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博弈的社会资本中信任对偿贷行为的研究

2020-08-03 02:05魏凯
时代金融 2020年17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信任

魏凯

摘要: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偿贷行为的发生往往与社会资本的重要程度密切相关,本文研究内容为借助BELAB平台对不同关系所带来的彼此信任程度对偿贷行为的研究,对三组关系亲密程度不同的人进行重复信任博弈实验,分析出由于关系程度不同,所带来的实验者之间的信任程度是不同的,由此以实验中响应者归还提议者金额次数为指标,模仿在现实生活中的借贷行为,来判断在现实中的借贷行为是否会发生正常偿还,由此来判断是否具有信用,并对偿贷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资本  信任  信任博弈  偿贷行为

一、引言

“社会资本”虽然没有准确且唯一的定义概念,但在基本内涵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表现为信任、行动达成的共识、社会行为道德或是社会网络、权威和规范等方面,区别于人力资本、经济资本,是指包括群体、社会或者个人、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体们,他们之间的一种相互紧密连接的状态,以及该状态的特征。

人际网络的核心是信任,它存在于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之中,因此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为了降低人们面临决策时的对事物不确定性的风险程度,减少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信任往往在协调社会和人与人之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研究信任水平和可信任水平,伯格在1995年设计出了一个完整的信任博弈实验,它的出现,为研究社会与经济的课题提供了选择。本文就是基于BELAB中的信任博弈进行研究的。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介绍

本文信任博弈实验下,选取三组不同关系程度的人群,为亲人、朋友、陌生人,每组8人,共24人。所有被试者均为右利手,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没有精神病史。依据被试者在博弈任务中的最终收益,实验结束后给予按投资情况实际操作结果来得到相应报酬,用这种方法来使被试者有赚取更多钱财的动机。

重复博弈指基本博弈重复进行构成的博弈过程。在实验中,虽然过程是机械的重复做着设定好的基本博弈,但每一轮的结果会对下一轮的决策产生被试者的主观反映,因此会影响重复博弈过程不同阶段的行为。市场偿贷行为就是一个例子,当投资者给响应者进行投资后,响应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3倍的报酬,其对于自身社会资本的重要程度进行还给投资者的金额的抉择,其行为是否大于投资者金额视为是否有信用的。

(二)实验参数

实验中,参与者将每两人一对,一人为提议者,一人为响应者。在每轮开始前,提议者会获得一定数量的资金。提议者投资。提议者先决策,需要决定:将多少金额投资给响应者。机会收益。提议者未投给响应者的金额将获得机会收益。

响应者返回。响应者在获得提议者投资的金额后,将会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它将是投资本金的若干倍(倍数在0~N之间)。响应者需要决定,返回多少金额给提议者(包括本金)。示例:A为提议者,B为响应者,放大倍数为2,初始资金为10。A将其中的6元投资给B,B将获得:6*2=12的总金额。B决定返回8给A。则本轮A的收益为:10-6+8+(10-6)*0=12,净收益为12-10=2。B的收益为:6*2-8=4。实验具体参数见表1。

(三)实验步骤、信息反馈和受试者情况

为在实验过程中,对一些其他因素的控制是保证为了真实准确的反映被试人员的在每个阶段进行博弈的决策中所获得的数据,比如匿名性、报酬的真实性、抽样的随机性以及信息交流等因素。因此,本文在实验过程中对三个因素进行了控制,分别为:匿名性控制、独立性控制、信息交流,见表2。

每一回合开始前,提议者将获得10点的初始资金,提议者进行选择,决定交给响应者多少金额,交出的金额将变成三倍到响应者的手里,并由响应者者决定双方如何分配其所得点数,若返还金额大于提议者投资金额,视为有信用的,否则视为没有的,当前回合游戏结束日双方获得相应的点数。

三组不同关系的人分开成三次实验,当前信任博弈采用重复性匿名互动方式进行,即每一回合的互动对象均是同一个体。被试进入网络实验室后,实验者向其详细介绍信任博弈的规则。实验结果有平台生成后保存,进行下一步处理。

三、信任如何影响偿贷行为的分析

(一)信任博弈实验

实验结果为三组信任博弈实验的匯总数据。其中亲疏程度中1是代表陌生人,2代表朋友,3代表亲人;角色分为提议者和响应者两种;投资/返回是指每轮提议者和响应者的决定金额,本轮收益为本轮剩余金额即为收益;每种关系选择8人分为四组,分为三轮进行。

通过重复信任博弈实验,观察得到表3,为各组实验人员的关系程度,表示的是响应者归还金额超过提议者的金额的轮次数目。我们视归还金额大于提议者投资金额为有信用的行为,因此对数据进行建模,希望找到偿贷行为的发生与信任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回归过程及结果

本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中的对数线性模型,设y服从参数的泊松分布,则采用对数联结函数,即这个广义线性模型称为泊松对数线性模型。运用R软件进行建模。可以得到相关输出值,于是得到不饱和回归模型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x的系数为0.8341,所以符合,其P值为0.0205,所以变量显著,模型在为“最优”回归方程。

通过对模型公式(1)的观察,说明不同关系程度的响应者和提议者之间所带来的信任对响应者归还金额超过提议者的金额的轮次数目有重要影响。不同关系程度的回归系数是0.8341,表明保持其他常量不变时,关系程度增加一岁,响应者归还金额超过提议者的金额的轮次数目的对数均值将相应的增加0.8341。在因变量的初始尺度上解释回归系数比较容易,将其进行指数化,保持其他预测值不变,关系程度增加一个等级,响应者归还金额超过提议者的金额的轮次数目将乘以2.302,亲人之间产生的信任程度最高,其在实验过程中偿贷行为反应最佳;陌生人之间产生的信任程度最差,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偿贷行为反应最不佳。

接下来对模型进行回归诊断。图一给出四个回归诊断图:(1)残差-拟合图(2)正态Q-Q图(3)大小-位置图(4)残差-杠杆图。从这四个图可以看出,残差-拟合图基本上呈随机分布模式;正态Q-Q图中的点基本落在直线上,表明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大小-位置图和残差-拟合图以小组的形式存在围绕中心不远。通过程序的运行,得到12个样本的诊断统计量的值,分别为DFBETAS,DFFITS,协方差比,库克距离,帽子阵的值。通过观察,并没有发现影响点的存在,不需要剔除样本。

四、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因素对人们获得正规信贷的作用很明显,但是很多人都面临着信贷约束,主要原因在于手续麻烦、利率太高、缺少抵押品、还有未还贷款等方面。在人们收入暂时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的背景下,从社会资本入手,发挥群体社会资本的作用,是解决偿贷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Knack,S.and Keefer,P.“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A Cross- Country Investig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Finance,1997,52,pp.1311-1150.

[2]张蔚,张振,高宇,等.经济决策中人际信任博弈的理论模型与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1):1780-1791.

[3]李彬,史宇鹏,刘彦兵.外部风险与社会信任:来自信任博弈实验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5(4):146.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信任
关于信任:最重要的十件往事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信任
因为信任 所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