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推动晚熟柑橘成就“甜蜜经济”

2020-08-10 15:56杨晓东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仁寿县晚熟三化

杨晓东

“为了柑橘能在冬季扛过寒潮,套袋非常重要。”2019年12月4日,趁着晴好天气,四川省仁寿县优质晚熟柑橘协会理事长梁勇带领果树专家来到满井镇向阳村的田间地头,为果农带去实用性高的技术讲解。

2019年下半年,仁寿县优质晚熟柑橘协会成立,标志着该县晚熟柑橘产业正在大步走向集约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道路。晚熟柑橘是该县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地农业现代化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国有公司示范引领、家庭农场带动、小农户全面发展的态势。

晚熟柑橘如何在众多传统经济作物中“大放异彩”?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样本”?仁寿县给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集约化,众人拾柴火焰高

“截至2019年,仁寿县水果总面积达到70万亩,柑橘就有31万亩。其中,晚熟柑橘19万亩,2018年实现产量24.1万吨、产值15.4亿元。”仁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仁寿县强力推进以5个柑橘基地为主,以华锐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为龙头,辐射多个乡镇的环形柑橘产业带建设。

“我们的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集约程度还不够。”梁勇说,如果把规模化比作“外延扩大”和“争地盘”,那么集约化就是“强化内涵”和“练内功”,对仁寿晚熟柑橘来说,必须“抱团取暖”,实现资源要素的集约化,才能让个体与整体都获得更大利益。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三百工程”强力推进晚熟柑橘产业发展的意见》,仁寿县柑橘种植大户期待着通过行业团体统一柑橘良种繁育、果用物资配售、收储加工、品牌策划推广、果品销售、乡村旅游开发等,解决全县柑橘等果业发展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低,品牌保护意识薄弱等瓶颈问题,做大做强晚熟柑橘产业。

标准化,技物结合创新高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趋势,投身柑橘产业让我有了新的奋斗目标。”看到良好发展前景后,韩建国在仁寿县富加镇贵树村流转了717亩土地进行柑橘种植。目前虽然还处于幼树管理阶段,但由于是跨界经营,他心里时常会有“不踏实”的感觉。但自从有了统一标准后,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在仁寿晚熟柑橘从业者中,像韩建国这样的跨界经营者占大多数,这就让整个行业存在一个明显的短板——缺乏“标准化”。在没有行业组织引领的情况下,从生产标准、果品质量标准、产品销售等环节,大家各自为战、盲目选择、闭门造车等现象成了通病。长此以往,仁寿晚熟柑橘产业将会是一盘散沙,优势条件也逐渐会被埋没荒废。

为了让所有种植晚熟柑橘的业主都能在更加规范的大环境下获得更高的“红利”,在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导、县农业农村局支持配合下,仁寿县优质晚熟柑橘协会应运而生,从此柑橘产业有了行业社会组织。

以技物配套服务为切入,仁寿县柑橘管理逐步实现“三统一”,即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果品销售统一,标准化发展有利于增收增效、科学可持续发展。

品牌化,甜蜜经济“火”起来

为进一步打造柑橘品牌,仁寿县从产后处理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柑橘区域品牌,加快推出仁寿柑橘公共品牌,强化宣传推介,完善柑橘品牌包装设计、宣传标语等;设立晚熟柑橘展销点、形象店和宣传展示牌,整体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组织与柑橘种植有关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博会”“西博会”“旅博会”等国内外重要商贸活动,借助节会展销仁寿优质产品。

品牌樹起来了,销路自然会越来越广。“我们集中了全县大部分晚熟柑橘种植业主,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保证。”梁勇满怀信心地说,目前,正在积极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线上通过实施“互联网+晚熟柑橘”行动,推动生产主体与知名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建立产销对接模式;线下引导业主和散户与行业协会等建立“协会+业主”模式,发展订单生产或组建价格联盟,保障柑橘种植业主利益。2019年,有望完成订单销售2500万公斤的目标。

柑橘树一棵一棵连成片,荒地一片一片变成“金山银山”,晚熟柑橘成就了种植者的富裕梦,也成就了仁寿的“甜蜜经济”。

猜你喜欢
仁寿县晚熟三化
晚熟
晚熟
晚熟
晚熟脐橙映峡江
浅析农业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仁寿县核桃林业生产与管理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