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2020-08-12 09:01郭兴松
学周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教学质量初中语文

摘 要: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课堂活动质量的高低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关键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升课堂效果上。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深受传统模式影响,偏向于照本宣科,过于追求考试结果,忽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审美能力等,有违新课改的要求。为满足初中学生今后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求,教师需要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找到恰当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满足课程目标要求,更要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特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7-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38

语文在任何一个学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不管是从分值比重,还是对今后学生的发展,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学校会在语文的教学资源上有较大的投入,尽量让学生在教材知识、基本技巧,以及写作能力等多个层面得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提升其语文涵养。另外,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对于初中学段的学生来说,小学阶段已经对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接触,初中又是衔接高中的重要阶段,需要打好基础,更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初中语文教师不应让学生习惯于单一的教学手段,而要将丰富的教学形式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深切地体验中华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切入,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初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段,语文教学相比小学和高中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探讨如何提升初中教学质量之前,需要对这种特色进行分析。总的来说,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高考中语文的分数,也会影响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为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就需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重点教学。

(一)基础性

与其说语文是一门学科,不如说它是一种工具,帮助学生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社交的一门工具。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具有基础性,这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利用更好的语言与人交流,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

(二)人文性

除了是一门工具,语文知识还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珍贵积淀,为了将这种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就需要让学生从小对汉字产生热爱,并崇尚中华宝贵的民族文化。这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看成绩,更要看到文化对学生的熏陶,通过教授汉字、课文,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民族英雄身上的爱国情怀,这都是语文学科应有的人文性特点。

(三)多样性

文化具有多样性,语文教学也应当多元化。课本中的知识千变万化,不同朝代、不同人物、不同风景,都具有各自的特色,若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将之讲给学生听,就会失去它们身上原本耀眼的光芒。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特点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有时候并不一定要局限在教室,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也是非常好的手段,让他们切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心中的感受,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也令日后写作时的内容更加生活化。另外,对于教室内的活动,教师要争取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发言,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实践性

语文并非一门形而上的学科,而是一门需要在生活中应用的学科。在课堂上吸收的知识只能算作“学”,能用到生活中的才是真正的“习”。不管是写字、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不断地练习,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换个角度看到教材中的知识,所以要多让学生发挥自主意识,加工教材中的知识。

(五)地方性

不同地区使用的语文教材有差异,这是因为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这种地区差异性。比如,北京和上海、沿海和内地等,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也要因地而异,以体现地方的人文特色。

二、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调陈旧

现在很多初中学生将语文学习看作任务,而不是乐趣,这不是教学的初衷。主要原因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很多年纪大的教师继续沿袭过去的教学方式,即教師只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渐渐被消磨掉。

(二)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虽然新课改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但是很多教师只顾完成任务,没有改变教学理念,只将教学手段进行了表面上的转变,比如小组讨论,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只是变成课堂上一个必要的环节,刚开始讨论,教师就匆忙结束,又将课堂变成自己的主场。类似的表面形式还有很多,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产出与投入不成正比

语文学习有很多模块,比如阅读、写作等,每个模块的时间分布是不同的,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果。但就现状来看,教师没有有效地分配教学时间是主要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讲解课文,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导致浪费掉大把的时间。还有在写作课上,教师没有进行导入讲解,就直接让学生盲目摸索。

(四)课外阅读时间不够

语文学习绝对不应局限在课堂中,课外时间也需要利用起来。有些课文后面会附带一些推荐的课外书目,很多教师常常忽视这些,认为没有什么作用,学生也不会主动找课外书看,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严重不够。

(五)忽视作文教学重要性

写作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板块,但是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如下问题:第一,不管是命题,还是指导和评改,都过于随意;第二,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只让他们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导致写出来的东西失去了本真的味道,失去了得到审美教育的机会;第三,不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对生活的敏锐性和想象力丧失;第四,很多语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够,在作文批改阶段未能做到有效输出。

(文)教师绩效考核方式不合理

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不恰当的原因有很多,学校对教师设置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并不合理,将工资与学生成绩挂钩,导致教师短视的教学行为,将大量的时间放在教学而非科研,不利于教学手段的优化。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变得目的性极强,只看重分数。

三、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刺激学生积极性

就教育学者看来,在学习知识时,人不能被动接受,而是要通过培养自主意识和积极性,去主动汲取知识。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就是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的自主意识苏醒,去自主探索教材,以及教材外的语文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方法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适当转变教学思路,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导,通过小组讨论、课外阅读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学到多种课余知识,领略语文学科的不同魅力。另外,教给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因为在很多时候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

(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进程需不断深化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进程还在不断推进中,以创新、质量为原则,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是改革的主要目的。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改要求,领会改革理念,并积极参与相关科研活动,提升改革的理論水平,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改革深化过程中,不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要基于目的,来灵活调整教学活动。

(三)建设高素质的初中语文教师队伍

即使再怎么推出课程改革政策,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执行,也只能是流于纸面的空谈,使得教学活动变得“四不像”。教学是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需要不断实践和学习,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思路。具体而言,在每节课之前,教师要认真研读并设计好合适的教案,设想好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语文教师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要强,在正式上课时教师不仅要按部就班地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灵活调整,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这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除了要提升专业素养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有十足的亲和力,展现自己的文化涵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亲切的形象,这样才能让师生地位进一步平等,有利于日常交流。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

第一,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时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考习惯,可以真正在自主时间内学到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让学生学会听课,认真听课。课堂是最高效的学习时间,要让学生真正利用起来。针对很多学生容易走神,或过于紧张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教师要教会他们听课的技巧,哪些该记,哪些环节需要积极参与,课后作业如何完成和反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正确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对于写作、理解等能力十分有帮助,在阅读中,要注意标记、总结等应坚持学习的技巧。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注意文化素养的提升十分关键。以上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和问题,就如何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可见,学生拥有语文素养很重要,对日后工作和学习非常有帮助。为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需要教师的引导,搭建起学生与语文之间的桥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为此,教师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素养,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J].学周刊,2020(2).

[2]陈雪梅.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J].名师在线,2019(35).

[3]杜松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

[4]高伯平,陆金涛.探析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19(18).

作者简介:郭兴松(1981.10—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教学质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