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观察研究

2020-07-22 10:3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家属心肌梗死实验组

王 静

(新泰市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200)

作为严重的的突发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该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 的冠动脉急性闭塞,且中断了血流,导致患者心肌细胞不能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因此发生突发性心律失常以及胸骨疼痛疾病,及时护理和治疗,是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的重要方式[1]。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对照组51例,进行常规化的急诊护理干预,对实验组51例患者进行综合化护理干预,现将相关病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对照组51例,进行常规化的急诊护理干预,男20例,年龄42~69岁,平均(55±2.6)岁,女31例,年龄47~63岁,平均(56.2±5.6)岁,为对实验组51例患者进行综合化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男21例,年龄45~78岁,平均(56.3±1.2)岁,女30例,年龄44~69岁,平均(56.6±7.5)岁,所有患者在分组,以及就诊方式方面都没有明显性差异。

1.2 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的急诊就诊护理,当护理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派送对应的救护车,进行有效的抢救和对应的治疗。

对实验组就诊患者进行综合化的护理干预,①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出诊,并指导患者家属不能够随意挪动患者,安抚患者以及家属情绪,并让患者家属配合护理治疗。②入院后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并对其进行急救。③向家属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按照生命特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并治疗有效的急救方案。④做好病例整理,若需要PIC治疗要准备好所有的患者资料[2]。

1.3 观察指标

结合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案例分析,分析不同护理情况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住院出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为[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s),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护理救治时间(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救治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护理救治时间对比(±s)

小组 人数 急救时间 抢救时间 住院时间实验组(n=53) 53 39.25±5.2 36.25±4.5 12.36±2.6对照组(n=53) 53 39.25±6.6 42.63±4.5 16.96±6.6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其中发病时间在2小时以内能够得到急救,提升就诊有效率,若超过时间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3]。在入院就诊过程中,对应的护理人员和家属一定要做好护理措施,并改善就诊质量,提升就诊治愈。[4]本次研究针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对照组51例,进行常规化的急诊护理干预,对实验组51例患者进行综合化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其中,实验组就诊时间均小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抢救有效率为51例(100.00%),高于对照组46例(90.20%),表示综合化护理有效,对于急性心梗死抢救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采用综合化护理方式对于提升急性心梗死抢救有效,建议临床医学推广[5]。

猜你喜欢
家属心肌梗死实验组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