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前列地尔注射液引起静脉炎危险因素分析

2020-08-07 04:57张冬燕齐艳霞马培志
安徽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溶媒过敏史静脉炎

张冬燕,齐艳霞,马培志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河南 郑州450003

前列地尔注射液常用于治疗由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引起的肢体溃疡和由微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以及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1]。常见不良反应为静脉炎,即静脉给药后病人出现沿静脉走向红肿、变硬、呈条索状、疼痛明显等临床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影响临床治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该药存在多种说明书外的用法。因此本研究拟对前列地尔注射液除制剂质量之外其他可控的静脉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中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1—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输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发生静脉炎的所有病例共29分作为试验组,收集364例同期输注前列地尔的无静脉炎的住院病人作为对照组。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使用的前列地尔注射液有两种,厂家是北京泰德药业有限公司(凯时)和哈尔滨医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曼新妥)。规格均为10μg∶2毫升∕支。

1.2调查方法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和护理病历系统病人病历资料,获取性别、年龄、体质量、过敏史、溶媒、输液浓度、滴速、是否出现静脉炎等信息。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是否发生静脉炎为因变量,以“1.2”项下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病例概况本研究共纳入病例393例,发生静脉炎例数29例(7.38%),未发生静脉炎例数364例(92.62%)。80例病人既往有过敏史(20.36%),313例无过敏史(79.64%);315例用药剂量符合说明书要求(80.15%),78例用药剂量偏大(19.85%);336例溶媒使用合理,即前列地尔注射液直接静脉注射或溶于1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85.50%),57例将前列地尔注射液溶于100 mL或250 mL溶媒中静脉滴注(14.50%);滴速每分钟20~45滴者82例(20.87%),滴速每分钟46~65滴者311例(79.13%)。试验组与对照组年龄和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年龄及体质量比较∕±s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年龄及体质量比较∕±s

组别对照组试验组t值P值例数364 29年龄∕岁56.55±13.23 59.28±13.49 1.066 0.287体质量∕kg 72.26±12.28 70.83±16.31 0.588 0.557

2.2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过敏史、用药剂量、溶媒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滴速、不同商品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多因素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以病人的过敏史、用药剂量、溶媒体积、滴速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及赋值情况如下:是否发生静脉炎(0:未发生,1:发生),过敏史(0:无,1:有),用药剂量(0:合理,1:超量),溶媒体积(0:合理,1:不合理),滴速(0:20~45滴∕分钟,1:46~65滴∕分钟)。各变量以第一个值作为参考类别,方法采用“Forward:LR”,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滴速对静脉炎发生与否影响不明显(P=0.067),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一致,而病人过敏史、用药剂量、溶媒体积是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测(H-L拟合优度检验)显著性为0.654,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P>0.05)。

表2 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可能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例

表3 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可能危险因素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静脉炎的发生与性别、年龄、体质量、不同商品名的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不同商品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性别、年龄、体质量、不同商品名不是静脉炎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前列地尔注射液引起静脉炎的病例中,男性比例为62.07%,高于女性(37.93%),考虑到抽烟、饮酒、熬夜和其他不良生活习惯的原因,男性患糖尿病并发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故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比例更高,男性病人发生静脉炎的概率高于女性是构成比高造成的,性别并不是危险因素之一。病人年龄为(56.75±13.23)岁,年龄增长伴随着身体各脏器功能减退,中老年病人患病的概率高于青年人,用药的种类相应增加,加上药物代谢减缓,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和程度必然高于其他年龄段[2]。

3.2静脉炎的发生与过敏史、用药剂量、溶媒体积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的过敏史、用药剂量、溶媒体积(输液浓度)是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时:(1)有过敏史的病人的静脉炎风险是无过敏史病人的2.631倍。一般认为既往存在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应要求病人在入院后详细记录过敏史。如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则应该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护。(2)超剂量用药的病人发生静脉炎的风险是正常用药剂量病人的2.526倍。前列地尔注射液说明书规定:成人单次剂量1~2 mL(前列地尔5~10μg),一日一次。本研究中超剂量用药病例的单次剂量为4 mL(前列地尔20μg)。目前并无明确证据表明前列地尔注射液增加用药剂量与其治疗效果正相关,但是却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概率。前列地尔相关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中,也存在超剂量用药的情况[3]。(3)溶媒体积不合理的病人发生静脉炎的风险是溶媒体积合理的病人的4.596倍。前列地尔注射液说明书规定:1~2 mL(前列地尔5~10 μg)+10 mL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缓慢静注,或直接入小壶缓慢静脉滴注。本研究中溶媒体积不合理的病例选择的溶媒体积为100 mL或250 mL。我院内分泌病区使用的前列地尔注射液是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溶媒体积偏大时,包封在脂微球中的前列腺素E1可能破裂并释放,刺激局部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炎性改变,引起静脉炎[4]。此外,溶媒体积偏大,会增加前列地尔的滴注时间,长时间静脉滴注也增加了对血管的刺激性[5]。相关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中,也存在溶媒体积应用不合理的情况[6-7]。

3.3静脉炎的发生与滴速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滴速对静脉炎发生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滴速不是静脉炎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前列地尔注射液的说明书中规定缓慢静注或缓慢静脉滴注,但并未注明特定的滴速。查阅文献发现关于滴速的意见不一:有文献认为输液速度过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会更大。因此建议在开始给药时将滴注速度调整至每分钟15~20滴,30 min后如无不适可以调节至每分钟30~40滴,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8]。另有研究表明,对于快速输注前列地尔的病人,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低[9-11]。张莉等[10]认为,与慢速(20 min内滴注完)滴注相比,加压(5 min内滴注完)滴注可有效降低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考虑原因为前列地尔快速输注时形成与平行于血液且独立分层的液体流,减少了药液对血管内壁的刺激,从而减少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研究表明,前列地尔溶液与血液流速接近时,两者能够迅速混合,减轻PGE1对血管内壁的刺激。

综上,前列地尔注射液的用药剂量、溶媒体积与病人过敏史都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临床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药要求,实时监测病人的用药情况,及时预防、处理发生的不良反应,确保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

本研究的局限性:(1)试验组纳入样本量偏少。(2)文献中关于静脉炎的发生与滴速的关联性尚未形成统一观点,因此仍需要进行更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溶媒过敏史静脉炎
热毒宁注射液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沉默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为子女建立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