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白云山

2020-08-02 10:57范章
时代报告 2020年6期
关键词:白云山老梁司机

范章

1992年,嵩县掀起旅游热,县里决定开发白云山。我和翟柏华被抽调到旅游局,专门负责勘察景点,给景点起名。那时旅游局刚刚成立,要啥没啥,就在县招待所弄了两间房子算是办公室。刚到办公室,县领导就催我们赶紧上山。

第二天,我特意穿上儿子从部队上给我买的深口军用鞋。县林业局来了一辆森林消防吉普车,我和老翟登车前往。车行到天桥沟口,下了公路,顺着一条弯曲的山间土路前行,一路上坑凹不平,河上也没有桥,加大油门在乱石堆上往前冲,激起的浪花打到驾驶室前方的玻璃上,我抓紧把手颠得左右摇晃,头差点撞到驾驶室门上,老翟坐在我身旁抽着烟,一边拍打我的后腰,一边哈哈大笑,“你呀!你呀!这么不经摔打?”车行到天桥沟脑,该上山了,司机叫我们下来休息一会儿,刚抽完一支烟,又叫我们上车。山上的路根本看不见,我们都是硬着头皮上的,只见陡峭的石壁和茂密的山林,拐一个弯,又一个弯……眼看前面就没有路了,汽车仍在突突地往上开。一片白云扑面而来,遮住了视线,我们在云里穿行,在雾里呼吸,我昏然欲睡。汽车嘎蹦一声停下,司机说:“路堵死啦!走不成啦!”我下来一看,一个斗篮大的石头,正砸在路当中,司机叫我们把石头推到山下去,我和老翟推了几下,那石头纹丝不动,这可怎么办呢?我看了看那路,宽不过三米,只有两道车辙,中间是半人高的苇草,车辙上满是大小不等的三尖石头。那个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把苇草砸出一个大坑。我正看着,司机吆喝道:“快点!车不能在这儿停,再滚一个石头,咱们都没命啦!”我们正在着急,只见司机从车上拿下一根铁杠,又摆上一个石头,我们三人借着杠杆压力,“哎哟”一声把石头撬起来,滚到路边,再一用劲,那石头咕咕噜噜、噼里啪啦滚下山沟。我顺着石头往下一看,乖乖,一眼看不到底,只见树尖,那是万丈深渊呀!司机说:“这路只有咱嵩县司机敢上,外地司机根本就不敢来。那年,洛阳一个司机上来买了一车木材,下山时车到半山哭着不敢下,还是请了咱林场一个司机把他送到山下。”快到白云山,司机停车,他说:“我也下来吸支烟吧!”我们下来,这地方比较宽阔,我站在石头上看那白云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天,半山腰白云飘渺,一溜过去,又是一溜 ,整个山峰就笼罩在白云里,怪不得叫“白云山”哩!山腰有条白线,时现时断,我正思忖着,司机说:“那就是我们要走的路,绕过去就到了。”我心想:妈呀!那是多险的山路呀!

谢天谢地,我们总算平安绕过那山,来到一处开阔地,到了五马寺林场场部。场部就设在一个平坦的山洼里,我们下了车,只见阳光灿烂,蓝天白云,环山绿树,似乎天都大了许多。场领导十分热情地接待我们,把我们领进一座木楼,安排了房间。床上全是新置的被褥,又给买了两个新暖瓶,供我们喝茶用。屋子正中还特意放了一个大火盆,我看见火盆笑了,领导说:“别看白天怪暖和,晚上可冷啦!”

