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以LQ集团为例

2020-07-23 01:41唐海英程立东黄康杰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0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账款供应商

唐海英 程立东 黄康杰

(1.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2.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一、引言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上各个主体之间真实的交易关系提供融资,其核心在于区隔不同的现金流并锁定可以识别风险的现金流,实质是帮助链条中的各家企业盘活流动资产的一种服务。究其本质,供应链金融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及链条中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按主导角色来区分,目前较为成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包括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电商平台为主导、以物流企业为主导、以综合性供应链管理平台为主导的四种运作模式。

在国家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负债经营压力渐增,资源配置及资金运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融资模式愈发难以支撑企业战略发展。在此背景下,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供应链金融,尝试利用自身核心企业的优势,实现解决链条企业融资困难、加快资金回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创造供应链收入等目的。

二、LQ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背景分析

(一)经营态势良好,信息化实力强

LQ集团是一家集工程施工、交通设计、技术研发、投资、房地产开发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施工经验丰富,技术实力强劲,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行业设计甲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及多项其他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区内属于行业领先地位。

1.财务情况

截至2019年底,集团资产总额3288732万元,负债合计2288338万元,利润总额125938万元。从2017年-2019年数据来看(表1所示),集团资产负债率平缓稳定,资产负债结构优良,长期偿债能力较好;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及存货周转率也保持相对稳定的良好水平,符合建筑施工行业特点,运营能力良好;从总体现金流来看,集团的经营活动能够为其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逐年上涨的投资现金流出和筹资流入反映了公司项目建设的增加、对资金需求的增长以及其自身较强的融资能力。2019年,中诚信证券评估公司审定广西LQ集团主体信用评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同年集团全口径授信为5270000万元,资信能力优越。

表1 LQ集团2017~2019相关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2.信息化建设情况

LQ集团早在2009年便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之路,以财务信息化为起点,逐步扩展至人力资源管理、工程项目管理、BIM技术应用、集采平台、智能物料等方面,十年信息化建设,已累计投入超过47000万元,形成了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成果斐然,信息化程度远远领先业内,同时也积累了客户、供应商等宝贵的数据资产。为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集团特地设立了信息化委员会,成立LQ集团技术与信息分公司,同时负责施工技术研发与集团信息化建设实施。如今的信息化工作更强调以数据共享为核心,不断打破数据壁垒,继续深化不同业务模块信息交互贯通,为集团业务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战略支撑。

经上述分析,可见LQ集团自身运营能力良好,现金流稳定且资信能力强大,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与行业话语权,底层信息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建设程度高,初步具备了作为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条件。

(二)上游供应商融资需求旺盛

LQ集团对上游供应商管理能力强,设有合同成本部、物资设备部分别对劳务供应商、机材供应商进行专门管理。劳务供应商管理方面,集团设有劳务供应商库,目前登记注册有劳务供应商915家,每年结合供应商资质与合作情况实行内部综合考评,其中评级A级以上劳务供应商172家;机材供应商管理方面,使用阿里巴巴集采平台实行大宗材料集中采购制并进行供应商管理,目前准入优质材料供应商591家。

截至2019年底,集团应付账款382960万元,在劳务款、供货款支付方面款项支付比例较高,基本达到88%以上。虽然应付账款结算及时,但大部分合同均约定结算支付模式为先票后款,供应商须在完成供货结算、提供相应的发票后才能开始对项目经理部进行款项催收,在此之前的原材进货、运输、开票税费等方面开支都需供应商自行垫资完成。总体而言,中小型供应商限于自身资信条件,融资渠道窄,门槛及成本高,融资较为困难,资金压力大,存在比较强烈的融资需求。

(三)下游客户融资受限严重

集团的下游客户企业主要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其外部融资渠道以银行贷款为主。截至2019年12月,集团应收账款224184万元,主要为工程项目业主暂扣的质保金及集团的应收工程款及工程履约保证金,其中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合计135456万元,占比60.42%。(表2所示)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逐步显现,国家陆续出台新法规、新文件,并采用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限制地方融资平台的无序融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银行贷款困难,进而导致了集团市政项目巨额资金回收周期较长,严重影响资金周转,集团负债经营的程度加剧,资金压力增大。

