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地区魏晋墓壁画砖艺术特征研究

2020-08-04 05:21马军强
丝绸之路 2020年1期
关键词:勾勒魏晋壁画

马军强

(肃州区博物馆,甘肃 酒泉 735000)

壁画砖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古代人多将其用于墓室、祠堂、宫室庙宇之类的建筑中作为装饰画面。壁画砖艺术作为中国古代民间美术艺术的一枝奇葩,从战国晚期开始至宋元时期已持续开放了十几个世纪。魏晋时代社会政局变化异常、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酒泉地区位于河西走廊地带,远离战火烽烟,人民安居乐业。同时,酒泉一带因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的丰沛浇灌,农业极具发达,酒泉政治和经济达到了鼎盛期,生活资料的相对富足使得人们对死后生存的世界充满遐想。因此,酒泉地区墓葬装饰艺术特别是魏晋时期的壁画砖数量众多,内容源于生活极具丰富,画面简洁传神,反映的内涵和意境深邃易懂。

图1 采桑图壁画砖

图2丝束图壁画砖

图3 采帛机图壁画砖

图4 侍女开箱图壁画砖砖

一、表现魏晋时期百姓生产劳作的壁画砖艺术

酒泉地区魏晋墓出土了大量魏晋时期百姓生产劳作的壁画砖,画面上较为完整地绘制出百姓衣食住行所需物品的生产过程场面,涵盖采桑、丝织、酿酒酿醋、冶铁、农耕等多个领域,反映出魏晋时期手工业的成熟发展和百姓以家庭作坊供给为主的时代特色。

采桑图壁画砖:(见图1),砖面以白色饰底、以红黑色彩绘,画面中间有一高大的桑树,左右两边各绘有一名一手提篮子、一手采桑叶的女子;丝束图壁画砖(见图2),砖面上彩绘了四串丝束,丝束呈“∞”型,两端有细细的绳结,且存放方式与中原地区一致;采帛机图壁画砖(见图3),砖面以白粉绘底,砖面上以较粗丹砂简略地彩绘出一张四脚曲腿几案,几案上面以墨线勾勒出四个施红和两个施淡墨的八个圆形涡状图案,左下方墨书“采帛”、“机”两行题款,表现出将不同色彩丝帛卷放置在长几上的情景;侍女开箱图壁画砖(见图4),砖面绘有一高束发髻、面颊饰红的侍女,一手开箱盖,一手从箱子中拿取衣物的情景。通过采桑、丝束、长几、衣物的彩绘艺术,勾勒出魏晋时期酒泉地区种桑养蚕业、制丝丝织业、存放流通业的成熟发展,让现代人直观感受到魏晋时期百姓丝织品的生产劳作情境。耕地图壁画砖(见图5),砖面绘有二牛抬杠架直辕犁在前,一男子头戴冠、身穿长服、左手持鞭、右手扶犁在后面驱赶,男子身后有一栖息鸟儿的高树,似乎受到鞭子声的惊吓,两只鸟儿一前一后惊慌飞走,留着一只小鸟在树梢上惊望;宰羊图壁画砖(见图 6),砖面绘有一只羊被倒着悬吊在两根木桩之间,一屠夫双袖高挽、右手持刀刺向羊的前胸部、左手紧握羊后蹄,羊血顺势流进下置的血盆里;厨房人物图壁画砖(见图7),砖面左侧绘有一在厨房内忙碌的女子,她站在门口、双手指向右侧几案、似乎在向对面的人介绍几案上的物品。室内地上绘有三足圆案和四足方案各三张,一张大几案上堆放着六个炊具或器皿,墙上左边挂着炊具、右边吊着三股叉。三幅壁画砖画作运笔简练流畅、疏密有致、线条自然舒展,表现了魏晋时期酒泉地区百姓农耕、屠宰、餐饮技术的先进,充满浓郁的真实生产劳作的生活情趣。

图5 耕地图壁画砖

图6 宰羊图壁画砖

图7 厨房人物图壁画砖

二、表现魏晋时期百姓日常生活的壁画砖艺术

图8 坞堡射鸟图壁画砖

图9 宴乐图壁画砖

图10 六博图壁画砖

酒泉地区出土的壁画砖中有很多描绘百姓闲暇娱乐、舞乐百戏等百姓日常生活的场景。坞堡射鸟图壁画砖(见图8),砖面以朱红色勾勒。边框,左侧绘有两层建筑的坞堡,正中间有大门,墙上有垛口,右侧有一高树,树顶栖息着两只鸟,一男子在树下拉起弓箭做射鸟状;宴乐图壁画砖(见图9),以砖饰白底,左侧绘有主人夫妇,三位友人面向主人跪坐一圈一同宴饮,正中上方一乐师正在弹奏阮,一男一女两名舞者应声翩翩起舞,中间放置一个三足案,案上放着釜形食器,右下角一侍者正向友人递送食物;六博图壁画砖(见图10),砖面绘有两个头戴冠、身穿交领束腰的男子对坐弈棋的情景,画正中间有一长方形棋盘,盘上摆有棋子和筹,左侧红衣男子一手前伸、一手上举拿旗子,右侧白服男子一手放腰部、一手掌向外翻指向棋盘,似乎在告诉对方尽可大方落子。壁画砖色彩对比强烈,内容鲜明生动,人物栩栩如生,真实记录了魏晋时期百姓文化娱乐和多民族互通互融的场景,反映出魏晋时期百姓生活富足、闲适娱乐的社会面貌,为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图录。

