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扶贫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脱贫

2020-07-23 06:24谢志强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枣强县驻村攻坚

谢志强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以来,枣强县深入开展“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全面推动“党建+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党建+阵地建设”,提升了基层组织的保障力。坚持将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把村级活动阵地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夯实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整合资金、统筹规划,按照“以点连带、以带成面”的工作思路,投资145.1万元,规划建设了32个行政村党建示范区,从党建氛围、硬件设施、档案资料、班子建设、引领发展五个方面明确具体建设标准。同时,以党建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

“党建+队伍培育”,强化了脱贫攻坚的战斗力。为实现脱贫攻坚过程中“有人用、用好人、好用人”,枣强县委多措并举加强脱贫攻坚队伍建设,确保实现扶贫精准发力。一是选好“领头雁”队伍。配强农村“当家人”,新选配村党组织书记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达到40%,企业家村官比例达到将近60%,今年以来对6名不胜任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动态调整。在派驻工作队员时,坚持“选强将、抽能人、挑精兵”的原则,保证了每一名选派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二是建好无职党员队伍。在农村党员中积极探索建立设岗定责目标管理制度,使广大无职农村党员做到“无职有岗、无职有责、无职有为”。三是育好后备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思想好、办事公道,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带富能力强作为选拔标准,把群众公认作为选拔原则,着重从转业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党建+责任落实”,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枣强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从“两个维护”高度深化认识,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把脱贫扶贫工作责任压紧压实。一是明确了乡镇党委扶贫主体责任。将乡镇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列入乡镇年度党建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对所包村的党建脱贫工作实行一包到底,建立责任清单,实行对账销号管理。二是明确了第一书记扶贫直接责任。制定下发《2020年度驻村帮扶工作要点》,建立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定期检查制度,驻村工作队长作为所驻村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协调帮扶项目、制定帮扶措施,对帮扶村脱贫工作承担直接责任。三是明确了派驻单位扶贫连带责任。将驻村干部所驻村纳入选派单位帮扶点,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绩效目标考核,激励派出单位党组织共同发挥作用,支持和推动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党建+政策宣传”,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力。近年来,枣强县按照“扶贫先扶志”的理念,注重深化扶贫政策宣传,加大精神供养,“扶”起贫困百姓的脱贫志气。在全县553个贫困村建立起“县级干部+县直部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村党支部”总动员宣传格局,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扶贫惠农政策宣传到每一家每一户。尤其是有针对性地把产业就业、入股分红、基本医疗保障、代缴医保、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身上,使他们提高认识,提振信心,实现稳定脱贫,确保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党建+产业扶贫”,增强了扶贫项目的带动力。没有稳固的产业和就业支撑,贫困群众的脱贫就是“无根之木”。近年来,枣强县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有效转化优势资源,形成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带富群众新格局。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示范、科学谋划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培育了“5+3+N”产业体系(5大特色养殖产业,3大生态种植产业,百企联千户、公益岗位、消费扶贫、扶贫车间等N条就业路径)。今年以来,又结合实际谋划了金银花、玫瑰花、高油酸花生、杜仲林的“三花一林”产业,特别是在镇村党组织的带动下,3天时间全面动员,7天时間落实地块,10天时间完成了10598亩金银花种植,实现了贫困户人均1亩金银花。“三花一林”产业的兴起,是枣强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了一条兴业富民的新路子。

(作者系枣强县委书记)

猜你喜欢
枣强县驻村攻坚
初心连民心 实事惠民生 枣强县教育局落实为民办实事、办好教育为人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山西 标准引领提质增效 临猗冬枣强县富民
枣强县人大常委会 力促联动监督迅速启动、强势开局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