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保护升级

2020-08-11 04:39
发明与创新 2020年25期
关键词:犀牛角穿山甲栖息地

图/东方IC

6 月5 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穿山甲调整保护级别的公告(2020 年第12 号):为加强穿山甲保护,经国务院批准,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而在最新出版的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也未被继续收载。穿山甲保护升级举措,无疑向社会和公众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穿山甲的保护意识。

保护升级是大势所趋

穿山甲是全球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的数据显示,它也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动物。

中华穿山甲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陆地区长江以南17个省区市。由于过度猎捕利用和栖息地破坏,其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保护形势非常严峻。根据2003 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中华穿山甲分布范围已缩减至11 个省份,数量降至约6.4 万只。

为加强对穿山甲的保护,我国于2007 年严格禁止从野外猎捕穿山甲;2018 年8 月,全面停止商业性进口穿山甲及其制品,并通过开展专项行动等措施,加大对破坏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但由于该物种栖息地不断受到干扰破坏,对滥食穿山甲惩处力度不够等原因,穿山甲资源急剧下降趋势未能彻底扭转。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诗宝曾表示,国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自20 世纪70 年代至今已经下降了90%,甚至还多,这意味着穿山甲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少见的,距离灭绝仅有一步之遥。从保护的角度讲,穿甲山不入药对我国乃至全球穿山甲保护都是有好处的。

药用功效可被替代

对于野生资源枯竭、商品匮乏、存在明显安全性、伦理等问题(如化石类、人类胎盘类、动物粪便类等),以及基础研究薄弱的品种从药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药典,《中国药典》2020版编制大纲中明确提出,野生资源枯竭的品种将从药典退出,这或为穿山甲未收载进新版药典的原因之一。

取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药用标准此前也有先例。1993 年,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提出,禁止进行犀牛角和虎骨相关的一切贸易活动。禁令施行后,多用水牛角和豹骨代替。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第二届、第三届主任委员王承德曾指出,在风湿治疗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其实很多,不一定要用穿山甲片,他在临床上现在经常用蝎子、蜈蚣、地龙等。目前也已经有临床实验证明,猪蹄甲在消痈、抗炎、催乳等方面可以取代穿山甲的功效。

猜你喜欢
犀牛角穿山甲栖息地
犀牛角仿冒品研究现状
BEAN SCENES
穿山甲要长大
抵达栖息地
路遇穿山甲
山猫和穿山甲
穿山乙
给犀牛投毒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