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发展趋势下的记者转型之路探究

2020-07-23 06:16田晓蕊
新闻传播 2020年1期
关键词:融媒体

【摘要】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融媒体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新媒体产品也呈现扶摇直上之态势,面对如此的发展势头,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记者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方向的新突破成为当下融媒体发展大趋势下的核心思考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融媒体发展的时代趋势,着眼于当下传统新闻记者的发展困境,对新闻记者的转型之路进行浅要探索,以期服务于广大新闻记者。

【关键词】融媒体;记者能力;新闻工作

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新闻传媒行业日新月异,媒体之间的屏障不断地被打破,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逐渐在探索中寻找相互融合的发展道路,形成相互配合的新闻传播方式。而新闻记者工作者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不仅要主动跟随时代步伐,还要主动对接受众需要,从写作风格和内容输出上紧跟融媒体发展的方向,不断实现自身突破、顺利转型。

一、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征

融媒体,顾名思义是融合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协同配合,通过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配合,共同织起了一张细密的信息传播网,不仅实现了信息高效化地传播,还打造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新闻传播架构。

在这样的前提下,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挣脱了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介的时间性束缚,以更具时间效率的网络方式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快速化、便捷化。同时,传统媒体依旧是新闻传播环节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虽然大多数的人已经习惯于用手机和PC端获取各式各样的信息,但是众多的老年人仍然倾向于从电视新闻和报纸中获得信息。因此,即便是在网络新兴媒体日渐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无法忽视传统媒体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还扮演着重要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于是也就形成了新闻传播过程的层次性,从网络传播到传统媒体上的传播,现在的新闻传播在以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传播方式服务着各式各样的受众。此外,网络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距离,还拉近了人与新闻之间的距离,在形形色色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下,我们可以看到数以千计的留言和评论,新闻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强,过去单向的新闻传播变成了有温度、有热度的新闻交流和沟通。

二、融媒体发展趋势下传统新闻记者面临的发展瓶颈

(一)融媒体传播背景下的阵痛

传统媒体培养下的记者和与新媒体一起成长起来的记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尤其是新兴媒体人在抓人眼球、吸引读者、快速传播上的能力往往比传统媒体记者更优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飞速前进,互联网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在各大视频App不断“井喷式”发展势头持续增进的社会背景下,读图和看视频成为人们主要的、偏爱的信息获得方式,传统的文字记者输出的文字稿件逐渐没落于喧嚣的视频动画之下。这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阵痛,更是一个时代的阵痛,融媒体飞速的发展让视频传播的方式越来越高效化和便捷化,拿起手机就能拍的方式为大众带来更多创作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字阅读能力的退化,当读图、看视频取代读文字主体地位的当下,文字记者的未来发展面领着不可预估的挑战。

(二)多样性技能的缺乏

过去的采访,一支笔、一个本,记者将所见所闻浓缩于薄薄的一个笔记本中,胸中的沟壑变成笔下的万千。但如今,融媒体发展背景下,一个记者不仅需要负责文字稿件的输出甚至还要负责原始一手视频素材的采集、照片的拍摄、声音的收集等,一支笔和一个本早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和融媒体发展背景下的新要求。互联网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记者或许很容易掌握拍照、摄像、出镜采访、视频剪辑等技能,但是不少年纪稍微大一些的记者老师们都坦言,这些技能的学习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无法做到很快地学习和掌握。即便是熟练拍照和视频拍摄了,但是无法输出高質量的图像素材也等于变相的资源浪费。可以说,多样化技能的缺少已经是当下传统媒体记者向融媒体记者转化过程中的突出症结所在。妙手著文章固然重要,但是融媒体背景下的受众需要的却不仅仅是文章而已,综合读图、读文、看视频的需求要求记者必须要掌握多样化的技能。

(三)融媒体和全媒体概念的混淆

在融媒体转型的道路上记者所必须明确的概念是什么是“融媒体”,什么是“全媒体”。混淆了二者的概念,直接引发的就是受众面的疏漏和传播方向上的偏差。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记者都会混淆这两个概念,因此在内容输出上就会变得受众不明确,出现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的不匹配等等问题。全媒体针对的是不同的媒介形态,服务于信息的多方面传播,而融媒体不仅具有全媒体的技术层面上的融合,还包括更深层次上的内容的融合、管理的融合和运营的融合,因此全媒体时代的记者们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而融媒体时代的记者则需十项全能、全面发展。全媒体传递的新闻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媒介层面的“拉大网”传播,而融媒体背景之下的新闻传播更讲求创新性和智慧性,是不同媒介平台上的资源整合。

