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研究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实践为例

2020-08-12 01:02徐小芳戴立昌穆浩宇
科教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胜任校区跨文化

徐小芳 戴立昌 朱 甜 朱 卉 穆浩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北京 834000)

0 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能够胜任全球化挑战、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懂国际交流规则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参与全球化竞争。”这无疑是我国高校国际化的指挥棒。随着近几年“全球胜任力”教育理念引入国内,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高校已相继开展全球胜任力教学活动,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国际化起步晚、自身资源有限等原因对于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还处在较低水平。

1 全球胜任力的内涵和培养目标

21世纪以来,世界上主要国际组织及各个国家和地区提出或实施了能够适合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框架,其中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是重要的维度。[1]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已成为我国自身发展以及世界发展的共同要求。

“全球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98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发表的题为《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的报告中,该报告指出面对复杂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必须具备国际性的见多识广及文化上的敏感性。2004年美国外语专家理查德·兰伯特认为全球胜任力应具备态度、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的能力。PISA2018测评指出,“全球胜任力是指审视当地、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的能力;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的能力;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适宜和有效互动的能力;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而行动的能力”。[2]

我国高校目前仅有清华大学对于全球胜任力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和清晰的定义。在《清华大学全球战略》中,清华大学将“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它指出,全球胜任力内涵丰富,基本要素包括在全球背景下的国际视野、跨文化认知及对自我文化再认知、世界历史和现状知识、外语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即领导力等。[3]

综上,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应涵盖“态度、知识、技能”三个维度,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和相关规则并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能够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国际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沟通交流,并致力于参与和解决人类共同发展所面临的热点问题的新时代人才。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以下简称校区)以“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为人才培养定位,旨在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尤其是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人才。对标清华大学全球战略突出的九大战略方向,校区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实践。

图1 学校国际化氛围调查统计表

2.1 留学生教育

2016-2018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的19名留学生大大提高了校园国际化氛围。在2018年面向校区学生开展的国际化问卷调查中,来自10个专业(涵盖8个工程类专业)的370人(65.8%)肯定留学生是学校国际化氛围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图1)。实践证明留学生的到来有助于高校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氛围,更有利于培养本校学生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

2.2 国际交流项目

在异域文化环境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交流和相处是增加跨文化交流体验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组织学生赴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学习,尤其是与俄罗斯高校开展的免学费交换生项目深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通过独具特色的国际暑期夏令营活动,组织本校学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一起学习专业课程并分享交流文化差异。

2.3 国际化师资队伍

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聘请外籍语言和专业课程教师,引进原汁原味的国外教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等方式到国外知名高校参与教学和科研。实践表明国际化师资队伍对于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对全球胜任力培养实践的分析和建议

总体来看校区已初步形成全球胜任力培养氛围,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质量留学生培养体系是建设开放包容环境的关键;国际交流项目不能惠及绝大多数学生,更新高校英语教学体系显得尤为紧迫;相对完善的全球胜任力课程体系对于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全覆盖至关重要。基于此,笔者对高校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建议如下。

(1)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留学生来华主要是学习汉语语言并存在抱团现象,与本校学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建议在招收留学生时适当提高汉语或英语水平门槛,减少来华后语言学习时间;来华后尽量分散到不同班级与本校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可以参照清华大学的做法安排留学生与本校学生一起住宿,切实加强多元文化交流。

(2)更新英语教学体系。学生在申请出国项目时总会失望地发现几乎所有欧美国家高校并不认可英语六级成绩,而是清一色的要求托福/雅思成绩。此外学生也反馈到目的国高校后因为不能快速适应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自卑、自闭等负面情绪。因此笔者建议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适当添加托福/雅思测试内容,尤其是口语、写作测试部分经常涉及的国际热点话题的讨论,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同时也可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建设全球胜任力课程体系。校区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全球胜任力教学体系,通识课程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课程还很稀少,尤其是全球教育专题的课程尚未开设。笔者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将全球胜任力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教师结合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等平台增加学生对全球性议题知识和跨文化知识掌握的要求。

4 结语

目前国内外对于全球胜任力的理解已基本达成一致,主要涵盖“态度、知识、技能”三个维度。我国高校目前仅有清华大学制定并明确提出系统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作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之一,校区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留学生培养质量、大学生英语教学体系、教师的全球胜任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应不断汲取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发展特色,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方式。

猜你喜欢
胜任校区跨文化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