学习针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KABP模式健康教育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本研究。

1.2.2 个体评估 根据《PICC置管患者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估不同患者对PICC管理知识知晓及护理需求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表。每次健康教育时标明实施的具体时间,对已完成的教育内容打钩。具体的干预频次根据患者对KABP健康教育计划内容的掌握情况及考核情况而定,因人而异。

1.2.3 采用多种KABP健康教育形式 (1)疾病认知教育:①制作PICC管理健康教育手册,通过文字及配以简单的插图,图文并茂,让患者了解PICC日常维护知识;②专家知识讲座:回答患者关心的问题,提高对PICC知识的认知程度。(2)信念干预:①小组集体宣教,将患者进行归类,针对PICC留置过程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讨论,统一宣教;②座谈会:交流PICC置管后心声,分享体会和经验。(3)行为干预:①建立“PICC微信关爱平台”,充分利用微信群,督促患者置管后的日常生活及功能锻炼;②出院指导及随访教育:出院时对患者PICC自我管理知识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进行考核,根据考评结果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并且以微信形式将出院指导的内容及随访的时间、内容发给患者及家属,力争从知识、信念、行为上都达到能力的提高。

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 应用台湾学者王秀红等[2]翻译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4个维度,43个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分为0~4分。

1.3.2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是具有代表性的生命质量测评工具[3],其从生理功能(PF)、躯体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感(GH)、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受限(RE)、精神健康(MH)8个维度概括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该量表已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病及癌症人群[4-5]。SF-36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双人核对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干预前后,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卡方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见表1。干预前对照组患者ESCA总分为(87.12±4.41)分,试验组ESCA总分为(86.13±7.46)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2,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ESCA各项得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分,x±s)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干预前对照组患者SF-36总分为(84.36±30.14)分,试验组SF-36总分为(88.27±33.60)分,两组SF-36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7,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x±s)

3 讨论

3.1 KABP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Orem自理理论中重要概念之一,是患者采用措施实现自我护理的一种能力[6]。本研究发现,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自我管理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可能由于部分患者是初次行PICC置管,自我管理意识不强,自我护理技能不够熟悉,有些患者则认为PICC导管护理是护士的工作,自己无需掌握相关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较差,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7]。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KABP理论模式应用有助于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健康信念,改善应对方式[8]。一方面,KABP健康教育模式可使肿瘤患者的PICC管理知识、信念及自护行为得到较大提高;另一方面,KABP健康教育模式可通过监督、鼓励和支持,增强患者对PICC自我管理的信念和信心,使其能更加详细、持续地了解PICC置管期间相关知识,提高知识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疾病认知水平就是“知”,患者知晓了PICC自我管理重要性后,就会自然产生自护的意识,即为“信”,在“信”的基础上再教育患者如何进行PICC日常护理,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护能力就会显著提高,即达到“行”的目标。

3.2 KABP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是评价患者健康状态和医疗护理工作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有学者运用KABP健康教育模式对食管癌及卵巢癌患者进行干预,结果均提示干预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9-10],这都表明KABP健康教育对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本研究发现,将KABP健康教育同时运用在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身上,注重家人的参加与管理,高频率的教导,将亲情当作枢纽,使患者生命活力(VT)维度、社交功能(SF)维度、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受限(RE)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KABP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可使患者拥有坚定的信念,帮助患者降低外在风险,最终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信念量表肿瘤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信念
ceRNA与肿瘤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