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2020-08-12 09:01刘光斌
学周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法

摘 要:现在的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以信息为主的社会,这就要求学生在信息方面要有一定搜集、处理、学习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处理信息的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在这个以信息为主的社会中立足,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特从三个方面出发,即培养收集信息的意识、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来具体地论述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收集和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7-01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52

信息化的时代,对学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要有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和别人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是这个新时代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在信息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接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在初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课堂内获得的信息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以及将课外获得的信息灵活地运用于课堂之中,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中的信息量,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已经越来越得到关注。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再加上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传播的方式多,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忽略掉有用的信息,使信息无法更新,停留在原地,直到过时。所以说,只有那些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搜集和处理的人,才有更大的可能性取得事业上的成果。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信息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

(一)创造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进行应用。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信息。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来说是较为丰富的,并且对于生活还保持着足够多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充分结合数学教材中的教学知识点,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对教材理论中涉及的生活场景进行观察,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应用更加通透。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利用,不但能够提高数学知识的形象性,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信息的敏感度,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关注信息、重视信息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在大多数时候给出的问题,都拥有充分的条件,并且只有一个答案。很容易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只寻找唯一的答案的习惯,并不能够让学生重视对于信息的搜集。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准备一些条件不足或者多余,甚至条件不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信息搜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分式的运算”的时候,有这样一道题:

请学生先阅读计算的过程,再来回答相应的问题,问题先从简单问起。首先可以先问是从哪一步开始出错的,这个一般学生都可以答得上来,再问从步骤(2)到步骤(3)正确吗?如果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出正确的步骤。这就属于条件不符的,也就是提供了错误的条件的题目,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比如说学了“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时候,我曾经出过这么一道题:

下面哪些事属于必然事件?

A.小明每次都考100分   B.明天开始太阳从西边升起

C.有人会飞    D.蚂蚁长得比人还更高

这个时候,反应比较快的学生马上就会说,老师,没有一个是必然事件。问原因,一般情况下都能够说得头头是道,这些完全都不符合自然规律,第一个选项明明就是随机事件。这时学生的兴趣都能够被调动起来,接着就能够进一步引导,这些选项要怎么改才能变成必然事件呢?学生来了兴致,基本都能够回答正确。这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创设合作情境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除了教师直接面授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外,还会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理解能力时,可以在课堂上形成有效的信息合作与共享的情境,让学生对自己已掌握到的信息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加强学生对自身信息的记忆力,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彼此信息的流通,成为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之一。不仅如此,借助创设合作情境的方式实现辅助教学,也可以打破数学课堂理论知识过于枯燥乏味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氛围得以活跃。在趣味十足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应用更多展示出了一种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特点,符合了新时期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转变的需求。

二、开放信息源,引导學生主动搜集信息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引导学生养成收集信息方法、分析信息能力以及集成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的方法。学生一旦建立了信息搜集的意识,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信息的方式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书本,另一个就是教师。这样的教学,不但对学生获得信息的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知识面不够广泛,时间一长,就会使学生养成只看书本和只听教师讲解的习惯,缺乏对于信息搜集的主动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有关的内容来进行学习。我们要从各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积极搜集相关的信息,以便扩大自己的信息储备,让自己的信息量能够更加丰富,以此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如七年级上册“平行线知识”的学习来说,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搜集有关平行的事物或现象。有的学生就会说不知道哪里存在平行,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定要跟学生一起探究寻找平行线的方法,那么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家的墙是平行的;有的同学说电视上播放的大阅兵,每架飞机飞过的路线是平行的;又或者是在哪本书上看过有关平行的物件。

三、强化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完成信息表达的能力

学生获取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比较杂乱的,大量的信息汇聚会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所对针对这样的现实,教师要指导他们学会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也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当然,我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必须要从大量的信息中做出选择,完成筛选,做好抉择,所以此项任务复杂而繁重。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给学生较多的信息,让他们进行抉择,以便进一步强化灵活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再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个过程便是完成了信息的加工。通过对各种教学信息实施加工处理以后,学生对信息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自己对信息加工以后掌握到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点是学生信息表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和掌握状况,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传递出去,能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表达能力。这不但能检验学生本人是否真正掌握了信息传递出来的知识,又能把自己的发现传递给他人,形成很好的交流,使学生表达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选取信息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好习惯

如果想让学生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去锻炼自己和展示自己,通过实践和激励两种途径促进学生搜集信息习惯的养成。如学习“几何图形初步”中的“直线、线段、射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去寻找跟线相关的知识,等到上课时可以一起在课堂上分享。于是有的学生会说“我们在本子上绘一根线那是属于直线”,有的学生会说“晚上我拿灯往远处照那是光线”等。学生愿意从身边去寻找我们所需的知识,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了解知识,对于这种态度教师一定要多加鼓励。当肯定了学生的行为之后,我们再来对学生提供的事例进行讲解,原来写在本子上的叫线段,灯发出去的光线姑且把它认为是射线,以此引导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那么其他同学看到教师对搜集信息的同学给予肯定和赞美,也能明白信息搜集的必要性,以此来刺激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当然,教师不能一味地夸奖,面对错误的或还需改进的地方也要及时指出,让学生养成正确搜集信息的习惯才是要达到的目标。搜集信息或许会占用学生一些课后时间,但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它也是一个巩固和预习知识点的过程,还能让学生摆脱枯燥的理论灌输,走进生活,动手实践,这必然是利大于弊的。这种搜集信息的行为,能让更多的学生明白,搜集信息不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反而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因此培养出搜集信息的好习惯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学生不能只待在课堂,他们应该走出去,去面对大自然,去走进社会,去感受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在此,学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不仅在学习上有所进步,还能进一步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以此来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的丰富与充实。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学会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才能更好地体会这门学科的魅力。学生要成为知识的使用者,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不应该被动地接受信息和知识,那么就可从搜集和处理信息开始。

参考文献:

[1]张永刚.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

[2]郭邦根.以信息为支点,实现有效构建——论小数教学中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2).

[3]赵勇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5(12).

作者简介:刘光斌(1982.6—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研究。

课题项目:本课题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搜集、处理、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課题立项号:GS[2018]GHB128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