三、表现魏晋时期百姓社会形态的壁画砖艺术

图11 车马出行鸟图壁画砖

图12 帐居图壁画砖

图13 羌女送行图壁画砖

酒泉出土的壁画砖中,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出行图较为常见,主要由骑吏、轺车、出巡、驿使等画面组成,是显示墓主人社会形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车马出行壁画砖(见图11),砖面画上绘有主人乘坐一辆带蓬马车正在出行,主人端坐在车上,驭者随于马的左侧,车后面跟着一位侍从,但此时马似乎受到了惊吓,呈奋蹄飞奔状,主人的神情略露惊恐状,驭者手腕拉紧缰绳,身躯后仰,正在极力让马停下来;帐居图壁画砖(见图12),砖面以墨线勾勒出穹庐结构,用红彩涂饰布或丝织物制作的帐围,帐内绘有一男子和一女侍,男子头戴冠、身穿墨色长服盘坐在榻上,正伸手想接过女侍手里盘中的食物;羌女送行图壁画砖(见图13),画中一男子身穿圆领棉袍,头戴黑帽,骑马奔驰,身后一女子面容凄苦,身穿拖地长袍,身背挎壶,披着头发站立在寒风中,目送男子而去。壁画砖采用了简约精巧的构图方法,直接用墨笔勾勒和色彩点缀出人物、动物和事物的形象,从出土的社会形态壁画砖画面上可以看到魏晋时期百姓服饰和习俗的多民族融合现象,侧面反映出魏晋时期酒泉地区社会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已可窥一斑。

四、表现魏晋时期传统神话故事的壁画砖艺术

图14 伏羲图壁画砖

图15 女娲图壁画砖

图16 西王母图壁画砖

酒泉地区魏晋墓壁画砖虽大多以生产和生活活动为主,描绘主人生前环境的缩影,通过绘画内容炫耀主人生前的地位、财富和享乐,但在出土的壁画砖中还存在绘制主人信仰、精神生活与寄托的神话故事。伏羲图壁画砖(见图14),以砖饰白底,以朱红色勾勒边框,画面绘制传说中的伏羲形象,伏羲人首龙身,一手持攀日轮、一手持规(用于丈量的器具),矩内绘有一只金乌,伏羲周围云气飘逸环生,以示其遨游于浩渺苍穹之间;女娲图壁画砖(见图15),以砖饰白底,以朱红色勾勒边框,画面绘制传说中的女娲形象,女娲人首蛇躯,一手持月、一手持矩(用于木工曲尺),月内绘有一蟾蜍,女娲周围亦是云气飘逸环生,意在浩渺苍穹之间遨游;西王母图壁画砖(见图16),以砖饰白底,以朱红色勾勒边框,画面绘有传说中的西王母形象,身穿朱色长袍,面前立一棵扶桑神树,西王母拱手端坐,云髻高绾,身后瑞云升腾。伏羲和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故事中开天辟地、孕育人类的始祖,西王母在神话故事中被视为西仙之首,掌管着人间与冥界的长生不老,两汉时期他们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原墓葬壁画砖上,多置于墓室穹顶,以示主人追随伏羲女娲升天去理想中“天庭”的愿望。壁画砖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线描笔墨艺术表现手法,直接用简练的墨线勾勒人物形象,用彩绘加以点缀补充,反映出丧葬文化在汉晋时期随着中原人的迁入,已慢慢成为魏晋时期酒泉地区的丧葬习俗。

酒泉地区魏晋墓出土的壁画砖一砖一画,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的在青砖上直接作画,有的先用白色打底后再在砖面作画,内容多以魏晋时代百姓的真实生活和传统神话故事为主,涵盖了当时酒泉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民族、风俗、娱乐和艺术等众多领域,壁画砖通过其砖面绘画内容向现代人们展现出具有时代印记的种种真实场景,其绘画技法成熟,是我国壁画绘画史上的杰作,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和酒泉地区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勾勒魏晋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勾勒立体的古都“脊梁”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壁画上的数学
刺绣:一针一线勾勒中国魅力
用简单线条勾勒一个“王朝”
帮壁画“治病”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