场部只有一个伙房,领导和工人都在一个伙房吃饭。一天三顿都是白玉米糁煮萝卜,大锅烧柴火,滚得黏黏糊糊很好喝。为了招待我们,场部每天派车到村镇上买些豆腐、豆芽、青菜为我们改善生活。

按照场领导的安排,我们先看水线。白云山的水别看不大,却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我们沿着白河源头而下的水上风景线看了黑龙潭、黄龙井、珍珠潭、白龙撞,最后到达九龙瀑布。九面瀑布原名叫“喷水帘”,两边悬崖峭壁,高耸千丈,光滑溜平,人根本下不去,就连山上的野兽到此也会滑落山下掉入水中,因此又叫“肉锅”。场领导派工人另辟蹊径,他们砍些树枝在悬崖上为我们搭起一条栈道。我们到岩下一看,岩石上有多道花纹,大的七条,小的数十条,条条像龙腾飞舞,干脆命名为“九龙瀑布”。

晚上,不断有工人到我们住室,一边烧火,一边说些白云山的传说故事,还有他们的亲历见闻,说得有鼻子有眼,有根有梢,着实有趣。说得最多的是“锣鼓洞”,说山上有个洞,洞内会传出锣鼓敲打声,比如“十一”国庆节、“八一”建军节,还有谁家娶媳妇只要头天到洞内烧炷香,第二天就会传出打鼓敲锣的欢乐声。有这样的好景点我们当然要去看看。第二天,工人老梁自告奋勇当向导,手里拿着一把大砍刀,林场派出所公安員高官贵背上猎枪,腰里别着合子炮,还有人主动给我们拿水背干粮。程场长开着吉普车把我们送到路尽头,再三叮咛注意安全。我还是拿着那根“鬼见愁”拐棍,老翟挎着望远镜,我们顺着“小黄山”的山脊,一路爬坡。老梁砍着路边的树梢子为我们开路,走着走着,老梁说:“你们看,这里有野猪,刚过去,屙的屎还是湿的。”我们围过去看,老梁说:“咱们要小心,可也不要紧,山上的‘大畜牲只要人不惹它,它也不惹人,只要跟着我,见了也不要慌,不大声喊叫,手不要动,没事。”我们跟着他,听他讲述他爷爷碰见老虎的惊险故事。小响午了,来到一处悬崖边,悬崖上长着四棵大松树,粗壮得很,枝叶繁茂,挨着岩石的一面没枝,几枝粗壮的大枝伸向阳光照射处,活像黄山的“迎客松”。他说:“到了!下山!”说完,他屁股往下一蹲,在草丛上出溜坐下可下去了,我们也学着他一个接一个往下滑。快到沟底,有的被石头绊住了,有的被树枝绊住了,都起来拍打自己的屁股。老翟拿出望远镜往前看,他说:“这沟咋净是石头哩?”老梁接过望远镜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半天才说:“唉呀!只顾说哩,我们下错沟了。”这可怎么办?再上去是不可能了,翻山吧!哪有那么容易,别说翻不过去,就是翻过去,天恐怕就要黑了。老梁说:“那我们就出沟吧!”我们只好跟着他走。你说怪不怪,这沟里尽是麦秸垛那么大的石头,最小的也有黄牛那么大,而且又光又滑,人必须登上这块摇摇晃晃走几步再蹦到那块上,一个个都像“跳梁小丑”,摇晃着蹦着。才开始大家有说有笑,没蹦几块,谁也不吭声,一不小心滑下去,那可是要出大事的。蹦呀跳呀,也不知蹦了多久,总算出了“石头沟”,看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肚子饿了,口也渴了,拿出来的干粮谁也不想吃,每人喝了一肚子水,继续往前走。

前面出现一座石头房子,老梁说:“那就是护林站。我在这住了七年了!怎么还会走错路。”我们都不吭声,也没有埋怨他。看见石头房子冒出青烟,老梁说:“还有人哩,咱们去看看吧!”走进石头房,见有一个老头,正在做饭。屋里堆着好些山药、百合疙瘩。老头说,他是南阳人,是来割漆的。他看我们说话和气,不像是来“没收”他东西的人,就把他女儿叫出来,那闺女倒也水灵,十七八岁,见人也不认生,手脚麻利地给我们烧山药、烧百合吃。饭做成了,先给我们盛了两碗,仍然是白玉米糁煮山药。我们把所剩的饼干、罐头、矿泉水都掏出来给他,换了几碗饭。喝了一大碗饭,又吃了几块山药,觉得有劲多了。老梁说:“我得去给山神爷烧炷香。”这里的人谁迷了路都得给山神爷烧炷香,山神庙就在外边的大石头上,两块石头再往上面盖块石头,就算山神庙。没有香怎么办?就用香烟代替吧。我们把烟点着对山神爷说:“山神爷,对不起,你老人家也吸一根烟吧!”说罢把烟放在石头上。

