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证研究

2020-08-02 06:27徐泽恒
兰台内外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科

徐泽恒

摘 要:我国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不忘重视人才培养,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双一流”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发展的契机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地方各大高校的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信息资源的集散地,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的学科建设面临着巨大变革。对此,我们展开分析和讨论,明确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关系,重视“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的必要性,同时能够发现其中地方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最终找到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思路。希望能够帮助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加强学科建设特色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教育事业建设,2015 年 10 月 24 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和明确目标。“双一流”建设方案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迈向高水平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双一流”的带动和推动之下,我国各大高校及其图书馆学科服务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化,旨在能够为高校教学发展学科教育质量提供保障。同时推动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实施和进步,进行特色教学,利用先进的网络媒体进一步发展教育,深化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双一流”战略的有效性和积极作用。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关系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由此我们发现了地方高校中图书馆的重要性,也就是一流图书馆与一流高等学府的适配性。

很多时候,一所大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它所建设的图书馆看出,因此,一所高水平的高校需要高质量的图书馆。回首我国教育发展长河,我们曾提出过“211工程”和“ 985工程”,并且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和发展。随着“双一流”工程的提出,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加强本校学科优势和特色,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一便利条件进行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科教学思路创新。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柱,地方高校图书馆更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资源,完善信息服务,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与此同时,学校“双一流”建设又是图书馆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推动力。完善优质学科发展模式,形成属于自身学科优势也为建设一流学校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目标,也更好地为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使得图书馆也得到了学校的重视。总而言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成就。

二、“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的必要性

图书馆可以说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双一流”工程的迅猛发展,各大高校也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研究如何服务于“双一流”高校建设,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如何促进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虽然都在随着“双一流”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自学校的建设,但是部分地方高校并不属于重点培养对象,也不能和重点高校的资源相比较,这也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增强学科服务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一流学科成就一流学府,一流学科的学科水平名列前茅能够为其所在的一流大学带来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也能够为学校发展、图书馆转型带来动力和资金、技术等支持。因此,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证研究对于地方高校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既往发展来看,绝大部分的读者用户会认为现在的图书馆仅仅是一个包括众多书籍资源以及部分信息的收集地,没有认识到现阶段图书馆真正的价值所在,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对于学校发展的作用。现在全球都处于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资源爆炸式涌现和增长,这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地方高校的图书馆中,服务创新过程中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就有可能与时代脱节,也更不可能加强现代化学科教学建设以及为国家培养人才。与此同时,随着“双一流”建设不断强化,“双一流”建设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也对地方高校及其图书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保障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问题,除了一些必备的图书情报知识外,必须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能够保证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中贡献力量,而且地方高校大多属于综合性院校,在追求“双一流”标准的过程中会有因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而出现人力、物力、财力短缺的状况,从而导致学科建设不足以达到应有的标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确保各地方高校能够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进行任务调整,实现“双一流”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明确发展目标和办馆思路,整肃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连同学校共同构建具有特色的学科教学。

四、“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思路

1.明确图书馆发展思路

“双一流”背景之下,我国各大高等院校进行相应学科建设的发展与完善,提高学科建设发展质量。但对比之下,一些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双一流”发展建设的要求,因此更要紧密结合区域优势和发展特色,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变化进行创新发展,突出自身学科发展优势,形成自身发展特色。在此过程中,尤其要从学科建设入手,加强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完善和及时补充,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为学科建设提供保障,加强學科服务建设。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地方高校图书馆一定要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和优势条件开展不同的个性化服务,同时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项目提供更多有效的数据支持和信息辅助。

2.学科服务创新发展建设

“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发展需要得到重视和转变。了解当前学科服务发展现状,找寻其中问题所在,看清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进行学科服务创新。加强学科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光重视师资力量和学生素质,也要保证馆员的自身素质和水平符合发展要求,保证科学合理的岗前培训,制定有效的选拔、奖惩制度,保证选拔上来的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素养、较强的实践水平以及熟悉计算机操作等能力。同时要能够根据学科发展情况进行学科服务模式探讨,加强服务工作力度,能够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保证,创新学科服务模式。

3.及时优化文献资源结构

“双一流”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及时优化、更新文献资源结构,完善信息资源保留程度和全面性。现阶段,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受阻,一些图书馆文献资料不能做到全覆蓋,甚至其存储可能和师生所需存在一定错位,因此,必须结合学校现实发展状况,从宏观角度整体考虑图书馆情况,用长远的目光分析图书馆以及学校学科建设,从而帮助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需要多方帮助进行完善,从而构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文献资源结构的完整度也有利于加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同时加强资源与平台建设也有利于在完善学校学科资源的同时提升资源共享力度,促进多方交流,完善学科建设,开展多元服务,加强地方特色馆藏建设,丰富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不断为地方经济政治发展做出贡献,通过一定的地方特色课程进行学习,形成地方优势。

