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2020-08-02 10:57吴浮平
时代报告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惠兄妹上门

吴浮平

母亲的坟拢好后,前来吊孝的、帮忙的人像天上的云一样散了。送走母亲后,老大青山回家料理家里的一摊子事;老三翠英可能因悲伤过度惊动了胎气,由嫂子小惠和婆家人陪同去医院检查;老二青松独自一个人跪在母亲的坟头喃喃自语:“母亲活着不能端茶送水,病了不能床前伺候,死了不能风光下葬,要儿何用?……”母亲生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青松眼前浮现……

欲哭无泪

母亲三十出头就守寡了。那时正赶上改革开放,父亲在十里八村算得上小能人,今天贩只羊明天倒头牛,后来买辆三轮车跑运输,什么挣钱就拉什么。那年,春节将至,市场上肉类价格飞涨,而父亲作为一个穆斯林经受不了高额运费的诱惑,为肉贩子往二百里外的驿都贩运黑牲口(猪)。一路上风雪交加,到了驿都,父亲又冻又饿,好心的肉贩子拿瓶酒让父亲喝了暖身子并安排住下。可父亲为了照顾家,为了招揽明天的生意,连夜返回。途中出了车祸,等母亲赶到医院,父亲已躺在医院的太平间里。

母亲像变了个人似的。一声没哭和亲戚一起把父亲的尸体运回来,只是给父亲擦洗净身的时候,母亲一边擦洗一边骂:“‘天杀的!遭报应吧?啥钱都敢挣,还挣不?挣到头了吧!……”

办完父亲的丧事,母亲一下晕倒。青山吓得哇哇大哭,亲邻手忙脚乱又是叫喊又是掐人中,母亲长长地“哼”一声又晕过去。待医生检查后,说是母亲伤心劳累过度造成的,没有什么大碍,要好好静养。母亲这一晕整整晕了一天一夜。据母亲后来说,那一天一夜她去找“主”理论,“主”说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道不可废。然后又去找父亲问个究竟,一言不合与父亲打了起来,被父亲打了回来,母亲说得神乎其神,众人听了半信半疑。那年虽说父亲走了,母亲却也强撑着把年过去。

含辛茹苦

日子过得像树叶一样稠。

母亲拉扯着兄妹三人里里外外、场上田里,日子过得真不容易。左邻右舍虽然经常帮忙可也不是长久之计,纷纷劝母亲为了仨兄妹,为了这个家,也为了自己,招个上门女婿。开始,母亲说容她想一想,后来说等一等,最后说以后再说吧。可是,为了青山的婚事母亲改变了不招上门女婿的初衷。

到了青山结婚的年龄,母亲托尽关系,说尽好话请媒婆为青山提亲。可是,谁家的姑娘愿意嫁进一个缺了顶梁柱的家庭呢?后来,一个刚死了妻子的邻村男人愿意带着一个十八九岁名叫小惠的姑娘做上门女婿。母亲听说后把自己关进房间,任凭仨兄妹如何喊叫,邻居如何劝说,母亲就是不开门。可是谁能体谅母亲的苦处呢?“招个上门女婿固然好,既为母亲分担解忧,又能不花钱娶进一个儿媳妇,可是世俗咋看?仨兄妹咋想?尤其是青山,会不会有人说为娶媳妇,青山拿母亲换亲呢?若是这样青山还咋做人,人前人后还咋抬起头挺直腰吗?若是不招上门女婿,人家姑娘能来吗?自己能眼睁睁看着青山打光棍拉寡汉吗?”当母亲打开房门走出来时仨兄妹和众亲邻一下子愣住了:怎么一夜之间母亲竟变成一个白发满头的老太婆?那年母亲还不到50岁。

决定招上门女婿后,母亲挑了个吉日,一家人打扮一新在媒婆的陪同下迎接上门女婿和儿媳妇。谁知上门女婿一见母亲老态龙钟的模样惊得目瞪口呆,栽倒在地。大家赶紧把他送到镇卫生院抢救,最后还是因突发性心脏病不治身亡,只是临终留下遗言:“他婶子,你我今生有缘无份,注定只能做亲家不能做夫妻,小惠是个苦孩子,交给你了……”

人活一张脸

小惠的命真苦。爹娘死了,按说嫁到了婆家该转运了,谁知得个输卵管堵塞的怪病。一家人逢庙就进,遇佛就拜。小诊所、大医院能去的都去,洋办法、土方子能用的都用,小惠总算怀上了,可偏偏生了个丫头!虽说女孩也是传后,但能给小惠的婆家和娘家传后吗?小惠好不容易治好不育症,能不想要一个真正传后的吗?于是小惠夫妻也加入“超生游击队”。被牵连的亲属邻居纷纷跑来质问母亲。母亲一边打自己的脸一边说:“请乡亲们放心,我杨槐花虽是女流之辈,也是吐口唾沫砸个坑的人,决不能因俺家的事让乡亲们受连累!”说完径直上村委跑乡镇,一去就是三天,总算把问题解决了。之后,母亲亲自上房揭瓦,抽檩,扒砖头,拆房子。

翠英在下边大哭:“娘!房子扒掉我们住哪?”