三、新闻记者的转型路径探究

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墨守成规、因循沿袭则会被时代所遗弃。在融媒体发展如日中天的今天,传统的新闻记者该如何实现自身职业发展道路的转型和蜕变,该怎样才能在输出精品的同时又能受人民的欢迎,这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记者转型过程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坚持新闻理想,服务人民群众

万变不离其宗,新闻最根本、最核心的力量就是服务于人民群众,这不仅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新闻理想,更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就一直不变的新闻真理。党的新闻工作者从抗战时期就烙守自身新闻理想,突破重重困境,将最新、第一手的新闻传递给人民群众,服务人民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优秀传统和不变的坚持。即便是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统和新闻理想是新闻从业者自始至终不能忘却和丢掉的东西,要以为大众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为坚持,要以民声所呼、民心所需为根本,要以真实有效为根本。

服务人民大众就要扎根人民群众之中,就要到社会中的各个地方去,就要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融媒体时代背景之下更是如此,面对快速传播的新闻消息,记者如果想要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则必须切实贴近新闻发生的最根源,唯有此才能将最真实、第一手的信息传播出去。尤其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当下,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播到社交网络上,在海量的信息蚕房里,记者必须以抽丝剥茧之势,将真实有效的信息最快地传递出去,纠正错误信息、传递真实的声音,这样才能真真实实地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民。

(二)观念及时更新,跟上时代步伐

顽固不化自然无法进步,时代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传统媒体培养之下的记者必须迎来新的突破。受众的需要同技术进步的方向保持一致,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媒介的多样化也在以“井喷”之势高歌猛进。基于此,记者唯有转变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倒逼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记者要树立新媒体思想,塑造互联网思维,从旧有的电视和报纸的传播方式中解放出来,以全新的融媒体发展思路重新构架自身的新闻采访和新闻策划之路。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记者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综合素质,视频的拍摄、照片的编辑、文字的排版等都是记者需要掌握的能力。除此之外,记者需要充分了解并使用当下新兴的社交网络平台,就每个平台的受众做出针对性的分析。比如“微博”和“微信”的不同,“抖音”和“快手”的差异等,充分了解新媒体端的特征,同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一致。

(三)自身技能提升,强化专业素养

文字表达能力是每一个记者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细究之下,这项能力背后代表的是记者长年累月中练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的剖析能力,而这也恰恰是一篇有深度、有思想的新闻稿件的决定性因素。在融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才能将传统新闻记者的优势不断地发挥出来,怎样才能在漫天的网络新闻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传统媒体记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统筹新闻稿件的采写,不断挖掘新闻事件的层次性,用夯实的语言基础丰满人物形象,以有深度的内容和深刻的见解打动网络上的读者,从而在铺天盖地的网络新闻信息中占有一席之地。

融媒体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也有最纯粹的坚守,经年累月之下的文字功底是新闻记者工作者最重要的财富和最大的优势,在异常热闹的网络媒介平臺上也需要有最坚实的文字和最执着的声音。比起一晃而过的视频、图片,文字带给人的力量是最为深厚的。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之下的新闻记者切勿失去了自己最拿手的本领,而要在学习其他能力的基础之上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素养,用最踏实的文字功底发挥新闻工作者最璀璨的光芒。

综上所述,技术的精进和时代的发展在不断促进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新闻记者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融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下记者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不断地反思和学习中实现自身能力的突破,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作出持之以恒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静.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业务素养探讨[J].记者摇篮,2019(02):117-118.

[2]永梅.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如何与时俱进[J].新闻论坛,2019(02):113-114.

[3]黄旦.试说“融媒体”:历史的视角[J].新闻记者,2019(03):20-26.

[4]陈妹.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模式分析[J].科技传播,2019,11(06):37-38.

【作者简介】田晓蕊,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