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传播中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与行为研究

2020-07-23 06:16刘亦格
新闻传播 2020年1期
关键词:公共危机社交媒体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已迈入信息化时代,公共危机的传播能力逐渐加强,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与行为已经成为了公共危机传播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此展开研究,首先对公共危机的本质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进行概述,分别为信息、公共、社交、共鸣与宣泄五个动机,最终分正负两面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影响进行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公共危机;社交媒体;参与动机

国内信息化时代的出现对于人们生活水平提供了便利沟通、便利交流等正面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晌,比如社交媒体用户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公共危机信息,同时对社交媒体上的公共危机信息进行夸大化或虚造的二次处理,通过这种公共危机的传播方式能够对现代社会形成很大的冲击,造成舆论,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惶恐,本文基于此深度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得出社交用户参与公共危机传播的参与动机,并且对这种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概述。

一、公共危机介绍

根据国内的发展现状,转型期间出现的社会矛盾愈加严重,公共危机出现的频率也在不断增长,对现代社会体系形成严重的冲击与挑战,公共危机在当今社会经常性出现会让公共危机的内在本质与外在意义都发生改变,从公共政策角度来看,社会公共危机是具备对社会体系基本核心价值与行为原则标准框架产生挑战的事件,这种事件同时也是对时间压力和不稳定性较高的现状下对其所做关键性抉择的事件[1]。在公共危机事件“非典”爆发的期间,国内政府领导者注意到了公共危机事件是可以通过媒体与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增强影响力,同时也重视到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作用。

公共危机的特点就是通过媒体平台对危机发生的整体过程与细节进行报道,同时也具备著现代化媒体传播的特点与渠道,让事件内部所有的因素向社会与国民进行报告与解析,公共危机的特点还有高扩散性以及高影响力,如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如果没有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公共危机信息产生,这种公共危机信息会快速扩散到大众,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媒体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有效的督查与引导,建立正确的和谐社会氛围。

二、公共危机传播中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

经调查分析得知,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信息、社交、共鸣、公众与宣泄动机[2]。

首先是信息动机,这种动机的特性是社交媒体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对公共危机信息进行初步了解或深度了解时,产生对公共危机建议与观点的好奇心,从而关注这方面的公共危机信息的及时信息,这种心理上的动机就具备着信息的特性。在公共危机发生的过程中,这种具备信息动机的人们就会期望通过媒体平台来得到未经整理的及时信息。

其次是公共动机,这种动机的特性是社交媒体用户具备着对维护社会公共权益的内心情况,试图利用个体参与到公共信息当中,通过公共危机的管理提供较为有效的意见,希望能够将公共危机的破坏程度减少到最小,这种动机就具备着公共性质。

之后是社交动机,这种动机的特性是社文媒体用户利用社交媒体自主地参加到公共危机事件的讨论当中,通过讨论来拓展自己的个人社会交际能力与关系网,借助公共危机传播的过程来达到自己所需求的社会交际,这种人群就具备着社交性质。

最后是共鸣动机与宣泄动机,这两种动机的人群具备强烈的情感性质,这两种代表着正面影晌与负面影响,共鸣动机的人群会对公共危机中所产生的悲剧感到怜悯与同情,对公共危机中社会正能量的事件表达支持,对于受难的弱势群体表达鼓励,这就具备着强烈的共鸣性质,而宣泄动机的人群通常会怀有强烈的负能量情绪,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任何信息以及情况都会报以主观意愿的负面情绪,对现代社会形成严重冲击。

对于以上这五种动机人群的调查考虑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论启示目的,通过调查可知,网络用户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参与中体现出信息、宣泄、共鸣、社交以及公共动机。不管是具备哪种动机特征的媒体用户都会对公共危机的传播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这五种动机代表着媒体用户参与危机传播的基本动机。最后,根据研究分析得知,媒体用户在参与公共危机传播时如果具备社交动机就会对公共危机的传播起到维持社交关系的作用,但是在对资料分析的归纳总结中可以得知,这类具备社交动机的人群是参与公共危机传播中占比最高,因此在未来对公共危机传播管理中应当注意这方面的人群。