“别哭,翠英!娘的老脸都舍了还有啥舍不得……”

十指连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翠英也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隔三差五地有媒婆上门提亲,为了翠英婚事,母亲召开了家庭会议。

老大说:“娘,咱就跟着时代走,现在的聘礼是‘三金三子,咱也不能委屈了翠英。”

所谓“三金”:金耳环、金项链、金镯子;“三子”:就是房子、车子、票子。

“老大真这么想?”母亲问。

“也不全是,要是翠英能找个好婆家,我和老二担子也轻一些,娘以后的吃、喝、用也省事些……”

“老二呢?”

“娘,我在咱家花钱最多,添累最多,贡献最少,哪有说话的份?”

为了老二上学,母亲要过饭,扫过大街,捡过破烂,卖过葱蒜。老二出车祸那年,俩夫妻一傷一死,母亲在家料理丧事;老大负责筹钱,为了筹钱老大夫妻俩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翠英负责在医院照看老二,却在医院一次次卖血,才保住了老二的一条命和一条腿。现在残疾的青松一人拉扯一对龙凤胎,又还着房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本来开会是商量翠英婚事的,谁知却开成了忆苦会,一家人泪水汪汪。

“老二也别自责,你命中该有此一劫,娘是过来人,老辈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在咱家读书最多,在全村文凭最高,会有发迹的一天,今天商量翠英婚事,翠英也说说。”

“娘,咱家经历的风风雨雨和坎坷太多了,每一件事都惊天动地,女儿只想找一个本分人家安安稳稳过日子。”翠英淡淡地说。

“儿孙自有儿孙福,”母亲一声长叹,“翠英的婚事就按翠英的意思办,娘也老了,以后也管不了那么多,你们仨兄妹都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十指连心、儿女连心。过好了,娘心里高兴;过不好,娘心中牵挂。至于娘生老病养的事,走着说着……”

阴阳两隔

母亲患了肺气肿病,平常药陪着。这一次病得不轻,等老大老二赶回来母亲已经卧床几天了。可是一见到老大老二他们,母亲眼睛又亮了,仿佛病一下子就好了,说什么也不肯去医院治疗,并说自己是长秧子病,死不了,再说今年才68岁,距73岁旬头还早呢。仨兄妹无奈,只好请乡村医生开药打针输液。白天母亲让他们扶自己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问老大老二在外的状况;夜晚就靠在床头说一些家长里短,或者算一算翠英分娩的时间。

一天,母亲指着院里的一棵杨槐树说:“那是当年我嫁到姚家时,‘天杀的栽下的,说什么是爱情见证,现在树都这么粗了,见证个鬼!”从母亲的叙述中兄妹知道父母那个时代是自由恋爱的。母亲还要他们去父亲的亲戚家走一走,免得长时间不走动亲戚生分。老大老二他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备好礼品去看望远亲近邻。

那天,母亲的精神很好,又有翠英和她婆婆照看,哥俩决定看望几门远亲,走时天气晴朗,夜里下场春雨,翠英因为行动不便委托婆婆照看母亲,母亲又以翠英待产为由让婆婆回去照看翠英。

谁知那夜,母子竟成永别。母亲除留给仨兄妹无尽的悔恨,还留下是自然死亡还是服药自杀之谜。据翠英说,母亲要医生除开哮喘的药还开止疼镇定的药,也许母亲自知大限已至,不愿连累仨兄妹……

母亲的后事

母亲走了。母亲的后事咋办?老大请来村长、阿訇、管事和左邻右舍,大家商议:一是先选择墓地,二是准备殡葬用品,三是选派打墓坑人员,四是报丧,五是出殡。接着分工:老大陪村长、管事一同到邻村邓家协调墓地;老二腿脚不便,负责接待前来吊孝的宾客;翠英、小惠负责守灵;“左邻”负责采办丧葬用品;“右舍”负责来客吃喝安排等,然后分头准备。

老二接待吊孝的有男有女,尤其是女客高一声低一声哭诉母亲的不幸,开始是老二劝慰女客,后来反成了女客劝慰老二,老二想到母亲不幸的一生,不觉悲从中来,号啕大哭,身子匍匐在地上,头磕得咚咚响,众人都劝不着,还是翠英说:“哥,就知道哭,都什么时候了,不知道大哥他们协调墓地成不?”老二心里“咯噔”一下,是啊!大哥他们怎么到现在都没回来?众人的心一下子悬起来!

不错,二轮土地政策确权土地权限30年不变,邓家让埋亡人那是人家有情有义,不让埋也是天经地义……

老大他们午饭过后才回来,听管事的讲后,大家一颗颗悬着的心总算放回肚里。

母亲的墓地确定后,一切按照穆斯林传统葬礼进行:首先是“开经”“传经”,然后出殯。女眷送到村口,男宾送到墓地。在墓地至亲跟随阿訇再次唱诵《古兰经》。再次对母亲祈祷后,送行的人帮助拢母亲的坟。

欲孝不能

一切结束后,人们都走了。

老二独自一个人跪在母亲的坟上,久久地,久久地,突然大声痛哭:“爹!娘!我对不起你们!我不能给爹送终,不能给娘尽孝,我不孝,我无用……”

哭声在天地间久久回荡。哭声震碎了浮云,震撼了大地,震痛了行人的耳廓……

猜你喜欢
小惠兄妹上门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慢热兄妹
您的脸像水蜜桃
脸盲
外卖与快递
小惠的心事
面对无孔不入的上门推销,我们已经尽力了
山羊兄妹交朋友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