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 年山西省小反刍兽疫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

2020-08-07 10:47
中国动物检疫 2020年8期
关键词:兽疫羊场病原学

(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太原 030027)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须通报动物疫病,也是全球计划根除的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2007 年,小反刍兽疫首次传入我国西藏阿里地区,但被迅速控制,未发生扩散[2]。2013 年11月底,小反刍兽疫再次传入我国并波及多个省份。2014 年山西省发生了13 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于是从当年起对全省羊群进行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并定期进行免疫效果和病原学监测。实施免疫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仅2016 年发现1 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山西省羊养殖量较大,2019 年羊存栏868.9 万只,出栏554.6 万只,因此小反刍兽疫对全省羊养殖业形成了巨大威胁。为掌握全省小反刍兽疫的免疫和流行情况,进一步落实《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科学评估防控效果,从而为小反刍兽疫免疫退出的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参考,2017—2019 年对全省小反刍兽疫进行了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以评估小反刍兽疫发生风险,调整下一步的防控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多数样品于2017—2019 年每年的春防、秋防集中监测时采集,采取配额抽样方法,保证每年抽取的县不重复,分种羊场、商品代羊场、羊散养户进行样品采集;少量样品于定点监测与日常监测时采集。采样时详细填写采样单,标明免疫时间、疫苗生产企业等信息。此次检测共采集11 个地市的12 435 份样品,其中血清学样品4 038 份、病原学样品8 397 份。

1.2 检测与结果判定

采用阻断ELISA 方法检测免疫抗体水平,通过荧光RT-PCR 方法检测病毒核酸,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判定。血清学检测为阳性的样品为合格个体,样品合格率达70%以上的场为合格场。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情况

检测的303 个场4 038 份血清学样品中,合格场群246 个,平均群体合格率为81.19%;合格样品3 350 份,平均个体合格率为82.96%。检测的299 个场8 397 份病原学样品中,阳性样品7 份,个体阳性率为0.08%;阳性场群3 个,群体阳性率为1.00%。

2.2 不同年份情况

2017—2019 年,免疫抗体平均群体合格率分别为84.91%、81.20%、76.25%,平均个体合格率分别为83.51%、81.62%、84.15%,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70%以上标准。病原学平均群体阳性率分别为0、1.63%、1.25%,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08%、0.15%,呈现升高趋势(表1)。

2.3 不同场点情况

检测的种羊场、商品代羊场、羊散养户的平均群体合格率分别为100%、81.78%、78.67%,平均个体合格率分别为100%、82.25%、84.55%;病原学平均群体阳性率分别为0、1.37%、0,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09%、0。整体来看,商品代羊场个体合格率最低,但病原学阳性率最高(表2)。

表1 2017—2019 年不同年份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情况

表2 2017—2019 年不同场点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情况

2.4 不同地市情况

在全省11 个地市中,10 个地市场群合格率均在70%以上,整体免疫效果较好。但不同地区有一定的差异,如太原、大同场群合格率达到93%以上,而忻州、运城仅分别为72.97%、72.00%,刚达标准线,阳泉市为60.00%,未达标。大同、长治、临汾检出病原学阳性(表3)。

3 讨论

从不同年份的监测结果看,虽然每年的免疫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70%以上标准,但场群合格率呈下降趋势,而病原学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说明仍要持续加强小反刍兽疫防控,防止疫情复发。从不同场点监测情况看,种羊场免疫效果最好,但商品代羊场个体合格率最低,病原学阳性率最高,表明商品代羊场存在一定的病毒感染风险,这可能与商品代场羊只调入调出更加频繁有关。从不同地市监测情况看,忻州、运城、阳泉免疫效果偏低,其中运城个体合格率仅为64.00%,阳泉群体合格率仅为60.00%,低于国家标准,且大同、长治、临汾等3 个地市检出病原学阳性,说明这些地区存在一定的病毒污染面,需要查找原因,强化集中免疫与日常补免,构建牢固的免疫屏障。

表3 2017—2019 年山西省不同地市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情况

2014 年至今,山西省共发生14 起小反刍兽疫疫情,均为输入性疫情。鉴于日益频繁的活羊调运交易,应严把引种关,严格执行动物及其产品指定通道制度,严格执行引入动物隔离制度,强化流通环节监督执法,杜绝未检疫、染疫羊只进入[3]。

目前小反刍兽疫防控仍不能忽视,在当前仍全面实施强制免疫的背景下,需进一步加强病原学检测,同时加强人流、物流管控,强化引种监测,建立完善防疫和生产管理等制度,加强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的宣传指导,对疑似疫情及时报告、规范处置,并强化追溯调查,及时消除隐患[4-5]。

4 结论

总体来看,2017—2019 年山西省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及防控效果较好,但部分地区的免疫合格率偏低,未达到最低标准,群体合格率也呈下降趋势,同时2018 年以来每年均发现病原学阳性样品,说明全省仍存在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的风险。在暂不具备退出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的条件下,应继续落实强制免疫、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调运监管等防控措施,强化养殖、交易、屠宰等环节的主体责任,提升整体防控能力。

猜你喜欢
兽疫羊场病原学
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研制成功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
团结的班子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