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窑沟矿13 号煤层延深施工方案研究

2020-08-07 06:16姚俊彪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车场大巷斜井

姚俊彪

(山西河曲晋神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河曲 036500)

1 概况

磁窑沟矿目前10-2 号煤层已基本回采完毕,11号煤层上距10-2 号煤层2.60~7.75m,平均5.47m,可利用现有的10-2 号煤层开拓系统进行开采,但11 号煤层可采范围及可采储量少,为保证磁窑沟矿正常生产接续,加快13 号煤层延深施工已迫在眉睫。磁窑沟矿13 号煤层初步设计已由设计院完成,但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完全遵照设计影响上水平煤层正常回采。鉴于此,在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需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从而保证工程如期开工建设。

2 13 号煤层水平延深开拓设计

2.1 设计优化思路

根据磁窑沟矿现场生产实际情况,按照充分利用现有井巷工程、减少投资、最大限度不影响上水平收尾的开采原则,在满足施工人员安全、经济的前提条件下,考虑利用现有掘进设备、工艺技术可行、满足配风要求等情况,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组织来减少13 号煤层延深开拓工程量,降低前期不必要资金投入,从而实现安全高效开拓、达到精品工程质量的目标。

2.2 水平延深初步设计

磁窑沟煤矿13 号煤层水平延深初步设计采用副斜井直接延深、新掘胶带暗斜井和回风暗斜井相结合的方式开拓。矿井13-1 号及13 号煤层距离上部的10-2 号煤层平均层距为35m,利用矿井原有的主斜井作为13 号煤开采的主斜井,在原有北集中胶运大巷约920m 处向东布置一条胶带暗斜井,倾角16°,落底于13 号煤层,装备一条带式输送机,暗斜井内设有台阶、扶手,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将矿井原10-2 号煤层北辅运大巷作为13 号煤层开采的北回风大巷使用,在北回风大巷北侧920m 处开口向东方向布置一条回风暗斜井服务下水平一盘区开采,倾角22°,落底于13 号煤层,设有台阶、扶手,兼作安全出口;副斜井以5.5°倾角自矿井原10-2号煤层副平硐底开口向下延深至13号煤层,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担负全矿井的辅助运输任务, 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将矿井原有的10-2 号煤层北胶运大巷作为13 号煤层北集中胶运大巷,原有10-2 号煤层北回风大巷待上水平开采结束后封闭。

盘区大巷层位的选择:向东方向的胶带暗斜井及回风暗斜井进入13 号煤层后,沿煤层向东布置一组盘区大巷至JC3 钻孔附近。所有大巷均沿13号煤层底板布置,尽量减小三条大巷的高差,使无轨运输得以充分发挥。如图1 所示。

图1 水平延深初步设计开拓图

2.3 延深优化及施工

2.3.1 水平延深优化设计

为方便13 号煤层后期主井机尾设备检修行车运料,保留原10-2 号煤层北辅运大巷,将10-2 煤层北辅运大巷作为13 号煤层主斜井胶带机机尾的检修通道;保留原10-2 号煤层北回风大巷,将北回风大巷局部不满足通风要求的区域进行刷扩处理,作为13 号煤层回风大巷使用;考虑胶带机易于安装且安装后不飘带,满足机械化开采要求,将胶带暗斜井掘进坡度由16°调缓至13°;为方便现场施工,降低施工风险,将回风暗斜井掘进坡度由22°调缓至16°;同时,为不影响上水平开采,胶带暗斜井、回风暗斜井均自矿井原10-2 号煤层北辅运大巷开口施工,通过施工胶辅联络巷,完成施工期间运煤任务。如图2 所示。