表2 LQ集团2019年12月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单位万元)

综上所述,集团既具备作为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的能力,可凭借自身优势组建供应链,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与需求,也存在通过供应链金融,降低融资成本与资金压力,优化财务结构,提高资金链管理效益的需求,全面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势在必行。

三、LQ集团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探索

2018年末起,LQ集团开始积极探索自身适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初步确认了以自身作为核心企业主导的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种产品的尝试,其中包括反向保理、e信通、商票保贴、租赁公司三方保理等。

(一)供应链金融上游业务

1.反向保理

2018年12月起,LQ集团通过兴业银行与JQ公司办理了为期3月的反向保理业务,金额累计15000万元。JQ公司将与LQ集团确权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兴业银行,并在兴业银行开立了回款专用账户,占用LQ集团授信,在兴业银行获取了15000万元的保理资金。反向保理到期后,LQ集团将资金汇入回款专用账户。

这笔反向保理业务的开展,利用了信用替代机制,以LQ集团信用替代了JQ公司的信用,对JQ公司而言,相当于获取了银行融资,缓解了自身的流动资金压力;对于LQ集团而言,大额的应付账款得到了延期支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不足之处在于应收账款转让协议签订、应收账款材料提供及查验、供应商资质核查等方面需三方线下办理,反复沟通,流程较为烦琐,不利于大规模铺开使用,且利润均被保理方赚取,核心企业未能直接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获取直接收益。

2.e信通

2019年7月,LQ集团采用建信融通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供应链金融产品“e信通”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与JQ公司商定价格之后,集团在线签开金额为9642.09万元的付款承诺函,JQ公司线上签收,并在线签署融资协议并上传融资材料,融通资金。9月付款承诺期到,LQ集团将款项支付至建行内部账户,平台代理进行资金清分。

“e信通”产品的实质也是核心企业通过让渡银行资信,支持上游供应商进行商业融资,但其采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进行全程线上化管理,核心企业仅需进行付款确权,无须经过银行审批签发,供应商签收承诺函、申请融资全程在线上完成,具有高效、便捷等特点,有利于上游企业快速回收应收账款、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反向保理与e信通,在业务本质上大同小异,都是以核心企业的优质资信作为支撑,将授信额度让渡给上游企业,将其应收账款(即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融资变现的业务模式,都实现了资信资源在供应链的上游中游的融通。主要区别在于后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工具优化了流程,使业务办理更为简便快捷,灵活性更强,可见平台工具对于供应链金融效率提升与业务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二)供应链金融下游业务

1.应收账款保理

2018年12月,LQ集团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将对BSBDT公司的应收账款12800万元转让给平安租赁公司,占用授信额度获取了相应金额的无追索权应收账款融资。BSBDT公司按约定向平安租赁公司一次性支付保理费用并以半年为周期进行分期还款,直至2023年末还清。

通过这笔无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业务,LQ集团及时完成了资金回笼,加快资金周转,且未额外增加财务费用;而BSBDT公司则避免了对LQ集团债务的逾期产生的不良后果,债权方转移到平安租赁公司后,BSBDT公司也相当于在资信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获取到了金融机构融资,账期大大延长,缓解了资金压力。

2.商票保贴

2019年9月,LQ集团开展商票保贴业务,签收了LZDT公司开立的金额为13878.80万元、为期8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并使用自身授信在交通银行进行贴现,贴息由LZDT公司承担,汇票到期后由交通银行向LZDT公司提示承兑及托收。

在这笔业务中,LZDT公司开立的商业承兑汇票得到交通银行的保贴承诺,流通性基本可以提升至银行承兑汇票的高度,而且不占据自身授信额度,缓解了LZDT公司的授信紧张的情况;对于LQ集团而言,则在不增加财务费用的前提下,解决了债权回收难的问题,缩短了回款周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应收账款保理与商票保贴都是供应链金融下游业务的常用模式,核心企业通过使用自身授信,将应收账款融资变现,加快了资金回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缓解了下游企业的融资压力,实现了资信资源在供应链中游与下游企业的融通。

