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

2020-07-23 01:41唐碧群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经理人比率盈余

唐碧群

(湖南建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0005)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产业是主导国家财政与金融稳定的关键角色,也是社会财富的管理者。商业银行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能够发挥调节经济、信用创造、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以及金融服务等职能。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90.0万亿元,同比增长8.1%;2019年商业银行利润基本稳定,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0万亿元。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为1.86%。《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9)》提出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情况整体上处于稳健发展态势,商业银行不断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增强了资产负债的创新能力[1]。商业银行逐步调整经营模式,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确保市场与流动性风险总体可控,从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针对信用、市场、作业以及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商业银行继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结合业务规模、性质以及复杂程度等因素,对重点领域风险进行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转型,确保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2]。

银行经营过程董事会扮演银行治理的重要角色,董事会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中高层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短期高获利及长期高风险的投资,同时它的存在也会损害企业的长期价值,容易利用美化财报、利用盈余操作而误导社会投资大众,导致投资人与股东的财产损失,可见董事会结构明显影响银行的绩效[3]。本文主要探讨风险承担行为如何由银行经理人的股权结构构成,通过董事会规模、经理人权力等变量,通过对各变量做实证分析,分析出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说

本文提出的三个假说如下:

假说1: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会有效管控银行风险承担。

假说2:经理人持股比例、经理人兼董事会有效管控银行风险承担。

假说3:商业银行有较高负债比率时,则更有可能操纵盈余。

(二)变量设定

1.风险变量

本文选择银行总风险、资产收益风险与盈余风险来探讨银行承担风险。

(1)总风险(TRR):总风险指因市场价格不利的变动,造成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位置可能产生的损失[4];本文以每年银行股票收益(日数据)的标准偏差,取自然对数。日收益率已经进行了除权息调整,TRR监测银行股票收益的波动,反映市场对每家银行股票所隐藏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

(2)资产收益风险(ASRR):以时间平方根法来衡量多天期风险值,利用一天期来推算出多天期风险值,ASRR采取的公式如下:

其中:E为股东权益,A为总资产市值,为银行股票日收益的标准偏差,250为一年的总交易日。

(3)盈余风险(EARR):以每年银行盈余(季数据)的标准偏差来衡量盈余风险。

2.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结构变量

董事会与经理人的决策会增加或减少银行所承担的风险。

(1)董事会规模(BD):商业银行董事会中的总人数。

(2)董事会持股比率(BDS):以董事会持股占总股数的比例。

(3)独立董事比率(INBD):独立董事人数占总董事人数的百分比。

(4)经理人兼董事(MANP):若董事兼总经理,且由内部雇用则以1表示,而董事与总经理为不同人以0表示。

(5)经理人持股比例(MANS):具有决策权的中高级主管在董事会任期内各年度的平均持股比例之和。

3.其余控制变量

(1)银行资本(CPTAL):以商业银行的总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

(2)特许权价值(CV):为股东权益市价加上负债的账面价值除以总资产的账面价值。

(3)负债比率(DEBTR):负债比率是以年底总负债除以年底总资产的比率来计算。

(4)交易频率(FREQ):以在一年之中,平均每日股票交易量占每年期初银行总流通在外股数的比例来衡量。

(5)并购与合并(MERG):如果商业银行在一年之内完成收购或合并,则以1表示;而其余以0表示。

(6)银行规模(SIZE):以银行总资产来衡量。

(7)年度虚拟变量(YEAR):设定年度虚拟变量获得经济周期对银行承担风险的影响,范围为从2015年到2019年。

(三)构建实证模型

本研究为检验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结构(经理人兼董事,经理人持股比例)相关变量对商业银行总风险、资产收益风险、盈余风险的影响,采用下面的回归式以估计结果,对各研究变量做实证分析,从而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做验证。

(四)样本描述

1.数据源

本研究数据源样本以2020年发布的《220家银行资产规模排行榜-零壹智库》公开信息的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在各类型商业银行之中的16家全国性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10家股份制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占比最大,如表1所示。这16家在所有类型银行之中的比重为87.07%,占据绝对领先优势,它们的总资产之和达到1685492.9亿元,同比增长8.84%[5]。

表1 商业银行资产总额情况(16家)

2.样本选取

主要研究范围为2015到2019年16家商业银行,样本选取标准再筛选:排除研究期间数据不全样本、下市或者被合并银行后样本以及样本量不足的银行样本,得到217个观察值来进行实证分析。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样本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可以查看样本量、平均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参数。

