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0-08-12 09:01马春桂
学周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

马春桂

摘 要:习惯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和高效的学习法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教师不仅需要引導学生对所学的各种知识的细节进行系统地掌握,同时还需要教会学生怎样学懂、怎样去学和怎样学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规律。由此可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培养他们规范和优秀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习惯培养好。

关键词:学生;数学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7-00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42

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引导学生数学学习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有意义。就此来讲,培养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是数学教师需履行的义务和职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必须认识其深度的思想内涵,然后再采取良好的措施,因为运用这样的方法培养效果较好,也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

一、认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涵

(一)明确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教育家孔子也对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作了相关的阐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要让学生在根本上形成学习的习惯,当这些习惯慢慢地融入其生活中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天性。同时,这些习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最终使其品质得到提升。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很多的时候,教师和家长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会在无形中模仿大人的行为和方式,尤其是教师,教师对同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一些行为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平时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而养成一些习惯。所以在平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教学素质,用自己优秀的教育素质素养,给每一位学生做好榜样,起好示范作用,并做到每时每刻要以自身为学生确立一个需要学习的优秀标准,使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针对性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时,教师要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需要一个过程的转变,这个过程有一定的时间性,一般的学生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都会在其监督下慢慢形成这种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持之以恒,不能松懈,并起到监督的作用,力求让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形成并培养这种好的学习习惯。

1.教师要将学习习惯的养成贯穿于自己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然后力求每时每刻让学生抓住当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做起,把握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并将其持续进行下去,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有目的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比如利用学生的竞争心态,在每一次考试、学习、回答问题、黑板演练和计算的时候,让学生比一比谁的计算更加快速准确,在书写答案时看哪一位同学写得更加规范整齐、美观和正确;而且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自己讲的内容,还要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嘉奖、激励等等。

3.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内容渗透进去。例如,在日常的活动比赛中,对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进行一些奖励以及赞扬。利用每周的班会、晨会,对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学作为榜样的鼓励,评选班级的组织干部时以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评选的标准,进一步地让这些学生产生竞争的心理,从而达到激励全体学生学习的目的。

4.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并随时加以纠正。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总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如书写不认真,计算马虎,不主动完成作业等等,这些习惯都对学生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让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对他们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所以,教师在纠正学生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注意方法,细心指导,而且更多的时候要做到严肃认真,不给学生讲特殊。

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要引导学生在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好好学习,时刻跟着教师的教学内容来认真学习,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所以说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是教师工作的基础所在,而且要想做到有质量地认真听讲就要做到以下四点:看,注意力要跟随教师的演示板书;听,对教师讲的知识点、同学的回答、教师点评都要认真听;想,做到看和听之后就要学会认真思考,对教师的问题,同学的回答,做出自己的思考;最后就是做,包括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和对教师课后作业的有效完成。这四点首先要求学生在听课时一定要保证聚精会神,不要开小差;对于教师的讲课,同学的回答,积极做出思考,搞清楚弄明白回答是否全面无误,然后认真细致地对待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同时根据教师的演示付诸实践。具体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上课习惯,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重点说明。

1.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是一门以思考为主的课程,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并找到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点名回答的形式督促学生主动思考。为促进这一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就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思考,时间的设置既不能过长也不可以太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所在。在学生思考并举手示意后,教师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切忌总是拘泥于极个别的学生,要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思考中来,进一步促进课堂的全面活跃。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