四、对LQ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探索的评价

LQ集团在供应链金融上下游业务中尝试使用了反向保理、e信通、商票保贴、租赁公司三方保理的等产品,多样化且具有灵活性,均达到了预期的理想效果,对LQ集团而言都是成功的探索,基本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在业务过程中,LQ集团将资信资源共享至供应链中,加速自身资金周转的同时也缓解了上下游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使资信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有利于改善供应链的业务环境,实现多方共赢,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LQ集团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才处于刚起步的探索阶段,虽然在供应链模式的确定、金融产品选择上判断准确,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仍处于单笔业务逐笔开展的操作形式,要全面推行,将供应链金融业务日常化、持续化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

(一)专业系统建设空缺

作为核心企业,LQ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仍停留在逐笔全程线下办理的情况,尚未建立标准化业务流程体系,并没有充分挖掘自身数据资源与信息化潜力,缺乏专业化的系统平台作为业务支撑,每开展一笔业务都需要重新与上游或下游企业、金融机构进行反复沟通,业务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传递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业务开展效率低下,人力成本较高,无法承接大量业务。

(二)缺乏专业人才团队

LQ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起步较晚,现仅有两名资金管理岗位业务人员对接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人数较少,且均来自施工项目,虽对项目财务情况较为了解,日常基础工作扎实,但对供应链金融的专业知识、业务原理、运作模式、核心要点等缺乏深入的认识,独立开展业务较为困难,对业务办理效率也造成一定影响。

(三)业务利润难以留存

供应链金融业务创造利润增值的环节主要在于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LQ集团未能从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获取直接受益。因LQ集团本身无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牌照,而母公司BT集团内部持牌金融机构有限,这部分利润几乎都被外部金融机构赚取,无法留存在LQ集团内部,在短期内看来业务开展缺乏利益驱动。

(四)建设单位监管严格

资金监管是建筑施工行业的特性,大多建设单位会与施工单位及金融机构签订资金监管协议,监管内容主要包括支付审批、资金流向等方面,不同建设单位在监管严格程度也有不同要求。在供应链金融上游业务中,常见的模式为供应商借助核心企业授信,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业务到期后由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归还账款。实际业务开展时是由LQ集团本部主导,应收账款主要来自各施工项目部,到期后由LQ集团本部先代项目部向银行归还,再向各项目收取应分摊的账款。对项目部而言,这就导致资金流向从原本的“由项目部账户流向供应商账户”,变为了“由项目部账户流向集团本部账户”,若建设单位监管严格,不允许集团本部归集资金,则会增加集团的资金压力,甚至直接导致此类业务无法开展。

五、广西LQ集团供应链金融整体方案建议

结合LQ集团自身的综合实力、上下游企业的总体融资需求以及LQ集团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LQ集团可采用以下整体方案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图1所示):

图1 LQ路桥集团供应链金融方案蓝图框架

以服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需求为宗旨,继续坚持使用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搭建数据链条完整、风控手段完善的供应链金融系统管理平台,选择BT或LQ集团内部持牌(保理、融资租赁)金融机构作为业务办理机构与资金供需平台,开展高效便捷、多方互惠共赢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构建具有LQ特色的供应链金融管理体系。

在该方案中,LQ集团继续承担核心企业的角色,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可通过LQ集团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发起融资申请,LQ集团通过平台校验申请单位是否符合融资条件,进行确权处理后将融资申请推送至内部持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审批放款,并将结果反馈回供应链平台。外部金融机构仅作为内部金融机构的资金提供方,不直接参与至供应链金融业务中。

针对LQ集团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探索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通过以下措施,促使集团供应链金融整体方案尽快落地并实现良好运作:

(一)发挥信息化优势,建立核心业务系统

1.整合信息化数据资产,升级改造原有系统

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提高了智能化办公的效率,造就了LQ集团卓越的信息化优势,还使得LQ集团在合同、客商、财务、税务等各方面积累下了丰富的信息数据,这些都是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宝贵资源。但目前这些数据分散于各个业务模块,未能得到充分地整合运用,造成信息资源的闲置。LQ集团应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引进大数据管理工具,应充分挖掘并运用这些数据资源,形成分类清晰、调取快捷的数据资产信息库;此外,还需对业务财务系统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将供应链金融产品融入结算支付系统,并实现业务结算、财务支付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获取及传递,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独一无二的内部信息支撑。

2.开发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承载供应链金融核心业务

结合LQ集团信息化建设现状,量身定制开发供应链金融管理系统平台,主要包括数据集市、业务系统与风控系统三个模块。

数据集市模块,需要从集团内部业财系统获取上下游企业的合同交易规模、应收应付数据等方面的实时及历史内部数据,从外部平台获取征信、税务、工商等信息,作为风控主数据,通过内外部数据的采集、清洗、整合、加工、分析、验证等一系列处理,输出标准化指标信息,为客户进行综合评级,实现贷前客户资质评估,为业务受理决策提供辅助信息。融资业务办理后,也将上下游企业具体融资情况信息包括融资品种、金额、期限、还款情况等信息记录在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不断丰富底层基础数据。

业务系统模块,旨在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将客户准入、产品选择、业务申请、风险评估、受理审批、确权放款、贷后监控形成标准化业务流程,全程线上化处理,保证业务的高效开展。

风控系统模块,需关联集团业财系统,监测上游供应商在LQ集团范围内的结算支付情况,同时可根据业务需要形成债权自动结转、支付结算冻结等联动控制机制,实现贷后跟踪管理,为特殊情况提供及时处理的保险措施,将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通过与内部现行各相关业务模块对接,集团可实现数据互通、关联控制,形成数据链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风险控制管理的全业务闭环,打造一个操作灵活的专业化供应链金融系统管理平台,规范作业流程,降低操作风险,加强业务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杜绝人为差错,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人才储备战略

针对供应链金融人才团队短缺的状况,可考虑采用从合作金融机构引进专业金融人员、与金融机构交流学习、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内外部培训等方式,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一支业务团队。同时还应制定长期人才储备战略,通过定向培养、导师带徒等方式进行传、帮、带,保持专业队伍后备力量充足。

(三)获取供应链金融牌照,实现业务自营及利润留存

上下游供应链业务涉及的金融产品业务,都需要拥有专业资质牌照的金融机构开展,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金融产品是应收账款保理,而今LQ集团及母公司BT集团内部均无相应持牌的金融机构。可考虑由BT集团下属单位XD公司申请获取相关牌照,扩展业务经营范围,参与到LQ集团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担任业务办理机构与资金供需平台,获取的收益由双方共享;也可由LQ集团出资成立保理公司,自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与内部持牌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可减轻对外部金融机构的依赖,更直接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多角度的融资服务,满足对方融资需求的同时,收取服务费、赚取利差收入,形成的业务利润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留存在集团内部,创造新的营利增长点,同时也便于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需求的大局出发,共同制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策略,进一步加强对供应链整体的主导控制权。

(四)加强与建设单位沟通,灵活对待资金监管

建设单位资金监管的初衷在于保证资金充分用于项目建设,防止资金外流或挪用,而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服务于上游中小企业,有助于解决供应商融资难题,对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具有积极意义,应予以鼓励支持,而非订立监管协议条规进行一刀切。对于管控过严的建设单位,应由LQ集团层面与建设单位所属集团开展充分沟通,对资金监管协议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及补充,灵活处理,在保证监管效果的前提下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建设。

(五)推进产融结合,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产业供应链的金融活动,从本质上来讲,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产业供应链,而不是金融,如果没有合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作为支撑,金融就是“空中楼阁”,这意味着供应链金融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在制定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的时候,集团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利润,而是应该立足于产业发展的角度,坚持以服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需求为宗旨,通过供应链金融盘带动应链产业活力,促进产业实现稳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企业带动行业”的能力也将成为LQ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账款供应商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黑龙江省物流企业创新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