顺着一条小河沟往回走,有时为了走捷径,还得爬坡上岭,我的那根“鬼见愁”拐棍真发挥了作用,要不是它,我不知又要滑倒几回了。“上山看日头,下山摸锅头”,天渐渐黑了,拐过一个石崖,看见路头了。真是奇怪,越是走平路,我越是走不动,两条腿酸似醋来沉似铁,这条腿迈一步那条腿拉不起来,路边一堆草,我往草堆上一躺再也起不来。老翟看着没办法,只好陪我坐下,他叫老梁先回去报信,我俩歇一会儿再走。迷迷糊糊不知躺了多大会儿,听见汽车声。谢天谢地,是场长白林开着吉普车来接我们。回到场部,我喝了一碗面条,倒下便睡。大约十点多钟,白林来叫我们,跟着他来到厨房,见桌上摆了四个菜,还有一瓶酒,白场长让我们坐下,他说:“今天进城了。碰见县委书记,赵书记说我给你派了两个老先生,要好好招呼,若有半点差错,拿你是问。我叫伙房炒两个菜,喝点酒,算是对你们的招待了。”我看了看,一盘黑木耳,一盘大白菜,一盘豆腐,还有一盘野猪肉丝,因为太累,也不想吃,我站起来环视了一下厨房,一张席那么大的案面桌,一口大水缸,不知从哪引来的泉水正往水缸里流着,水缸外面是一堆萝卜、土豆,还有他们自己种的卷心菜。锅底膛架着两根檀条粗的木柴,被灰埋着,冒出丝丝青烟。怪不得,每天回来都有火烤,都有热水,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能给我们炒四个菜,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回去睡了。

记得上玉皇顶,我们是凌晨4点钟打着电灯出发的。玉皇顶海拔2216米,爬上去浑身是汗,待到山顶冷风一吹,周身冰凉,我们挤在一起看日出,看云海,看白云飞从我们脚下飘过。为了看“天桥”,我们爬上白云山,好不容易找到天桥,老翟抢先一步踏上去,天桥早已腐烂,哗哗啦啦木料一下子坠入山谷,要不是他手脚麻利,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几个工人砍了四棵松树,架了新天桥,我们才手拉手走了过去,当时只是一个笑话,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黑云山不知多少年没人上过,我和老翟硬是爬上去了,到处寻找黑云洞,也没找到,后来,才知道黑云洞在半山腰的悬崖上,那是神仙去的地方,我们是凡夫俗子根本到不了。黑云山顶的栗树都枯干了,其中有一棵从树根到树梢尽是黑木耳,手一推,它便摔了,我和老翟随便抓几把,就把口袋装满了。下山时见一大片拳菜,密密麻麻全干在地上,颜色都变为黑色,我和老翟又抓了几把……按说木耳、拳菜都是山上的宝贝,谁见了都稀罕。人最忌讳的是贪心,别说是木耳拳菜,就是金子,你拿不下去也是白搭,我们选择了放弃,轻装下山。走到半道,见一条蛇,那蛇兴许是见了我们,抬起头,我看见蛇的头和脖子都变成扁形,口里吐出的芯子,灵活地来回摆动,样子很可怕。老翟捡起木棍要打,我急忙拦住说“各走各的”。经常在山上走的人,不要轻易得罪山上的一切动物。

