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定向培养生“作物栽培学”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索

2020-07-22 09:56师长海杜金哲李玲燕刘义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6期
关键词:农学专业应用教学

师长海 杜金哲 李玲燕 刘义国

[摘 要]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作物栽培领域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学生群体特点也在改变,“作物栽培学”的课程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文章针对农学专业定向培养生侧重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以期在新农科背景下,为农学专业定向培养生“作物栽培学”應用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定向培养生;农学专业;应用教学;作物栽培学

[基金项目] 2019年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农学专业定向培养生《作物栽培学》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索”(XJY2019108)

[作者简介] 师长海(1981—),男,山东新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生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6-0321-02    [收稿日期] 2020-02-08

一、引言

农学专业定向培养生旨在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急需紧缺的专业培养下得去、受欢迎的农业技术推广本科专业人才,着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公费农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按照德育为先、面向基层、定向培养、强化实践的原则,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培养质量。“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在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公费农科生培养的目标,“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模式必须偏向应用型、实用型进行改革。

二、“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团队建设

“作物栽培学”的教学队伍不断地进行着传承和更替。目前承担栽培教学任务的资深教师,大都亲历过农业生产第一线,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讲课内容往往通俗易懂、实例丰富、旁征博引、寓教于乐,但疏于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如多媒体的应用、网络平台的利用等。年轻教师对新的栽培理念和技术更易于接受和了解,多媒体教学等技术的应用也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但往往精深而不广博,缺乏实践和教学经验,教学时容易照本宣科。如何丰富年轻教师的教学实践,搞好新老教师之间传、帮、接、带等多种形式的师资配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

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但是,由于师资或教学条件的限制,有些农业高校的“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由原来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变成了教学演示的形式,教学效果明显下降。校外实践教学问题也比较突出,集体出行,在交通、食宿安排及实习活动方面增添了诸多困难。授课的方式主要以参观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手段。当前,90后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即使出生在农村,也较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对作物生产缺少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差,不但导致“作物栽培学”教学效果下降,也不能激发学生学农、爱农的兴趣,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三)教学内容缩减,授课方法传统和单一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一些课程的学时数被大幅度削减。教学内容调整后,课程只能重点讲授主要作物,如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而像薯类、小杂粮等作物的讲授学时大减。导致课程内容与迅猛发展的农业需求相脱节,过时的内容比较多,新作物、新技术的内容偏少,失去了“作物栽培学”的时效性。在教学手段上,教学方式仍以“填鸭式”为主,多媒体教学课件也是文字多,图片少,学生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论和概念,缺乏形象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感性认识。

(四)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缺乏经验

承担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任务的高校,如何联合地方,形成成熟、运作顺畅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如何为高校培养农科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为地方政府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培养合格的农业人才,是需要农业高校、地方政府和技术推广单位沉下心来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同时,“作物栽培学”是农科生的必修课程,如何在课程学习中激发定向培养农科生的内在动力,引导其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立志长期服务于“三农”的理想和志向,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国各农业院校主要和必修课程改革的重点。

三、农学专业定向培养生“作物栽培学”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索

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公费农科生充满期待,要求也很高,对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承担农科公费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使老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展示出来;年经教师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丰富自己的生产和教学实践经验,做好新老教师间的衔接和师资配合。通过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及教学经验的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师资队伍,保障应用型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内容

作物栽培的理论和技术正在持续地向前探索和发展,针对公费农学专业学生定向培养的要求,应深入部分农技推广部门,学习和了解农业企业及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方面对人才的需求现状,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学生应用型教学内容的改革。通过教研讨论,在教学内容上优化更新,修订课程大纲,处理好“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作物栽培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与学科建设及科研的关系。制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生产实践的教学大纲,增加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栽培技术体系,编写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定向培养实训教材,奠定公费农学专业学生教学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式

随着中国现代农业和科技的发展,作物栽培学教学的手段在相应地完善和更新,应根据定向生的生源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采用案例教学、启发教学、“慕课”教学、翻转教学、TBL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积极进行与教学同步的作物栽培数字标本库及视频库建设,发挥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定向培养农科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四)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

实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通过改革实验内容,加强教学实验室条件建设及综合训练田、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实训条件建设,利用综合训练田和现代仪器设备拓宽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将教师科研融入教学中,使教师科研试验田成为学生最佳的实习场所,带领学生深入农技站、农机站、种粮大户、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和学习,与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方式相对接,使定向培养的农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全方位考查学生,设立合适的考核方式

学生成绩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定向培养农科生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改革。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能力考核为主,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注重学生课程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核心技能,摆脱“一试定成绩”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机制,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总之,“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形势下,定向培养的农学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以建设教师队伍为核心,活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为手段,以突出实验、实践教学为重点,进行“作物栽培学”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特色人才,对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力量、缓解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提升学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保军,刘铁宁,任小龍,等.BOPPPS教学模式在“作物栽培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25):62-64.

[2]赵辉,王喜英.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探讨——以铜仁学院为例[J].新西部,2017(18):51-52.

[3]高玉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8):181-183.

Study on the Applied Teaching Model of Crop Cultivation for Oriented-cultivation Students Majoring in Agronomy

SHI Chang-hai, DU Jin-zhe*,LI Ling-yan, LIU Yi-guo*

(College of Agronomy,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109,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there are new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crop cultiv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re changing,and the teaching of Crop Cultivation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of the oriented-cultivation students majoring in Agronom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etc.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licable teaching model of Crop Cultivation for oriented-cultivation students of agr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science.

Key words:oriented-cultivation student;agronomy;applied teaching;Crop Cultivation

猜你喜欢
农学专业应用教学
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