表2 样本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发现董事会持股比率与经理人持股比例的平均值均为0.217,意味着两者对银行决策的影响是相等。独立董事比率平均值为0.124,显示出银行业自愿性设置独立董监事的情形已渐有成效。在控制变量部分,银行规模平均数与中位数分别为26.466及26.233,显示商业银行业的规模相当平均。银行资本平均数与最大值分别为0.087及0.858,显示银行间的资本结构相差相当大,隐藏高负债商行群。特许权价值平均数与最大值分别为1.057及3.578,显示银行间的特许权价值不平均。交易频率平均数与最大值分别为0.004及0.023,显示股票交易较集中在某商业银行群。在风险变量方面,总风险与资产收益风险最小值为-0.038及-0.054,意味着样本中存在无风险商业银行。另盈余风险平均数为13.517,最大值为13.467,代表商业银行业对盈余管理政策相当一致。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本文以Pearson相关系数来作为检验多重共线性的依据,表3汇总了各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出基本上变量间无多重共线性问题。就因变量而言,总风险、资产收益风险及盈余风险与经理人持股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可以认为当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减少管理者与股东间的利益冲突,不会采取高风险的决策。另外资产收益风险与负债比率也呈显著负相关,强调商业银行举债会有利于控制资产收益风险。总风险与交易频率、独立董事比率呈显著正相关,表示交易频率高会增加风险,而独立董事无法管控商行决策。资产收益风险与银行资本、特许权价值呈显著正相关,代表资本与特许权价值会使资产收益波动上升。盈余风险与董事会持股比率、交易频率、独立董事比率、负债比率、银行规模呈显著正相关,显示商业银行行业基本不会操纵盈余。

表3 各变量间Pearson相关系数

(三)实证结果

实证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具体分析如下: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注:★、★★及★★★分别为10%、5%及1%的显著水平。

首先就董事会结构变化分析,董事会规模对资产收益风险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董事会持股比率对盈余风险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独立董事比率对资产收益风险、盈余风险、总风险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而显著水准全高达5%以上。除了董事会持股比率对盈余风险的影响符合预期之外,其余变量与预期有相反的结果。该结果意味着董事会规模越大,资产收益风险越高;独立董事比率越高,商业银行所承担的总风险、资产收益风险及盈余风险越高。

关于董事会独立性对这三种风险的影响显著为正,主要原因是现行公司独立董事的设置多半为了配合银保监会的要求,没有真正发挥监督成效;次要原因是独立董事制度刚推行,董事异动程序烦琐及独立董事资格条件的限制,造成独立董事在风险管控方面效率不高。少数大股东掌握商业银行绝大多数资源,市场结构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导致外部监控机制未能发挥完全功能,从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未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银行业的董事会未注重这方面的风险,使实证结果无法支持假说一。在经理人权力变量方面,表3显示经理人兼董事及经理人持股比例其系数均不显著,本文预期经理人兼董事,对政策影响力越高,则风险越低。而根据实证结果得知经理人兼董事越有影响力,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越高,此实证结果无法支持假说二。由经营变量可知当银行资本及特许权价值越高时,资产收益风险越高。交易频率系数均显著为正,与预期符号一致。负债比率对盈余风险的影响显著为正,与预期符号相反,拒绝支持假说三。银行规模对总风险的影响显著为负,可能因为大规模银行较会管控降低总风险,较小规模银行较愿意承担高风险换取更高的收益。不论大、小规模银行,银行规模对资产收益风险及盈余风险的影响显著为正,均不合预期。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商业银行是我国最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银行体制是否健全,风险承担是否稳定,全靠董事会与高层管理人的能力与智慧[6]。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与银行的业务规模、性质及复杂程度相符,以确保能够妥善管理银行所承担的风险。风险管理若被忽略或管控不当,将很难做出最合适的投资决策或授信决策来规避这些风险。本文以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数据,检验银行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与风险管控的关联。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企业的资本、负债、规模、特许权价值、交易频率等因素后,董事会与高层管理人的权力越高,银行风险承担越高,然而独立董事也未能发挥自己的权力。规模大的银行,风险管理比较显著;反之,规模小的银行,风险管理比较不显著。另外,对于高负债银行基本不会运用盈余管理的措施,达到掩饰或美化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目的。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我国商业银行中,交易频率与风险的关联,明显存在。

(二)建议

金融监理单位负责制定和修订金融法规,应该针对金融单位的整体风险做考虑。金融单位的管理阶层对于政策的决定,除了考虑收益,也应针对内部风险作管控。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独立董事制度的落实与独立董事有效的监督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采用的模型,主要在于利用股票市场的股票日收益来计算各金融机构的总风险、资产收益风险的波动及盈余风险,则能实时获得最新的风险信息,也比一般信用评等机构所提供的报告有效率。因此,金融监理单位可以考虑相关模型,以建立更有效率的风险评估系统。

猜你喜欢
经理人比率盈余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比率和比例的区别
比率和比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