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08-10 09:24费娜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写作教学信息技术

费娜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写作兴趣索然、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提出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就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交流能力及评价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激发兴趣 写作教学

多年来,小学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语界从来没放松过对写作教学的研究,但在实践中依然是投入多、见效慢。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小学写作教学带来了光明,指出了道路。

一、认识: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写作兴趣索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现在的学生每天忙于应付各科作业,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阅读,导致阅读量少,词汇缺乏。不少学生一遇到写作便叫苦连天,感到无话可写,所以就编造应付了事;或七拼八凑,结构杂乱无章;或内容假、大、空;或情感凌驾于内容之上,无病呻吟。这些现象说明小学生对于写作兴趣不高。

2,学生的留心观察缺位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普遍不会进行细致观察,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必然对写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3,教学方法不易突破难点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会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到开头、结尾及词语的使用等都做一番细致入微的指导。仅凭借教师把中心思想和写法抄在黑板上,“扶着走”“一言堂”,包办代替,让学生写“遵命作文”,完全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违背了学生的思维规律。不易突破难点,所以收效较低。

4,批改方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纵观目前教师的批改,罗列问题的多,肯定成绩的少。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满眼的是红圈、错别字、病句、标点等一一纠正过来,有的还是整段话改写。学生在一次次的习作中尝到的是失败和痛苦的滋味,习作的积极性荡然无存。

二、明确:信息技术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有图文并茂的优势,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相生的教学情境。在观察的重要之处还能将有关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推进、放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面对如此活灵活现的情境再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情绪高涨,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主动学习写作的愿望。

2,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形成能力

习作训练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生活。如在现场观察拔河比赛的同时,利用手机的摄像功能把比赛的场面录制下来。录制时要兼顾到比赛的整体、局部以及和周围場景的联系。回到课堂上,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场景。接着播放之前录制的场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慢镜头、特写镜头、暂停等功能,观察整个拔河比赛的场面和人物神态。特别是要抓住几个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设身处地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感受,再通过播放部分观众的语言、神情来衬托当时激烈的场面。学生在回看之前参与的情景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自觉地理解、记忆并积累素材。这样具体、细致、有序的观察指导,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的超时空优势,学生定有收获。

3,交互评改,促进合作交流

作文写好后,学生往往不愿意再静下心来修改。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教师可把收集到的与本次作文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做评改的参考,在网络环境下调阅学生有代表性的习作,然后以屏幕广播的方式,师生共同评议作品的优劣。也可让学生直接在网上进行相互评改,被点评者立刻在电脑上进行修改,这种互改,是交互的、复式的、立体的、多层次的,从而使被点评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新颖的写作评改形式和快速广泛的网上交流,学生感到特别新鲜,在相互交流与评改中,学生习得了如何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

三、初探:信息技术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专题网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发展。教学时,要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摆在首位,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作文,常带有一种畏惧心理。如何打破这一心理,让学生爱上作文呢?笔者经常带学生上网,查阅相关的优秀少年儿童网页,阅读同龄人的作文,激起学生写作的强烈欲望。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秀日记,用讯飞语音输入,再转换成文字,编辑成“海贝拾记”作文小报,打印后张贴在班级墙上。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习作第一次变成铅字时,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为了让自己的习作能“登报”,学生们也更用心去感受事物,去亲密接触生活了。学生心中想的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笔下写的是自己最想诉说的情,这样,学生才真正视写作为乐事,能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流露出来。

2,制作美篇,突破写作难点

小学生写作文时普遍出现的问题是“没什么可写”“写不具体”。教师要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整体优势。

如在指导写景类作文时,笔者把自己暑假在三亚旅游时拍的照片和视频制作成美篇,并在里面加入轻松舒缓的音乐,一边讲解一边播放给学生听。那广阔的天空、湛蓝的海水、低翔的海鸥、挺拔俊俏的椰子树、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还有那动感的视频,无不强烈地冲击着他们的各种感官。紧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写作目标,围绕中心,对所选材料加以分析、归类,确定按什么顺序表达,哪里详写,哪里略写,以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了场景,纷纷拿起笔,将自己脑海中的美景写出来,从而驾驭篇章。

这样遵循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当选用信息技术的形、声、色并茂的集成功能,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有米可炊”。

3,运用屏幕广播,培养评改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生写好“我的成长故事”后,教师先在学校机房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打开屏幕广播,这样,教师机上的内容展示在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就能看到教师的具体点评、修改。在具体操作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利用Word的复制、粘贴、删除等功能对文章进行修改,使错别字的改动、词句的增减、段落的重组等一目了然,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评改习作不再枯燥无味。

教师每次评改作文时,也可将一些具有典型优缺点的习作汇集在一起,精彩之处可显红色,不妥之处可以闪烁。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对字、词、句、标点等部分集体评议,方便地实现了增、删、变、换等修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要求更加明确,能从范文中取长补短,然后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修改的全过程,锻炼了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借力微信平台,及时反馈信息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方便地把家庭与学校联系起来。比如,笔者经常把作文讲评课上的情况通过语音输入,在微信上私发给家长。这样家长就会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在校写作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进步,知道存在的不足。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成长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教学手段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能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激活我们的写作教学资源,就像在一片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石头,激起千百条波纹。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探索、不断更新,努力创设条件,促进并提升儿童的写作素养,使他们不怕作文,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接受。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写作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