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企业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2020-07-29 02:08雷丽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6期
关键词:孵化园大学生创业

【摘 要】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建立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加以扶持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政策,同时对推动全民创业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园区中,企业建设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社会经验不足、制度缺陷及项目资金不足等,文章对于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推进创业孵化园企业持续发展的措施,包含资金问题的解决、创业能力的培养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企业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6-0017-02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也获得了持续发展,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核心区域。通过在这类平台中开展创新教育等活动,对学生创业予以鼓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加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并且获得丰富的学习和实践经验,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好铺垫。此外,创业孵化园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选择,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群体对于孵化园的发展和企业建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企业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1 项目资金短缺

针对创业孵化园当中的团队展开研究发现,对于这些大学生群体而言,阻碍他们创业的主要因素就是缺乏企业建设的资金,就算学校提供了一定的软件、硬件条件及办公场所,但超过90%以上的团队依旧没有充足的资金解决企业建设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其资金主要是依靠团队成员的筹集,而这些经费的来源包括奖学金、生活费等,有些甚至是父母提供的。但对于高校本身来说,现有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问题,社会捐赠往往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社会扶持无法深入;银行也没有相应的办法和流程有效评估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导致贷款无法获得审批。因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资金成为最大的问题。

1.2 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能力具体包含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及经营能力等。其中,综合素质是指对机会的把握及创造;对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及社会适应能力、公关能力和语言能力等,还包括对于即将到来的变化的提前应对能力。根据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创业能力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转化:一是专业能力,也就是在种领域内必须具备的技能;二是领导能力,是指与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三是决策能力,是指在重要事件当中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四是协调能力,是指进行外部与内部的关系协调;五是組织能力,是指充分配置相关资源的能力;六是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创造新的事物过程中所必备的各种技能、技巧的总和;七是对于事物变化提前或者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八是抗压能力也称承受能力;九是表现自身或团队才华的能力;十是学习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创业团队往往不具备以上10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方面、管理方面,其中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决策能力尤其差。

1.3 缺少社会经验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当中的企业通常是由在校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的团体,根据高校创业孵化园当中大学生所具有的市场经验展开调查了解到,这些团队普遍存在市场和社会经验不充足的状况,甚至有些团队从未参与过市场调研,在创业经验方面也几乎为零,造成团队在创业进程中无法准确把握市场的变化,市场的敏感度低。在经营前未展开调查,肯定会有项目定位偏差的情况发生,同时目标人群定位相对模糊,导致成果受到影响。

1.4 制度不够完善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当中的企业存在制度缺失,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审批漏洞、申报机制缺失及权力责任无法准确划分等情况,甚至还有操作违规、冒名顶替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正常的市场秩序受到影响,影响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这与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设立的目标相背离。此外,政府政策制度的缺失也非常关键,其往往是在创业与就业两个层面,大学生本身的作用无法得以发挥,同时由于一系列思维的限制,大学生毕业之后往往考虑的是找工作的问题,而学校及企业没有对此进行相应的指导,没有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全面且系统的信息,相关服务设施也并未达到相应的标准。

1.5 在孵企业质量问题

作为平台提供方,对企业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要求,在寻找企业的时候通常看重如下几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具有相应的研发能力;三是具有市场前景;四是有团队基础。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平台方对企业准入条件并未考虑,也没有将已经成长的企业存在的优势作为依据进行考察,从而造成各企业发展阶段存在区别。

2 促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企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2.1 合理解决资金难题

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包括成果转化、教育培训及舆论氛围等,进一步形成相应的政策体系。作为大学生而言,在创业过程中如果出现资金不足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国家颁布的优惠政策,包括下放企业注册等级、减税、提高担保贷款等,还可以采取贷款、筹集或融资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刺激市场经济,获得有效支持。

2.2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需要制定合理的组织架构,与其自身计划相符合,同时架构应当向扁平化及开放式发展,这对企业的运作有一定的帮助,也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而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通常能够促进人员机制的完善。如果想要提升团队的积极性,就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报酬和待遇等激励机制。此外,要更好地控制孵化基地的反馈等过程,在运营进程中及时了解和紧跟企业在运营过程当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展开高效的反馈和沟通,依照环境的改变及时对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进行调整。在孵化基地的建立过程中,还可以参考一些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淘汰和毕业制度,加入竞争机制,针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并依照其收益及利润制定有关政策,对于一些经营不善或者开发能力较弱的企业进行淘汰,让基地内的企业加强危机和风险意识,在竞争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强化,不断优化自身,也让孵化基地得以成长和拓展,提升市场竞争性,同时增强企业活力。

2.3 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对于创业孵化基地而言,创业文化是衡量其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浓厚的创业文化是保证教育与改革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当通过微博、贴吧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创业服务网络的有效建立,通过网络展示相应的创业经验及创业经历,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让更多人对创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关注,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高校和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强创业理论方面的研究,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更好地开展论坛等相关活动,使创业理论研究水平得以不断提升,为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此外,还可以通过创业大赛进行成果展示,在提出“双创”原则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开展了创业大赛,高校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在比赛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从而达到通过比赛促进创新的效果,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

3 结语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属于一项系统工程,而企业的建设方式在其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对如今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分析的前提下,要了解孵化基地和入园企业建设模式中存在问题,并通过相应的手段推进孵化项目的建设,积累丰富的经验,使企业建设效率得以提升,加快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从而通过创新引领带动创业,让高校毕业生获得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机会和市场环境。

参 考 文 献

[1]杨琴.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4):65-66.

[2]胡俊红,李学刚,文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培养优质创新人才[J].教育现代化,2019(82):10-13.

[3]王婷.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9.

[4]杨雪.地方高校社会创业孵化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5):190-191.

[5]徐艳.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园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3):255-256.

【作者简介】雷丽,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孵化园大学生创业
石家庄高校创业孵化园调查
基于跨境电商实验区的残疾人电商孵化园建设研究
搭建青年成长“孵化园”引领青工成才路
当前高校创业孵化园运行现状研究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现状分析及建设方案研究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