4.创新管理体制,服务“双一流”建设

我们也可以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进行探究,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及时转变管理思路,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途径,更要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创新发展新思路。我们会发现,现在很多地方高校的图书馆没有明确的管理体系,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没有统一的安排部署,就难以提升发展水平,更不可能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较为明确的管理思路能够促进和完善管理体制的构建和改善,通过具有指导能力的领导和思想动力进行发展战略规划,从而提高学科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保护,保护好学科建设相关资源,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科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学科服务以学科资源建设为基础进行提升,能够有效的推动学科资源建设。

5.创新学科服务高效运行机制

当前大多高校仍使用学科服务完成图书馆的实际管理,而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率的不断提升,且用户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高,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便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如学科的馆员与图情教授关系相差悬殊、专业知识储备量不对等、沟通渠道不顺畅等问题较为明显。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结合上述情况,在学校自身政策及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下,不断研究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同时积极学习行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以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的方式开展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该模式的具体落实程序为:一是在不同的学科分馆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充分了解院系的科研计划、课程设置及动态信息等,及时了解学科内教师及学生的具体信息需求,或者结合当前教学、科研项目的具体工作安排,预估下一环节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学科服务的本质性变革,使学科服务作为用户需求的风向标,进一步丰富信息资源渠道,为学科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需充分结合当前用户的信息需求或者预测可能产生的需求,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适配性的馆藏及数字信息资源,将行业的科研动态及时发布于信息平台中,保持信息更新的时效性。三是定期开展信息资源平台的数据更新,同时结合学科科研规划与具体的信息需求,与学院共同打造更有价值的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和高效的信息资源。四是打造顺畅的分馆与院系的信息沟通途径,学科馆员可作为分馆与用户之间沟通的中间桥梁,及时搜集并总结用户对学科服务的意见,并将相关问题总结后上报管理部门,共同研究恰当的解决方案。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对问题的搜集与解决工作,并将相关信息记录于学科案例的信息库中。学科馆员在信息传送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图书馆与对应的院系实施服务创新,结合高校科研项目的设立计划,促进学科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6.嵌入学习环境的学科服务

学习型的用户主要指就读于高校的本科及研究生,以学习环境为载体的学科服务可将信息素养、学习资源与知识导航作为核心内容,邀请行业学者或者图情教授开展专业的知识讲座,在拓展学科知识的同时完成信息的获取,在专业背景下实施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使用户全面熟悉馆藏的设置、资源架构,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核心信息的获取,以此提升信息检索的效率,还可提升相应的评价能力,切实发挥图书馆对人才培养的信息作用。此外图书馆还应作为学习型用户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分享的专业化平台,图书馆可结合需要建立专业化的信息资源库,发挥学科导航功能完成信息获取及进度跟踪等多项服务,同时可尝试结合用户的具体需求和反馈意见进行灵活的板块调整,如新增设置专业课的资料信息板块,从而辅助用户进一步清晰掌握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深度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更具有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还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设练习区,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习题进行测试,在锻炼知识应用熟练程度的同时也能完成自我检测。此外,学科馆员还需与教师形成联动作用,在搭建完善的信息资源架构时,要充分考虑学科教师的想法,结合课程的具体教学目的、进度安排来优化导航系统,协助学科服务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最后,还需充分结合学科的科研项目规划,向用户提供更具有特色的学科服务内容,以此作为推进学科科研与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地方高校在不断尝试和发展中取得进步,努力发展自身特色,提高自身水平。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紧紧抓住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心思想和“双一流”建设的首要目标,不断转换发展思路,明确办馆理念。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拓展和深化学科服务。目前,学科服务仍处于各个地方高校图书馆摸索阶段,仍需要应对一些挑战,要及时优化文献资源结构,创新图书馆管理体制,加快学科服务创新发展,更需要获得更多的政策、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科建设,创新学科服务模式,帮助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不断获得进步,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娟娟.“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精准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

[2]黄 娜,谭 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构建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19

[3]赵雪岩.“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

[4]马 蕾,储冬红,范昆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路径研究[J].图书馆界,2019

[5]刘 华,丁 东."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策略——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9

[6]杨 曼."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以粤西高校图书馆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