图2 水平延深优化设计开拓图

2.3.2 施工方案

(1)在原10-2 号煤层北辅运大巷约920m 处向东布置胶带暗斜井,倾角13°(竖曲线半径700m),落底于13 号煤层,装备一条带式输送机,暗斜井内设有台阶、扶手,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在原10-2 号煤层北辅运大巷北侧920m 处开口向东方向各布置回风暗斜井,倾角16°,落底于13 号煤层,设有台阶、扶手,兼作安全出口。副斜井(延深段)自矿井原10-2 号煤层副平硐底开口以90°方位角沿-5.5°坡下山掘进,掘进至13 号煤层底板后沿-2.5°坡下山掘进至与井底车场交汇处停止掘进,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担负全矿井的辅助运输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2)大巷层位的选择:向东方向的胶带暗斜井及回风暗斜井进入13 号煤层后,沿煤层向东布置一组盘区大巷至JC3 钻孔附近。为方便后期工作面形成回风绕道,回风暗斜井进入13 号煤层后,盘区回风大巷沿煤层底板掘进避难硐室处开始留2m 顶煤掘进,盘区胶带大巷沿煤层底板掘进。

(3)13 号煤层下水平延深一期工程延深到位后,回风暗斜井掘进至13 号煤层底板后,立即围绕井底车场、管子道、变电所、水泵房、水仓展开施工。

(4)回风暗斜井掘进机组进入13 号煤层后开始施工盘区回风大巷,设计盘区回风大巷预留2m顶煤掘进,盘区回风大巷连接井底车场段及时调整为沿煤层底板掘进,在已施工的盘区回风大巷侧开口,在较短时间内顺利使井底车场与副斜井(延深段)贯通,为管子道、变电所、水泵房、水仓施工奠定了通风基础。后期通过在盘区回风大巷与井底车场交汇处设计风桥,留设足够高度的行车行人通道后,形成13 号煤层井筒段全风压通风系统。

(5)副斜井(延深段)与井底车场贯通后,管子道开始施工。管子道自副斜井(延深段)207.73m 处以135°0′0″方位角沿-5°56′21″坡下山掘进14.5m,然后以96°22′56″方位角沿-6°34′44″坡下山掘进54.8m 后与水泵房贯通。考虑规程井下排水规定:主要泵房至少有2 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井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7m 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管子道开口点选择副斜井(延深段)207.73m 处底板标高为+895.63m,为方便管子道后期行车安全,设置副斜井与管子道拐点45°夹角平缓过渡,整体下山坡度不超过8°,贯通点底板标高887.83m,高差7.8m,符合规定要求。

(6)主变电所、水泵房施工到位后,考虑主变电所后期需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施工主变电所回风绕道需技术上可行,且不能影响水仓正常施工。原设计由变电所直线向盘区回风大巷施工绕道,施工坡度大,机组爬坡困难,若使用炮掘,施工工期长,危险性大。优化设计后,通过调长绕道长度、降低施工坡度的方法,机掘巷道后采用工字钢+双层钢筋网+混凝土施工绕道盖板,使主变电所回风绕道顺利从副水仓、主水仓顶板穿过,保证了后期主副水仓顺利施工,节约了工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7)主副水仓投入运行后,巷道煤泥极易随污水进入水仓吸水井堵塞水泵。为防止排水过程中水泵堵塞隐患的发生,需在设计施工阶段进行方案优化。现场将主副水仓自通道入口至配水巷段设计为先下坡后上坡“V 型”,使淤泥沉积位置远离配水巷口,同时将配水阀由配水巷底调高至距底板0.8m,并在配水巷口施工挡泥墙,防止清淤车在清理水仓煤泥过程中将煤泥推入配水巷,最大限度保护了吸水井水泵的正常运行。

3 结论

(1)方案优化缩短了工程施工准备时间,规避了因施工对上水平正常开采的影响。

(2)充分利用了上水平回风系统,减少了水平延深期间回风系统工程量,以很短的时间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

(3)井筒掘进坡度优化改进既保证了后期皮带安装、运输要求,又解决了因坡度大施工困难的问题,降低了现场施工不安定源发生的几率,施工效率及管理成本得到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车场大巷斜井
消防救援队伍“车场日”优化实施策略
工作面跨大巷连续开采大巷层位优化技术研究
长大隧道“正洞无轨+斜井皮带机”出碴技术研究
叠加应力区失稳大巷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关于对张大客专两起电码化问题的研究探讨
孤岛煤柱回采技术参数对下伏大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告面煤矿车场大坡度揭煤实践
斜井防跑车装置优化设计及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斜井施工技术综述
复杂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