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之看法类审题立意

2020-07-22 09:58张艳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演讲稿驱动审题

张艳辉

一、看法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

看法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争议事件为材料,让考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二是以社会现象为材料,让考生就现象发表看法。关于这类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步骤:

第一步:读懂。认真读材料,弄清每则材料或该材料表述的内容,勾画关键词。

第二步:筛选。结合材料内容,筛选信息。

第三步:比较。比较各个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挖掘其核心内涵,选择一个便于写作的角度,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成理。

第四步:立意。筛选单则材料关键词,挖掘其深层含义;多则材料寻找它们的共同点,挖掘其深层内涵,剖析其深刻含义进行立意。

二、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時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

此题是看法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并且该题是由一则材料构成的。

首先要针对每一句寻找关键词句,进行信息筛选。该材料由八句话构成,第一句抓关键词“劳动”,此句明确了“劳动”的意义;第二句从“为什么”入手,“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第三句是突出现状,“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第四至六句是不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不热爱劳动的原因;第七句是说不尊重劳动的表现;最后一句是引发的思考。

其次要对这几个句子的关键词句进行比较,对文本“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热爱劳动这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以及目前有的人对劳动的消极看法进行评述(即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出劳动的概念性阐述。而从“为什么”的角度阐述自己对劳动的意义的看法,这一部分可供选用的素材较为宽泛,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由千千万万劳动者组成,他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之本,是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开创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力量”,等等。

再次是立意。立意时要突出体现“立德树人”思想,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敬业”的倡导,注意突出“劳动”这个主题。材料中有对劳动的消极说法和认识,可以结合这些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进而论述我们该“怎么做”。

最后,要结合写作要求,明确体裁是写一篇演讲稿。写作形式上,要注意突出演讲稿的文体特征;演讲对象上,是面向“复兴中学的同学”,所以应有呼告、倡议的要素;演讲重点,是谈“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材料中有一个隐性信息——“复兴中学”,可以把劳动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既切题又是对写作主旨的升华。

总之,在看法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中,一定要结合材料综合立意,特别要考虑自己能有话可说的方面来立意,体现自己的独到见解,方能得到阅卷者的青睐,获取高分。

猜你喜欢
演讲稿驱动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阳光住进我心里
“三招”助你写好爱国演讲稿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祖国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