还有一回,我们去看一座古庙遗址,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是水,就那一块空地,地里长着几根土橛子,一炷香那么高。我问老翟这是啥?他看了看说:“挖!”土很硬,他折了一根树枝,挖了几下,里面露出根来,他说:“你捏住,别让他跑了。”我跪在地上使劲捏住根头,又挖了几下,原来是棵人参,用同样办法又挖几棵。回到住处我们把人参泡在暖水壶内,又把水壶放到床下。晚上,点着蜡写东西,写了一会儿,他把水壶拿出来,倒着喝,苦苦的,有一种清香,我嫌苦,老翟说:“喝吧,这可是好东西。”写写喝喝,一晚上俩人喝了两壶水,往常跑一天,晚上写东西很累,直打瞌睡,这天晚上谁也不说累。隔几天,我们去一次,每次都能弄几根。老翟本来就是个诗人,他写的《采金者》《飘香流密的山村》《盘山路上》等很早就在《奔流》《牡丹》上发表。嵩县第一次文代会,我俩同时当选嵩县文联名誉副主席,他会编剧,又会唱戏,县里组织篮球队他当教练,籃球比赛他当裁判,为人正直豪爽,做事认真负责,这次在白云山住了个把月,空气清爽,环境幽美,不受干扰,吃的粗茶淡饭,喝的甘洌清泉,如今又有人参茶喝着更是诗兴大发。每天说说唱唱,看看写写,待我们下山时,他写了本诗集《爱的心声》,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也编了一本《白云山传奇故事》,因为觉得是小玩艺,没敢惊动别人,只叫我儿子写了个序,就在本县印刷,厂长见了说:“你这本书有人看,好卖!”一下子印了5000册。白云山管理局一次拉走2000册,剩下的县直单位各乡镇都抢光了!

那时,县直单位都争着来白云山盖小木屋,支援景区建设。我有个表弟媳在教育局工作,她一上山就对我说:“章哥,你得请客。你又添了个大胖孙子!”她看到我只是笑,就着急地说:“真的,您儿媳妇产的那天,我一直陪着,把孩子包起来,真的!是个小子。”没有比这个消息更让人高兴的了!我给她砸了一包松籽,刨了两棵人参,还把木耳、拳菜全部送给了她。

白云山的山山水水、坡坡岭岭、沟沟岔岔、洞洞穴穴都跑遍了,我和老翟一块整理出《人间仙境——洛阳白云山自然风景嵩县五马寺国家森林公园系列景观》,请河南电视台拍成电视片,作宣传推广用。到此工作告一段落,不久旅游局和文化局合并,成立文化旅游局,老翟被提拨为副局长,他对我说:“你也来吧!咱们一块干。”我笑了笑对他说:“不啦!我还是回去编县志吧!”

行文至此应该结束了,可这事以后,王莽寨林场要开发天池山,林场车开到门口,我只好又和林业局局长黄智跃到天池山考察几天。木札岭景区搞开发,我又和郭大矛、李文阁共上木札岭,这两个景区考察后,我都给人家写基础性的解说词。时隔数年,我也没想到我儿子当了旅游局长。2012年刚过完春节,儿子回家说他从广电局长调任旅游局长,第一站要去白云山调研,我只对他说,嵩县旅游开发太不容易了。不承想由于嵩县实施对全国游客免门票政策,当年的10月14日傍晚,白云山发生了上千游客滞留事件,危急关头,儿子在山上第一时间发微博公布自己的电话号码,经过努力化险为夷,他还因此获得“2012年度全国旅游十大风云人物”,我一直认为这是他份内的事。

如今的白云山已是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还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今非昔比,盛名远扬,“高楼万丈平地起”“万事开头难”,我作为一个嵩县人,一个嵩县老人,我觉得我对白云山的开发建设作出的一点贡献还是值得的。

猜你喜欢
白云山老梁司机
画与理
画与理
小城故事
非遗视野下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老司机
完美无缺
老梁中套
完美无缺
凭什么
广州·白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