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主题基金持续火爆

2020-08-10 17:17冯庆汇
理财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证半导体芯片存储芯片

冯庆汇

由于半导体板块的整体高景气度,截至1月15日,两只ETF自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68%和80%。

新发两只半导体ETF

半导体基金过去大半年来异常火爆。近日,又有两只半导体ETF将上市。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的两只半导体芯片ETF――广发芯片基金(159801)和华夏芯片ETF(159995)先后发起募集,两只ETF跟踪的标的均为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两只基金都已于2020年1月14日结束认购,届时半导体主题ETF又将增加两只新产品。两只产品将很快上市交易。

目前,已上市同类ETF有两只,分别是国联安的半导体ETF(512480)和国泰的半导体50ETF(512760),自2019年6月上市以来两只产品颇受市场追捧,份额持续净流入,目前规模分别为8.2亿元和31.3亿元。由于半导体板块的整体高景气度,截至1月15日,两只ETF自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68%和80%。

这几只半导体基金所跟踪的指数有一些差异。国泰的半导体50ETF跟踪的是中华交易服务半导体行业指数,有50只成份股。国联安的半导体ETF跟踪的是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指数,成份股30只。而正在发行的两只ETF跟踪的标的均为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成份股25只。

3个指数均选取主营业务与半导体产业链高相关的个股作为成份股,主要区别在于选股、样本股数、成份股集中度等。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的的成份股数量最少,为25只,集中度更高,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71.45%,其个股平均市值也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从前十大权重股上看,3个指数有6只个股重合,包括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公司兆易创新、生物识别芯片供应商汇顶科技、集成电路封裝测试企业长电科技、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北方华创等。

市场空间广阔

年初市场躁动,半导体ETF已有巨大涨幅,纷纷创出净值新高。未来能不能继续参与可能是很多人的疑惑。

总体来说,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体量还非常小,大约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个行业通常集中度比较高,容易走出大型企业。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的企业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就是说,如果你相信这个故事,认为中国可以在半导体世界版图上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那么这个行业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反映到整个行业的市值,应该还有很大的涨幅。这是一个长期的判断。但短期可能会有很大波动。

IC Insights在2019年的时候有一个报告分析了中国的半导体行业现状。IC Insights将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分为存储芯片及非存储芯片两部分,2018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总价值约为1550亿美元,其中存储芯片占了大约41%。在这1550亿美元的芯片产品中,仅有240亿美元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但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海外公司生产的,总部位于中国的公司只生产了65亿美元,只占中国1550亿美元市场的4.2%。IC Insights分析称,在这65亿美元的产品中,约有10亿美元来自IDM公司,55亿美元则是中芯国际等代工厂生产的。IC Insights预测,2023年中国制造的芯片产品价值会提升到452亿美元(也就是2018年的将近7倍的水平),但也只占2023年全球5382亿美元市场的8.4%,即便考虑到中国公司生产的芯片增加了附加值,那中国生产的IC占全球份额依然不过10%。

报告提到,中国公司目前在存储芯片进行了大量投资,中国晶圆厂的产量正在快速提升,但存储芯片之外还有模拟芯片、混合信号、服务器、MCU主控及专业逻辑芯片等等,这方面中国公司与国际水平差距更大。

总的来说,IC Insights的这份报告认为中国公司未来在半导体产业上表现会很出色,但是鉴于中国公司半导体芯片生产及技术起步还很小,IC Insights认为中国公司在未来5到10年里不可能在自给自足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份报告虽然是有些泼冷水,认为中国完全要自给自足在国际半导体行业占有重要地位没那么快,但你从数据可以看到发展空间有多么巨大。即使只是在存储芯片上增长7倍产能,所带动的产业链产值也会很惊人。

猜你喜欢
国证半导体芯片存储芯片
关注2月下旬的变盘机会
全面反映小盘股整体表现 中欧国证2000指数增强月底开募强势破茧
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生产效能评估分析
阴霾即将过去 A股稳健运行
ICT融合趋势下的半导体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
小盘股时代终结
半导体芯片电路线宽显微测量精度分析
中国存储芯片打破韩美日垄断局面迈出坚实一步
多通道NAND Flash存储芯片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武汉新芯3D NAND将成为中国存储芯片产业弯道超车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