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7-30 14:05易畅雾鲁杨
工业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教学改革

易畅雾 鲁杨

摘要:《空间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意义,最后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把握空间尺度与行为互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同时强调视知觉感知对《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6-0050-02

《空间设计》训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空间的意义并深刻地认识空间,如何对人体以及行为进行分析把握,并应用到建筑空间中,是《空间设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和构思技巧并树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学会从形态和空间结构入手,掌握空间构成在形态方面的规律性,把握空间形态的塑造与审美能力。

1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课程现状

目前《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欠缺针对性,没有抓住环境设计学生在专业素质和能力上的现实特点去安排适合于他们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很难使学生在重要的设计入门阶段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不能起到促进作用。面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情况,总结了以下几个存在的问题:第一,教材内容陈旧,不能跟上专业领域技术发展迅速的步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不仅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受到限制,而且在实践环节会遇到方法技术滞后的问题;第二,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引导式、探究式等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教学方法;第三,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学习综合性不强且与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甚至缺乏实践项目,导致所学知识难以巩固、提高;第四,学生欠缺自主学习的研究能力、个人表达能力、团队协能力、创新能力等问题。

2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课程改革的意义

2.1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空间设计》作为基础课,是针对三维空间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能够掌握空间设计步骤、原理和方法。该课程改革可以对空间形式美的研究与空间思维逻辑的综合训l练进行强化式提升。在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从事空间设计工作。因此,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胜任装饰行业的相关岗位。

2.2优化课程设计

通过《空间设计》课程学习,掌握空间基础理论知识,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空间的形态要素及基本理论,促进课程的改革和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用空间构成原理的思维训练、创造和表现等内容激发学生思维,同时也为后期给学生进行专题训练课程打下基础。

2.3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空间设计》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空间设计》课程改革教学体系中,能够进一步明确各阶段三维空间思维训练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升人才定位标准,实现课程优化设置,创新教学技法。《空间设计》从空间训练的基础课抓起,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从简单空间到复杂空间思维的转换,逐步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空间设计》课程作为基础教学,第一步应该培养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兴趣。课程内容较传统相比可以适当减少理论授课,增加实践部分,实践内容分为:基础一操作与观察;抽象一要素与空间。通过实验性课程的设置,了解设计生成的想法。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了模型制作、空间观察、作图记录等步骤,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解决一些理论不足的问题,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提升抽象空间思维训练的目的。空间形式形态的处理能力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需要的必要能力,因此空间的基础教学对于这些专业而言具有明确的实用性和相关性,对空间形式美的研究与活跃的、动态的思维方式提升也有很大程度的帮助。而理论教学往往不能满足或替代实践操作,学生往往会忽略最终目的是空间。需强调空间的感知认知和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鼓励并倡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将是改革方法的重点。

3.1增加提升学生抽象思维的教学内容

《空间设计》教学内容相对传统,缺少抽象思维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安排评估设计任务,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当他们真正进入设计层次时,在理论知识和应用方面缺乏抽象思维的培养,导致设计作品缺乏科学性和功能性的思考。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抽象思维从概念开始想象,注重概念与目标事物间的内在关联与可能性的创造。

在这个阶段的课程训练中,课程可以先从空间维度进行讲解,从点延伸到三个维度,最后加入时间概念,进入四维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会展开抽象思维分析和推理。将空间进行抽象化,提取出三种最纯粹的要素,即体块、板片、杆件,然后让学生进行模型制作,在相同范围内利用不同的要素进行组合,从而得到不同的空间形式。训练学生对复杂的空间进行抽象表达,最后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空间的意义,以及运用哪些手段可以改变空间中的体验感。

基于特定场所的体验需求来指导具体空间的设计,认识基本的空間概念、空间的形态要素及基本理论。在这一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按自己的理解方式去寻求对空间的抽象表达,大胆鼓励组员去建构未知的空间形式,更好的掌握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

3.2增加观察与记录的相关实践训练

《空间设计》的最难之处在于操作是直接作用于要素本身,学生往往会忽略操作的目的就是空间,空间不可见,但可知觉,以观察的方法来知觉空间,要求学生以人的视点高度来记录与观察。用相机代替人眼来体验空间,相机可以帮助人眼记录下容易忽略的信息,客观的、全面的留存取景框内的所有信息,可以帮助人眼记录忽略的客观部分。学习人眼与相机交替观察空间,是学习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阶段会给学生规定限定的基面大小和板片数量,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去开始设计第一个空间,不给空间限定功能,仅作为对空间抽象概念的理解,提倡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视觉思维的能力,参与互动讨论。体验空间的环节非常重要,若只操作不观察,就会失去目的性。

4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让学生进行展览空间设计实践。在课程要求的范围内选择某位艺术家或设计师,为其设计出适合作者作品的展览空间。其中包括空间的参观者流线、作品大小和分隔尺度、疏密关系等,并与前期当代美术课程内容相结合,完成较为完整的空间图示表达、效果表达等。操作与之前理论良好衔接,完成从“认知”到“制作”的练习,同时结合设计方案进行模型制作。设计要求学生熟悉人体基本尺度与活动空间之间的关系,分析活动方式的构成,创造个性空间形式,把握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这种连续的作业过程,学生不仅在图面上理解空间设计,还能从实际中了解空间的基本形体、空间尺度以及与人的心理需求、行为习惯、人的活动的关系,从而建立基本的空间概念。

空间的认知理解与体验,以及空间尺度的认知理解与体验,这两者是对空间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空间思维的想象力和逻辑性训练则是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质感“体量与存在”、空间的美感“虚实之间”、空间的理解“结构与围合”、空间的内涵“空间界定”和空间的体验“尺度的认识”的认知。

空间的设计需要在空间形态、空间的限定和组织等很多方面结合人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安排。而初次接触设计的学生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认识,常出现各种情况:空间形式缺乏创新;曲线、直线和斜线在空间中毫无规律的组合,生成形式各异的子空间;各空间之间缺乏联系;部分学生对空间属性缺少了解,空间层次混乱,各空间都被单调地塑造成封闭形态,之后无秩序地连接。发现这些问题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完全开敞的空间和半封闭的空间及完全封闭的空间在空间意义上有何不同。空间比例和尺度的选择上,如何有一个适度的把握,恰当的比例和尺度可以滿足人的行为需求,反之会阻碍或者影响人的行为。

5结语

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提倡简单思维的开场,直接进入操作环节,在设计的过程中进行推敲和修改从认知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建筑空间体验,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行为与空间的关系,鼓励并倡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次基础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训练模式,更多是鼓励学生们制作模型,以手绘素描小稿的方式去感受和揣摩空间,激发视知觉的潜能,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空间的内涵和存在逻辑,让学生们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考过程,从抽象概念到具象空间模型的表达过程,从而完成从视知觉感知到空间形态的生成过程。课程改革为了树立正确的空间表现与实验性设计思维观念,真正理解空间的意义,希望为学生后期专题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教学改革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模式研究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