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护理模式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020-08-01 02:14王淑真
关键词:肛门直肠癌肠道

王淑真 李 娟 仇 娟

永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河南 商丘 476600

超低位直肠癌属直肠癌常见类型,是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最直接有效治疗方式[1]。全面提升围术期质量,保证手术效果已成为护理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441护理模式是针对于直肠癌患者制定的精细化、个性化围术期护理干预[2]。本研究选取我院超低位直肠癌患者125例,分组研究441护理模式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超低位直肠癌患者125例,按入院时间分组,2017年1月—2018年6月59例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20年1月66例为研究组。研究组男37例,女29例;年龄39~74岁,平均(56.17±8.55)岁;肿瘤距肛缘距离2~5cm,平均(3.47±0.71)cm;对照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41~75岁,平均(57.82±8.41)岁;肿瘤距肛缘距离2~5cm,平均(3.39±0.65)cm。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选取标准 纳入:均经电子肠镜、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且无远处转移;均可行腹腔镜经肛门根治切除套入式吻合术治疗;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认知、语言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无法有效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1.3方法 均行腹腔镜经肛门根治切除套入式吻合术治疗。

1.3.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术前简单介绍手术方案,做好术前肠道清洁、备皮工作,术中做好手术配合工作,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受压、扭曲、堵塞,详细记录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实施对应处理。

1.3.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441护理模式干预:(1)术前4满意:a.满意的心理疏导:入院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直肠癌发病诱因、手术治疗目的、特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评估其心理状态,并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及情感支持,采用积极暗示、正向引导等方式缓解其不良情绪,列举实际康复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b.满意的饮食指导:术前补充充足营养,提高患者手术耐受能力,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类食物,术前3d以流质食物为主,注意饮食量,减少粪便产生。c.满意的肠道准备:术前3d、1d分别实施规范化肠道清洁措施,术前3d口服抗菌药物抑制肠道细菌生长。d.满意的皮肤准备:细致清理手术部位皮肤,包括腹部、腹股沟、肛周、肛门等,以松节油棉签轻拭脐部污垢。(2)术后4把控:a.活动把控:术后6h指导患者开始进行护理运动,并自上至下活动四肢;术后1~3d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次数,包括呼吸运动、扩胸运动、四肢运动、腰背部自我叩击等,术后3d逐渐下床活动。b.饮食把控:术后3d进食米汤、菜汤等流质食物,初始进食量为30ml/次,每日进食5次左右,后逐渐增加进食量,术后7d左右进食蒸蛋、稀粥等半流质食物,每日进食3次左右,术后2周进食烂饭、面包等软食,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正常饮食。c.胃管、尿管把控:术后2~3d拔除胃管,3~4d拔除尿管。d.术后7d左右拔除腹腔或骶前引流管。(3)术后1指导(肛门功能指导):术后6d予以温淡盐水进行坐浴,缓解局部疼痛,每日适当进行收缩、舒张肛门运动,恢复肛门控便功能,嘱其餐后定时排便,恢复大脑皮层反射。

1.4观察指标 (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包括满意(76~95分)、一般满意(57~75分)、不满意(19~56分)3个等级,护理工作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出现肛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2/66);对照组出现肛周感染4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3例,早期粘连性肠梗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5%(9/5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800,P=0.016)。

2.2护理工作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97%,高于对照组81.3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腹腔镜经肛门根治切除套入式吻合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常用术式,完全符合微创外科理念,但仍存在一定术后并发症风险,需配合科学有效护理干预,控制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整体效果,促进患者康复[3]。临床实际应用显示,常规护理仅注重某些环节,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围术期综合干预,护理干预效果欠佳[4]。441护理模式术前从心理、肠道、备皮、饮食4各方面对患者实施系统化干预,使其对疾病及手术治疗充分理解,同时针对性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术前良好营养支持可提高其手术耐受能力,精细化、规范化肠道清洁与备皮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5]。术后严格把控早期康复训练、进食干预、拔管时间,分时段实施各项医疗护理活动,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肛门功能锻炼,可有效保证预后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15.25%,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97%,高于对照组81.36%(P<0.05),说明441护理模式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综上可知,441护理模式可贯穿于整个围术期,且各阶段均有不同侧重,使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得到个性化、细致化护理服务,进而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且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肛门直肠癌肠道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肛门瘙痒不能挠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