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研究

2020-08-10 09:23胡兴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

胡兴艳

[提要]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来说,因为金融市场不成熟,融资问题是其发展瓶颈。在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尤为重要,因此科学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畅通和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刻不容缓。

关键词:融资体系;间接融资;创新路径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校级人文社科项目:“‘金融活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与法制协同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5月20日

一、引言

根据200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2011年《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按照行业门类细分,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在中等或以下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包括中型、小型、微型企业三种类型。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促进就业、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率方面,中小企业的作用更加显著。2018年8月,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用“五六七八九”概括了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此外,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业企业在出口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

然而,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生力军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问题。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显示,中国5,600万的中小微企业中,超过41%存在信贷困难,中型企业融资缺口达42%,小微企业甚至存在76% 的潜在融资缺口。“麦克米伦缺口”问题的解决,是关系到科技创新、市场活力、经济社会稳定和经济长期竞争力的大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不足。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涉足的是对资金和技术要求不高的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初始资金不多,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比例高,而且行业竞争性强,占据市场份额少,没有大企业的垄断优势,加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一旦经济环境变化,中小企业容易出现存货积压和应收账款占据经营资金的问题,引起流动资金紧张。尤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资金的需求相比创立初期更大,再加上税收负担等,企业很难靠内部积累获得所需的流动资金。

(二)中小企业较依赖外源融资的间接融资,但融资难且贵。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不足,提供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较之发达国家不够成熟,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股权、债权等直接融资方式获得的资金微乎其微,仅占中小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0.8%,而以银行借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占较大比例,约为27.57%。所以,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对间接融资依赖度较高,但因种种原因,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困难重重。首先,商业银行的贷款有规模经济效应,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贷款边际成本降低。一般而言,大企业借款规模大,中小企业借款数额小,且频率相对高,故商业银行从成本节省角度考虑,更倾向于贷款给大企业。其次,从企业治理结构来看,中小企业通常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企业主对资金的使用具有一定随意性,容易引发道德风险。然后,中小企業财务制度不规范,尤其在企业发展初期,银行很难从企业财务记录获取真实、充分的公司信用信息,出现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相对于贷款给大企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和风险都增加了。另外,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因此盈利能力较弱,经营风险普遍较高。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5年的淘汰率约为75%,15%的中小企业能存续10年左右,能维持经营10年以上的仅占6%左右。最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一般要求提供担保,而中小企业很难找到愿意为之提供保证担保的优质企业,只能依靠物的担保,由于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动产质押的接受度比较低,所以通常要求企业提供不动产和机器设备等抵押物,但中小企业用于抵押的财产通常很少。基于上述原因,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存在较严重的“惜贷”现象。故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获取资金难度大,相比较大企业,融资利息成本也更高。

(三)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不够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体系。主板市场主要为大型、成熟企业提供直接融资途径。而中小板上市条件除了“小盘”这一特点外,其他标准跟主板并无多大差异,所以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还是太高;创业板门槛低一点,但更倾向于为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提供融资渠道;科创板2019年7月正式挂牌以来,在该板上市的企业已达103家,但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所以,从定位和上市条件来看,只有少数中小企业能在这三个板块上市筹资。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其定位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从各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对象来说,新三板的创立无疑给无法在主板和二板市场融资的普通中小微企业带来了福音。但遗憾的是,自2012年9月开板以来,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交投清淡,流动性差,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融资功能。直到2019年10月中国证监会才决定启动新三板的全面改革。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很长时间以来规模不大,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基本没有开展,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一般是上市公司或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资信相对低,发行债券筹资难度大。

另外,风险投资在我国起步较晚,加上我国金融市场相对不成熟,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风险投资这一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我国比较薄弱。

(四)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征集、评估、担保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体系都不太健全。亟待政府推动各环节的建立、完善,并以立法形式加以规范。

三、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根据企业融资优序理论,企业融资方式的最优顺序是企业应首先采取内源融资方式,然后才进行外源融资,而采用外源融资方式时,风险相对低的债权融资方式应优先于股权融资方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进一步印证了融资优序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企业建立初期,鉴于融资成本和外源融资的条件限制,通常优先使用企业内部资金;随着企业的发展,开始具备间接融资的条件和资格,逐渐能够进行间接融资;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度逐渐降低,企业有机会通过天使资金或风险投资获得股权融资;企业发展到较大规模和逐渐成熟时,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具有了合理性和更大可能性。