三、公共危机传播中社交媒体用户参与动机对其行为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公共危机参与者的动机方面,信息动机、公共动机与社交动机会起到正面影响,以上三种动机者会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参与中更加自主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信息,根据研究分析来说,用户者的动机性越强,对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获得公共危机信息的能力也就越强。据调查,在公共危机爆发的过程中,网民的信息性动机越强,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网站平台收集有关公共危机的数据与照片的频率就会越高,这种现象说明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网民了解公共危机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这种行为不光能够为公共危机带来足够的数据支持,同时还能为公共危机期间所遭受灾难的民众进行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同时能够让国内的社会国民社交能力大幅度提升。

根据研究,具备社交动机的用户对于公共危机信息的掌握程度与获取效率是最高的,这也就代表着社交动机的网民用户能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做到与其余社会人士达成交流的效果,并且通过这种动机来增强对公共危机信息的获取效率。网民的公共动机越强,就会更加积极地搜索有关公共危机的信息,同时能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对公共危机等公共话题高度重视,也大大提升了国内信息的传播能力。

据调查,如果具备共鸣动机的网民在参与公共危机信息获取的积极性相对较弱,因此也侧面证明公共危机的相关内容无法让社交媒体用户产生愉快、兴奋和满足等积极情绪。

根据这些调查结果能够知道,公共危机的传播力度为国内政府带来相应的难题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机会,能够借助这种机会大幅度提升民众对公共危机或有关信息的重视度。

(二)负面影响

公共危机不光能够让媒体用户对社会提供正面影响,也会形成巨大的破坏力与负面影响力。大部分关于社会体系的重要消息,社交媒体用户都会出于社交性质对公共危机信息高度重视,从中可看出公共危机的影响力以及传播能力,但是在大部分过程中会出现具备宣泄动机的社交媒体用户,而社交动机的用户会出于社文目的通过加好友的方式与其余网民取得联系,产生内部人员广泛的社交网,而这时的宣泄动机越强,就能对整个媒体平台甚至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根据研究分析,在地区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大部分媒体用户会利用媒体平台来进行宣泄动机,对整个公共危机事件造成更深的负面影响,同时將舆论的方向拉偏。宣泄动机的用户虽然比例较小,但其能够对公共危机事件带来的强烈负面情绪形成非常强大的负面情绪感染体系,从而爆发出更大规模的负面情绪,如果该公共危机事件中具备不恰当的信息就会被无限扩大,形成属于社会民众的大面积积怨,如果不及时疏通就会变成对社会的仇视情绪以及社会政治不满情绪,进一步对社会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后,共鸣动机的用户所产生的积极言论会很大几率触发媒体用户的宣泄情绪,这种情绪感染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出严重的负面舆论形势,大量的宣泄动机用户会聚集在一起,对正面情绪产生抵制。政府部门应当建立起对媒体平台的言论监督机制,就算在媒体平台也要强烈抵制这种负面情绪的言论出现,通过改善媒体的传播力度,让正能量的情绪言论能够占据主体。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形成,国内的公共危机事件产生频率日益增高,因此需要国内政府研究控制,否则由社交媒体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属于负能量的公共危机,就会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形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个别社交媒体用户未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所传播的信息也具备对人们起到误导性作用,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三观树立造成恶劣影响。公共危机的传播内容与用户参与动机应当处于积极状态,因此要极力避免负面影响的出现,因此,国内政府应当了解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要对正面情绪的言论进行支持,避免由负面情绪引导媒体平台舆论的走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波,毛鸿影.公共危机中社会化锰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6,V34(8):36-41.

[2]史波,毛鸿影.公共危机中社会化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12016,V34(8):36-41.

【作者简介】刘亦格,中央民族大学学士,韩国仁川大学硕士,韩国汉阳大学一般大学院社会学院媒介通讯专业博士在读,(职务:在韩中国博士生联谊会宣传部部长);研究方向:广告pr。

猜你喜欢
公共危机社交媒体
网络社会背景下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和解决策略
关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探析
研究分析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公共管理怎样用好非政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