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电动平衡车的产品属性势在必行

2020-08-11 04:39
发明与创新 2020年25期
关键词:儿童玩具交管部门电动

图/东方IC

新闻事件:近年来,电动平衡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投诉时有发生,但其风险尚未引起消费者的普遍关注。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电动平衡车产品属性不明确,不当使用风险大。

据专家介绍,目前备受青少年追捧的电动平衡车既不属于儿童玩具,也不属于运动器械,其产品属性和适用场景缺乏相应的规范,导致消费者将这类产品误以为是儿童玩具,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

按照我国相关标准,电动童车的最大速度不得超过8 公里/小时,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动平衡车速度时限大都为20 公里/小时,最高时速与电动自行车时速相当,远高于玩具的安全要求。同时,电动平衡车完全依赖于驾驶者重心的移动来实现加速、减速和转向,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远低于电动自行车。如果电动平衡车速度过快,消费者尤其是儿童很难平稳掌控,极易因失去重心而导致摔伤。

模糊的定位导致电动平衡车以“四不像”的面目在市场上销售。而这样不明确的产品属性,自然会让监管变得困难起来。虽然交管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电动平衡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但依然有人违反禁令,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也给自身生命安全带来风险。

实际上,更适合电动平衡车的定位是“运动娱乐工具”。电动平衡车虽然提供动力,不需要使用者付出太多的体力,但要想真正驾驭,需要掌握相当的技能,属于运动能力的范畴。就像滑板、轮滑等运动工具一样,电动平衡车提供的是一种运动体验。明确了这样的产品属性,才能进行合乎实际的监管,向消费者提供使用指导意见。

首先,对电动平衡车的使用场地要有明确限定。目前,交管部门明确电动平衡车不得上路,无疑是开了个好头。但这并不意味着除了公共道路以外的空间,电动平衡车就可以横冲直撞。怎样的场地适合电动平衡车使用,哪些地方又不允许电动平衡车使用,消费者和管理者都需要答案。

其次,对电动平衡车的操作技能,要引导和鼓励形成认证体系。很多带有危险系数的运动,都有相关组织对参与者进行认证和分级。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电动平衡车爱好者可以成立协会,制订入门者规范,并进一步推出考级、考证等措施,把电动平衡车使用纳入社会组织的协调管理。在此基础上,设计电动平衡车的保护规范,比如要求使用者必须戴头盔。

此外,对电动平衡车的技术指标,应在生产源头进行更详细的规制。比如,电动平衡车该不该限速,该限制在怎样的速度;应当安装怎样的保护装置,在发生危险情况时降低风险。只有实施严格的技术指标,才能淘汰不合格产能,让行业规范发展,最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体来说,对电动平衡车的监管,要在谨慎探索和尝试中形成更严密的规范。这不是为了把电动平衡车一棒子打死,而是为了使其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既让爱好电动平衡车的人享有使用的乐趣,也让公共安全得到应有的保障。

猜你喜欢
儿童玩具交管部门电动
儿童玩具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研究
编者按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儿童玩具包装的延伸功能设计分析——以学龄前儿童玩具为例
电动自行车
金晓电子为全国交通交管部门试用部署“移动式LED交通信息服务与管控终端系统”
儿童玩具上演“问题总动员” 亚马逊、eBay被曝其大量儿童玩具存致命隐患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MINI 电动概念车
司机4个月举报400多起交通违法获万元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