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调补脾胃法治疗骨质疏松腰痛症180例疗效观察

2020-07-23 06:59张俊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西药治疗炎症反应

张俊明

【摘要】目的 探究在骨质疏松腰痛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针灸调补脾胃法进行治疗,将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腰痛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参选患者共计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有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针灸调补脾胃法治疗,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 骨质疏松腰痛症采用针灸调补脾胃法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从而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头孢他定钠;西药治疗;骨质疏松腰痛症;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1

骨质疏松症的是骨微结构遭到破坏,骨量减少,使患者骨强度下降,这种现象很容易使患者出现骨折。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50岁以上的患者占多数,据相关调查,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在22%左右,男性患者的发病率在16%左右[1]。目前临床对于骨质疏松腰痛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西医治疗,但是西药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很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因而本研究中在西药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为了验证其临床效果,本次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腰痛症患者180例进行调查研究,详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参选患者的入组时间从2016年8月开始,截至2019年8月结束,入组的180例患者均经X射线或CT诊断为骨质疏松腰痛症患者,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本次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n=90),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36岁,最大的年龄为67岁,平均年龄为(56.4±1.2)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46例,女患者44例。实验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77岁,最小的为38岁,年龄分布为33~74岁,平均年龄为(55.8±3.1)岁,实验组中有男患者47例,女患者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方法为:具有方法为:选用阿仑膦酸钠片(生产单位: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303,2006-12-17),用法用量为:每次70mg,每周一次,应注意每次服药时间在早饭前空腹服用。

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调补脾胃法治疗[2],方法为:选择患者的气海、關元、足三里、梁丘、三阴交等穴位,对患者针灸部位进行消毒,以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灸,捻转频率120次/min,捻转幅度应该在180°左右,每次针灸时间30min,治疗时间为10天。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病症消退时间。

(2)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综合对比,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治愈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实验组,治愈率对比有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 论

相关资料显示,在对骨质疏松腰痛症患者治疗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针灸能够起到健脾胃、通气血、舒经活络的作用。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本次选取18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差于实验组,再一次验证针灸治疗的好处。

综上所述,针灸在治疗骨质疏松腰痛症时有较好的效果,此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良列.针灸调补脾胃法治疗骨质疏松腰痛症38例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8):109.

[2] 王伟明.针灸调补脾胃法治疗骨质疏松腰痛症49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124.

猜你喜欢
西药治疗炎症反应
中西医结合和西药治疗性早熟的效果对比
中药方剂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益气扶正法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及对血清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脓毒症的效果研究
研究谷氨酰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汁反流胃炎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