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短期内撤机的预测价值

2020-07-30 08:32孙雪东严一核褚韦韦张亦婷刘芳应利君
浙江医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肺泡通气机械

孙雪东 严一核 褚韦韦 张亦婷 刘芳 应利君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重症患者易发生VAP,多与其基础状态、诊疗操作、药物治疗等有关[1]。临床上,往往在患者发生VAP后,医生根据经验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但是VAP病情进展快、过程复杂,因此亟需寻找一种能有效预测VAP病情的指标,指导尽早撤机拔管,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与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宿主的免疫反应等密切相关,对肺部感染的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2];但其对VAP患者能否早期撤机拔管的预测价值尚未明确[3],故本研究作一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机械通气且发生VAP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确诊VAP后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培养。其中男 34例,女 28例;年龄(62.87±15.34)岁;入组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为(4.06±1.67)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为(17.55±5.32)分;外科术后36例(包括腹部外科术后19例,骨科术后12例,泌尿系统术后5例),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20例,心肺复苏后3例,其他3例。VAP临床诊断标准依据2013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VAP预防、诊断和治疗指南》,即有创机械通气48 h以上或撤机、拔管后48 h内胸部X线片可见新发或进展性浸润阴影,且同时满足以下任意2项可考虑诊断为 VAP:(1)体温>38 ℃或<36 ℃;(2)外周血WBC>10×109/L 或<4×109/L;(3)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同时除外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结核、肺栓塞等疾病,结合微生物学诊断。排除标准:(1)患有肺纤维化、免疫性疾病、肺部肿瘤的患者;(2)长期使用激素者;(3)妊娠妇女;(4)年龄<18 岁;(5)入 ICU 前已明确存在肺部感染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临床上发生VAP的时间分成VAP早发(机械通气≤4 d)组32例和晚发(机械通气>4 d)组30例。

1.2 方法

1.2.1 收集资料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确诊VAP当天APACHE Ⅱ、CPIS、氧合指数(PaO2/FiO2)、7 d 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率等。

1.2.2 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采用ELISA法。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2002年制定的《BALF细胞学检测技术规范(草案)》。用双层纱布过滤BALF,去除黏液,将滤液放入50 ml的聚丙烯试管中,1 500 r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内备用。取BALF上清液,使用ELISA试剂盒(Thermo Scientific公司)检测TNF-α、IL-8、HMGB1等细胞因子水平,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3 肺泡巨噬细胞提取及吞噬活性检测 取BALF离心后沉淀物,用10 ml预冷的Hanks液再行悬浮;然后用10 ml预冷的Hanks液清洗2次。将细胞悬液接种到培养瓶中,在37℃、5%CO2环境下孵育90~120 min。轻轻震荡摇匀,去除介质与非黏附细胞;加入1 ml预热的RPMI 1640培养液,轻轻摇匀,清洗3~4次。用1 ml含有5 mM EDTA的PBS孵育5 min,提取黏附的巨噬细胞,移液,加入1 ml肺泡巨噬细胞培养基冷浸。用0.1%的台盼蓝计数评价细胞活力,要求在95%以上。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个/ml,分别置于培养板中及若干个有载薄片的培养皿中。成功分离培养巨噬细胞后进行荧光微球吞噬实验,在上述培养皿中按1∶100比例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乳胶微球,置于细胞培养箱中37℃孵育60 min,最后用4℃ PBS清洗未被吞噬的微球。使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计数每个巨噬细胞的FITC标记微球个数,每张标本计数50个细胞。

1.2.3 肺泡巨噬细胞内HMGB1蛋白表达检测 采用Western blot法。取分离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个/ml,分别置于培养皿中,在冰上操作(加RIPA液裂解,吹打、震摇、离心),取上清液进行SDSPAGE 电泳,转膜,用一抗 HMGB1(1∶1 000,美国 Santa Cruz公司)、β-actin(1∶2 000,美国 Santa Cruz公司)孵育过夜;最后用二抗孵育2h,ECL试剂显色,利用JYClear ECL型化学发光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进行成像。目标蛋白吸光值与内参的比值,即为目标蛋白相对表达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7 d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预测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VAP早发组与晚发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确诊VAP当天APACHEⅡ、CPIS、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发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早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早发组确诊 VAP时 BALF中 TNF-α、IL-8、HMGB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 VAP晚发组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活性(6.6±2.0)强于早发组(4.8±2.7),巨噬细胞中 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1.2±0.6)低于早发组(1.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3.98,均 P<0.05),见图 1。

2.4 BALF中HMGB1水平、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对7 d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预测效能 62例患者7 d机械通气撤机拔管44例,占71.0%。BALF中HMGB1水平预测7 d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 AUC 为 0.75(95%CI:0.65~0.79),截断值为 50.0 μg/L,灵敏度为0.78,特异度为0.70;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活性预测7 d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AUC为0.79(95%CI:0.68~0.90),截断值为 6.5,灵敏度为 0.73,特异度为 0.70;巨噬细胞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预测7 d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 AUC 为 0.73(95%CI:0.61~0.86),截断值为1.4,灵敏度为 0.72,特异度为 0.73,见图2。

3 讨论

人工气道解决了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问题,但是会破坏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由于危重症患者基础疾病严重、全身免疫功能低下,VAP然是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有文献报道重症患者VAP发病率高达6%~52%,病死率为14%~50%[3]。因此,亟需寻找一种预测患者VAP病情的指标,指导早期撤机拔管,进而改善患者预后[4-5]。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多种临床指标可能有助于VAP预后的判断,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如APATCH Ⅱ、CPIS等在VAP发生早期的特异度或灵敏度不高,降钙素原、CRP等受全身因素的干扰[6-7]。近年来研究表明,HMGB1可能参与了脓毒症的全部病理过程,与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宿主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对肺部的感染诊断和预后评估或许有很大价值[8-9]。

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广泛分布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内,一旦分泌到细胞外即可诱导炎症反应[10]。研究表明,减少HMGB1从巨噬细胞内向细胞外释放,可以减少组织的炎症反应[11]。有动物实验证明,急性肺损伤促使大鼠肺泡巨噬细胞HMGB1高表达并向外周组织释放,予以干预后可以明显抑制肺组织HMGB1的表达,并激活细胞凋亡通路,对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VAP确诊当天两组患者APATCHⅡ、CPIS、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检测发现,VAP早发组 BALF中 TNF-α、IL-8、HMGB1水平以及肺泡巨噬细胞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VAP晚发组,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低于VAP晚发组。但是这些指标不能反映组内患者的预后情况,而笔者更关注VAP发生后患者7 d内撤机拔管率,因为呼吸机使用超过1周会增加二次感染发生率,甚至需要采取气管切开等措施[13]。本研究结果发现,BALF中HMGB1水平、肺泡巨噬细胞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对患者7 d撤机拔管均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图1 两组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a:两组肺泡巨噬细胞HMGB1蛋白表达的电泳图及相对表达量比较;b:两组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荧光微球吞噬实验结果及吞噬活性比较;与VAP早发组比较,*P<0.05]

图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预测7d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ROC曲线

综上所述,HMGB1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可作为预测VAP患者短期内撤机的可靠指标,有助于指导VAP的治疗;但对HMGB1的干预是否能进一步改善VAP患者的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肺泡通气机械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调试机械臂
不通气的鼻孔
简单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