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桃花源

2020-08-09 08:56刘亚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艺术特色陶渊明

刘亚萍

[摘   要]《桃花源记》是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主要从语言、故事内容、情感等方面探析《桃花源记》的艺术特色,以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特色;赏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2-0021-02

《桃花源记》是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篇幅较短,但却精彩绝伦地刻画出了作者理想中的世界,表达出了作者的人生追求,传递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1500多年以来这个作品家喻户晓,传唱不衰,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这篇文章处处展现出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洋溢着精练的语言之美、曲折祥和的故事之美、真挚的情感之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精神的陶冶。

一、精练的语言之美

钟嵘《诗品》对陶渊明有这样的评价:“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桃花源记》全文语言干净利落、洗练精当、毫无冗繁,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桃花源之美是朴素祥和之美,是缤纷绚丽之美,是自然本真之美。作者没有将辞藻任意地堆砌,也没有刻意地雕琢,他立足真实,通过奇幻的想象,勾勒了一个美丽祥和、无世俗纷扰的美好家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句,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暮春时节的桃林之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为读者展示了桃花源生活的美好,刻画了村落布景图、农耕劳作图、老人孩子自得其乐图。《桃花源记》音律和谐,讲究对称,句式整齐,有强烈的音乐美和画面美。陶渊明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将桃花源外五六百年间所发生的所有事件进行了概括,既生动地写出了渔人与桃花源人近距离交流的场景,又使文章干净利落、毫无拖沓冗繁之感。“不足为外人道也”,恰如其分地為全文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秘感。《桃花源记》中的语言精练,意味深长。文章篇幅不长,却处处尽显作者的白描功力。这篇文章犹如一幅优美细腻的工笔画,笔笔细致,浑然天成,毫无刻意雕饰之感,如“忽逢桃花林”中的“忽逢”写出了渔人是在偶然之间发现桃花林的。“渔人甚异之”中的“甚异”写出了渔人对这份偶然的回应,尽显其惊讶诧异之情,也从侧面烘托出了桃花林的美丽。在“豁然开朗”之后,陶渊明以细腻的笔法,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农人等一一铺陈开来。这样,一幅干净、唯美、立体的画面便由远及近地展现了出来。从物到人,陶渊明层次分明地展现出了桃花源生活的怡然自乐,将白描技艺运用得淋漓尽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桃花源记》的语言体现了陶渊明文字功底的深厚。全文短小精悍,用词准确,讲究章法,详略得当,句式整齐,韵律和谐,既具有诗词的含蓄韵味,又具有散文的唯美。文章情节完整而曲折,画面动感而唯美,读之使人回味无穷。正所谓:“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真且实。”

二、曲折的故事之美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祥和安静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阶级,没有战乱;人们的内心纯净,生活惬意,自由自在。这是陶渊明心中理想的世界。作者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主线,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虚实之间,构筑了一个美好而神秘的故事。作者按照“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的顺序展开描写。可以说整个故事引人入胜,结构安排精妙得当。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描述了一个唯美安静祥和的故事。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发现桃花源实属偶然,他意外地发现桃花林,意外地看见美景,不禁心生疑惑,想要一探究竟。第二部分写武陵渔人怀着好奇的心理,舍弃渔船,进入桃花源。他看见了桃花源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桃花源人民淳朴的风情,由此热爱和向往那里的生活。最后一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听闻此消息,皆来探访,但都“不复得路”,后来人皆未能再次进入桃花源。陶渊明留下了一个扑朔迷离、颇有意味的结尾。这个结尾增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文章营造了浓厚的神秘氛围。

在虚实之间,陶渊明构思了一个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的美好故事。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读之使人既有惊喜,又有疑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刻存在于作者的心中,所以尽管故事是虚构的,却给人以真实感。然而桃花源却再未寻得,这写出了陶渊明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不满。

三、真挚的情感之美

写作此文时,陶渊明大约57岁,时值暮年。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陶渊明自感人生之跌宕。官场生活起起伏伏,一路走来,他有过孤独苦闷与彷徨,有过感慨落寞与惆怅,也有过向往希冀与灿烂。人生已过大半的陶渊明,此时最向往归隐的生活,憧憬祥和的日子,期待理想的世界。陶渊明内心的追求和理想,同样是当时劳动人民的追求与理想。身处东晋黑暗统治中的陶渊明用这幅唯美的“桃花源记”图,代表劳动人民发声,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追求。

陶渊明借助渔人的行踪,虚构了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桃花源。桃花源里人人生而平等,自由自在;桃花源里没有战争,没有奴役,没有压迫。桃花源里的生活是现实中的劳动人民所向往的。“其中往来种作”指明桃花源人大多自食其力。繁忙有序的农耕生活使桃花源充满了生机与乐趣。“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点出了村落的欣欣向荣。在桃花源人的共同努力下,桃花源的生活富庶且幸福。陶渊明通过描写农耕生活展现了桃花源人生活的祥和与幸福。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还重点对社会弱势群体——老人与孩子进行了刻画,“怡然自乐”写出了老有所安、幼有所乐的理想生活状态。“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则写出了民风的淳朴,村民的好客,这是构建幸福社会的重要精神要素。见惯了官场的钩心斗角,陶渊明十分向往朴实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更希望有一个纯净朴素的社会氛围。

《桃花源记》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作者的真挚情感,展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渊明通过写作《桃花源记》,向时代发出了呐喊,对社会进行了抨击。他通过描摹内心向往的理想世界,强烈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求,极大地讽刺和批判了当时东晋的黑暗统治。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理想的寄托,内心的呐喊。他代表劳动人民表达意愿。今天的我们在品味经典、回味佳篇的过程中发现,《桃花源记》中充满美好与幸福的桃花源,仍是不少人心中向往的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艺术特色陶渊明
陶渊明失败了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解读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