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知觉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8-07 04:57王仕英张理想史天陆
安徽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程视网膜视力

王仕英,张理想,史天陆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a眼科,b药剂科,安徽 合肥23003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1]。研究证实,20%~40%的糖尿病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2]。且随着糖尿病的逐年增长,DR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3],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4],使病人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5]。知觉压力(perceived stress,PS)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的威胁性刺激经过自我认知评价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6]。Wiegner的研究表明,知觉压力通常伴随着抑郁、焦虑的症状增加[7],通过给予减少病人知觉压力的干预,可有效降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8]。本研究探讨DR病人知觉压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降低病人知觉压力及负性情绪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眼科收治的187例DR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及以上;②经眼底血管造影或眼底镜检查确诊为DR的病人;③意识清楚,有基础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本次问卷内容;④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Ⅰ型糖尿病病人;②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害的病人;③有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的病人;④其他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者。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人员自行设计,由病人的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两部分共11项组成,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职业状况、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疾病相关资料包括糖尿病病程、合并症情况、视网膜病变类型、视网膜病变分期、视力状况。

1.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源量表由Schwarzer等人于1981年编制完成,中文版GSES于1995年汉化,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1~4级评分法,总分10~4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中文版的GSES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9]。

1.2.3 知觉压力量表(PSS) 源量表由美国学者Cohen等人[10]编制,用于评估个体近一个月内所感受到的压力水平。本次研究采用杨廷忠2003年修订的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11],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共2个维度(紧张感和失控感)、14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分法,0~4 分分别表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总分范围为0~56分,得分越高说明感知到的压力越大。

1.3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病人住院期间责任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进行临床资料收集,于出院当天采用自我效能问卷及知觉压力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人员采用统一指导语,首先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本次研究目的及意义,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告知病人问卷填写要求,以不记名的病人自填方式为主。对于视力较差的病人,由研究者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式调查。填写完毕当场回收问卷,并查对有无缺漏项。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5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定量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类资料采用例数、率表示。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影响DR病人知觉压力的独立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一般资料本次187例研究对象中,男102例,女85例;年龄(54.66±13.28)岁,年龄范围为28~7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1例,高中及以上46例。糖尿病病程(7.45±2.17)年,病程范围为8月至17年,自我效能水平(24.56±6.85)分,自我效能水平范围为15~36分。视网膜病变类型:非增殖型123例,增殖型64例;视网膜病变分期:Ⅰ~Ⅲ期116例,Ⅳ~Ⅵ期71例。视力状况(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视力以上(视力≥0.3)85例,低视力(0.05≤视力<0.3)77例,盲(视力<0.05,或至无光感)25例。

2.2 DR病人的知觉压力现状187例研究对象的知觉压力总分为(42.83±6.41)分,其中失控感维度总分为(20.67±5.23)分,紧张感维度总分为(22.18±4.45)分。

2.3 DR病人知觉压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DR病人知觉压力总分在视网膜病变分期、视力情况、合并症情况这3个变量上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知觉压力的单因素分析

2.3 DR病人知觉压力相关因素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病程与DR病人知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0.327,P<0.001),自我效能水平与DR病人的知觉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412,P<0.001),年龄与DR病人的知觉压力无显著相关性(r=0.054,P=0.339)。

2.4 DR病人知觉压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以知觉压力总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相关性分析中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变量采用逐步法带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进入和剔除标准为α入=0.05,α出=0.1,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51.256,P<0.001)和较好的拟合优度(R2=0.57,调整后R2=0.55)。糖尿病病程、视网膜病变分期、视力状况及自我效能感水平均是影响病人知觉压力水平的重要因素(P<0.05),见表3。

表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知觉压力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情况

表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知觉压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n=187)

3 讨论

3.1 DR病人知觉压力现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DR病人的知觉压力总分为(42.83±6.41)分,高于赵怀晴等[12]对64例糖尿病病人研究中的知觉压力总分(35.20±4.72)分,提示DR病人的知觉压力高于普通糖尿病病人。知觉压力作为个体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能够反映个体的情绪状态水平[6]。生活中威胁着心理的各种刺激事件都会形成个体的知觉压力,从而导致个体处于紧张和失控的情绪状态[13]。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DR能够引起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及进行性的视力下降,给病人造成重大的心理创伤,使病人产生较强的心理应激和保持较高的知觉压力水平。为此探寻影响DR病人知觉压力的重要因素并依此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病人知觉压力、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状态尤为重要。

3.2 DR病人知觉压力影响因素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病程越长,病人的知觉压力水平越高(P<0.05)。研究表明,病程是糖尿病病人DR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4]。病程长的DR病人因患病时间较长,身体健康水平较差,多已出现肾功能受损、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全身并发症,需要长期控制饮食,长期服药,病情反复且渐重导致躯体的不适感增加,反复就医但疗效欠佳,从而使病人的心理负担及知觉压力水平较高。本次研究还发现,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视力状况能够正向影响病人的知觉压力水平。视力受损病人的自理能力相对受限,自我管理水平较弱[3]。同时视力损害较为严重,眼部症状突出,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5],导致病人的心理压力与负担感较重、知觉压力处于较高水平。朱洁等[16]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是知觉压力的保护因素,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一致。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成功完成某项特定工作的认可程度,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对于事情的发展有较好的控制感,从而有利于在压力和挑战情境下采取更为有效的行动,进而保持较低的知觉压力水平。

3.3对策和建议本研究发现DR病人的知觉压力水平较大,糖尿病病程、视网膜病变分期、视力状况及自我效能感水平均为影响DR病人知觉压力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在DR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依此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针对糖尿病病程较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较高、视力水平较差的DR病人,同时还应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引导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运用合理的应对方式,必要时寻求专业支持。从而有效降低病人的知觉压力水平,帮助病人更好地改善健康状况。

3.4研究局限性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资料来源较为单一,其研究样本的代表性相对不足,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在将来的临床研究中将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期更加全面、准确地探讨DR病人知觉压力情况。

猜你喜欢
病程视网膜视力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保护视力等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视力测试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