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22 10:3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开腹

王 威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妇幼保健院普外科,山东 聊城 252400)

在外科疾病中,急性阑尾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青壮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男性患病人数是比较多的[1]。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以及高热是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患病初期如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期长、疼痛剧烈等不足,很难让患者满意。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手术的不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中[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中有30名患者。实验1组:年龄18~64岁,平均(43.21±2.03)岁, 男2 0 名, 女1 0 名。 实 验2 组: 年 龄18~62岁,平均(43.51±2.24)岁,男18名,女12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

1.2 方法

开腹手术:患者平卧,硬膜外麻醉干预。在麦氏点位置做一4~5 cm的切口,暴露阑尾并分离,将阑尾动脉结扎,把阑尾切断,对残端进行包埋,最后应用可吸收线缝合伤口。

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卧,插管全身麻醉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平卧位,在脐部上方做个1 cm左右的弧形切口,用二氧化碳气体创建气腹,形成10~12 mmHg的腹部压力,置入腹腔镜。腔镜直视下在反麦氏点位置做一10 mm的孔,麦氏点做一5 mm的孔。分离组织,切断阑尾,采用电凝刀进行止血,手术完成后,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

1.3 评价和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应用(n,%)和(±s)对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数据结果的检验工作由t和x2来辅助完成,如果检验结果是P<0.05的,则就可以证明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实验2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和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分析(±s)

住院时间(d)实验1组 30 72.53±8.29 51.97±10.20 7.79±1.63实验2组 30 50.01±3.21 33.79±7.01 3.65±0.74 t 11.236 10.258 12.147 P 0.034 0.007 0.020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2.2 比较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组中3例切口感染,2例肠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5/30),2组中切口感染和肠粘连分别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2组比较有优势(x2=11.589,P=0.015)。

3 讨 论

阑尾炎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起病突然、病情进展快是其主要的特点,一旦发病,必须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否则将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3]。

以往,通常应用开腹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存在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以及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陷,且容易引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能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和认可。腹腔镜手术是以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应用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切口比较小,不影响美观,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可以提升对病灶探查和干预的能力,提升手术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这种手术方式可有效隔断切口皮肤和腔液,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本文研究发现,与1组相比,2组的手术指标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综合以上分析得知,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效果佳,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开腹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