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2020-08-03 02:05李侠李梦云
时代金融 2020年17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议

李侠 李梦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与技术水平的进步,中国经济整体发展迅猛,各个经济指标项目完成度可观。在经济进步的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也愈发明显,其中,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落后的问题也愈发突出,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中找到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措施是促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 人才 资金 基础设施 建议

一、引言

虽然中国整体的经济水平实力已显著提高,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金融发展迅速且多元,但是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中,农村经济占比已从1978年的82.1%降至2018年的40.4%,在经济整体发展迅猛的前提下,农村经济占比几乎呈跳崖式下降。

二、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

推动或制约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多个方面,除了众所周知的劳动力缺乏影响因素外,其他主要的影响原因还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以及缺乏促经济发展的资金资源等。

(一)农村劳动力相对缺乏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比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59.58%。中国目前主要的商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繁华的都市,相对可观的工资以及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在城市就业甚至安家,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农村生产力越来越缺乏的局面。在非特殊时间,大部分农村居住人口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此条件小,不用说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甚至很多农耕活动都无法进行。所有的经济生产都离不开人的作用。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立不足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交通物流行业运行相对完善的条件下,很多企业及行业间的业务往来都需要依靠这些基础设施。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力量不足,很多依靠基础设施的商业行为无法进行。例如远程监控加工操作、银行清算业务的进行以及货物的及时加工处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带来很多风险隐患,如银行利率的波动或者商品的时令性要求等。在风险潜在威胁性大、收益不能保证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考虑在农村发展经济,进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三)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经济的不发达,义务教育普及的欠缺,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相对落后,很多家庭并不会供养他们的子女上学,使很多农村孩子享受不了受教育的权利。即使有些开明的家长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受到应有的教育,但是教育条件的落后以及教育资源的短缺,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幸运的条件下,部分孩子最终能够脱颖而出、出人头地,但是他们很少会选择留在家乡,因为家乡对他们来说太过贫瘠,甚至某些方面太“荒芜”,没有他们所需要的发展的机会。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以及优秀的管理组织者,而由于农村本身的某些特质,使其很难具备这些重要要素。

(四)农村资金相对缺乏

在商业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公司以及一个行业的运行都少不了资金,资金是促进企业发展的血液。而农村,缺乏劳动力与人才,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缺乏必需的销售市场。任何投资商都是作为经济人存在的,他们经营的目的就是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农村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投资追求,所以很多外来资金不愿意进入农村发展领域,而农村那些仅有的资金要么被储存,要么向外投资。没有资金的支持,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农村资金的缺乏不仅不能带来产业的聚集效应,甚至可能会造成农村经济的萎缩发展。

三、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造成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在这些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缓慢、不均匀的现象。要促进其经济正常平稳发展,就需要从制约其发展的方面着手,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

(一)政府通过建立农村劳动力协调保留机制,保证农村劳动不外流

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进一步提高生活的质量。政府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设立相关的人员协调保留机制。鼓励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工厂上班工作,对于愿意留乡工作的人员,给予他们相应的政府补贴,如降低或减免税负,提供免额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其他相关的医疗保险类费用也由政府承担等。通过这些政府承担费用的福利发放行为,留住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乡工作,让已存在的农村乡镇型工厂能够运行下去。长此以往,农村经济发展的商业链区段会慢慢连接在一起,形成相对完善的农村经济市场。

(二)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力量

政府应该重视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方面的执行,深刻贯彻“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了解并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为有效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力量,政府采取措施时,应该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做到专款专用,在量上得到保证的同时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率。政府在充分了解基础设施薄弱点的同时将拨款资金做到合理分配,保证“补漏补缺”,为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做充分准备。充分关注企业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保障,尽量为他们解决类似的问题与需求,借他们的力量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的同时引进技术与管理人才

技术与管理人才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指挥者,是促进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人才是必须要具备的。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普及度,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提高当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改變他们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让他们在学有所成时愿意为家乡做贡献,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同时,政府在对学生进行义务教育普及推广的同时,可以设立专门机构培养农民的相关技术,让他们能够有一技之长。另一方面,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应对未来人才缺失的情况,而在农村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情况下,当前引进技术与管理人才才是解决这一问题了有效手段。

(四)建立并完善农村的金融信用体系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方面的需求,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的职能,尽可能调动企业、有关金融机构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的资金,并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信贷体系,做到借贷信息透明化,鼓励大、中、小额贷款金额,让借贷双方敢借敢贷。通过这方面资金的调动,解决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短缺的困境,促进资金的流动活性,以资金带动资金的良性升值,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农村经济作为中国整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就需要解决,不能让中国经济这个大木桶有任何短板。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较于改革开放时确实进步许多,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比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很是逊色。影响农村经济相对低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劳动力与资金的缺乏,整体素质不高以及基础设施力量薄弱,为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应该从这些影响因素方面入手,建立有针对性的相关措施,以此来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红.浅析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9(8):117-117.

[2]李蕊,张泽凡.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及策略研究[J].纳税,2020(6):198-198.

[3]孟玲.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潜能[J].纳税,2020(4):149-149.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议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