根据上述理论,首先,越是在企业建立初期和成长时期,外源融资受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抵押资产等制约越大,融资渠道也就越狭窄。这一时期企业依赖内源性融资。所以,融资体系构建的首要环节,就是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内部积累的政府支持体系。其次,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需要畅通的间接融资体系。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间接融资依赖度高,故这是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最后,企业逐渐发展成熟,对资金需求量更大时,需要一个布局合理、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这一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完备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才能让企业根据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动态化的融资策略来满足其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依据上述思路,在建立三个层面的融资体系时,对其路径选择进行深入探索。

(一)政府支持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1、以财政税收政策,提升企业内源性融资能力。一方面根据国际对比,我国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相对来说仍然偏重。2008年次贷危机后,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对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实施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随后又对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提高了起征点,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税率降低至15%,研发费用于抵税的比例允许比普通企业高75%,固定资产可加速折旧,合格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的推行,对于高科技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进一步减轻了税收负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于中小企业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但总体来说,这些税收优惠覆盖面较窄,有些只是临时性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相对国际平均水平仍然偏高。因此,扩大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增值税、所得税起征点、允许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或者允许固定资产购买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都能从税收角度增加企业自身积累;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提升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政府可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也可以对企业的厂房、办公处所的租金提供补贴,还可以探索在社会保险费用的企业承担部分给予一定优惠或补贴。

2、从产业政策协同角度,政府应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反垄断调查和监管,完善反垄断立法,给中小企业加快治理结构的完善、推动产业链纵深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和法律支撑,既提高企业自身资本积累水平,又能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间接融资提前准备财务和信用条件。

3、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构建方面,政府应加强信用征集、评估机构的统一、规范化管理,提升信用评估机构的公信力,为中小企业提供可信赖的信用评级。同时,也可为企业融资提供科学的信息咨询。

(二)间接融资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1、大型商业银行融资角度,应在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贷款种类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首先,鉴于中小企业在经营特点、资产规模、偿债能力方面与大企业的差异性,商业银行应建立中小企业事业部,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该事业部的激励机制可探索增加资信调查、资金用途跟踪、中小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同时,对其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可适度提高。其次,大型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众多,可利用这一优势,由中小事业部组织发展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关系型贷款要求中小事业部基层网点下沉到中小企业,建立与中小企业长期联系机制,在此过程中可要求中小企业必须以该银行中小企业事业部作为开户行,将资金往来置于该行监控之下,据此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流,减少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的调查成本,有助于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最后,大型商业银行在前述基础之上可开展产业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融资方式。产业链融资有成熟的龙头企业做担保,贷款风险下降。应收账款为担保的融资从试点银行的情况来看,风险基本可控。而资产证券化则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信用服务体系,同时,建立贷款资产购买和证券发行的专门机构或者专门部门,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可由财政或政策性银行、政府基金进行一定比例的弥补。

2、中小银行融资角度,应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加快原有中小金融机构改制。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其业务特点已类似大型商业银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中小商业银行目前主要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由原来的信用社改制形成,这项改革仍在推进过程中。实践证明,中小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资金需求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比如,近几年,上海农商银行在上海地区推进网点向普惠专营转型,完善功能设置,优化服务流程,目前拥有370余个网点,实现了对上海郊区100多个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同时,對产品进行创新,让中小企业客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例如,为了解决中小都市农业企业的发展,上海农商行推出“新农直报线上可循环贷款产品”,可实现线上申请、快速审批、随借随还、额度循环等,为精准快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思路。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可适当放宽设立要求,允许其进一步增加专门营业网点,同时建立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损失的补偿机制。

3、设立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考察德国、日本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路径,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有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德国平衡银行两大政策性银行,不仅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财政担保,也可以直接对中小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支持,且利率低、期限长。日本则设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家生活金融公库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和信用支持。这是我们在政策性金融领域可借鉴的路径。

(三)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构建路径选择。目前,我国已形成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直接融资体系逐渐趋向完善。在路径选择上,应进一步推动新三板的市场分层、优化发行融资,同时改革交易制度,按照市场分层分别建立传统和混合做市商交易机制。同时,从新三板试点,建立转板衔接机制,让资本市场各层次实现互联互通。另外,进一步加大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完善退出机制,做到有进有出,让真正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能获得股权融资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熊,谷秀娟.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战略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

[2]程云翔.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原因与解决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19.

[3]夏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路径
基层医院工会工作的创新思考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