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阶段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2020-08-12 09:01杨艳芬
学周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生命教育重要性

摘 要:正确端正的生命观是确保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然而,对正确、端正生命观念和意识的缺失却正是目前很多初中生群体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不爱惜自己、他人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不得不引发教育的深思和反省。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教育必须要关注初中生的心理情况,加强生命教育,预防学生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在生命教育中,要重视对学生正确生命观念和意识的培养,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帮助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挫折,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生命。

关键词:初中学生;生命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7-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56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我国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等综合方面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点教育内容,不论从学生终身发展,还是从当代教育的使命来说,生命教育在初中阶段的教育内容中都扮演着重要且特殊的角色。初中阶段为学生面对生活、学习中的种种挫折和困难,很容易走向极端,因此,针对初中生来开展生命教育是初中教育中一项意义非凡的教育活动。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加大生命教育开展的力度,同时倡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生命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方式,推动生命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全面实施。

一、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是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方式

不论是从学习方面来看,还是从学生长远发展开看,初中阶段都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学生叛逆期的到来让学生内心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学习上,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逃学、虚度课堂的现象很常见;在思维上,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开始变化,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不再言听计从,开始有了反抗意识;在行为上,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性和认可性开始下降,因为青春期的到来,不想再受到教师和价值的管束,表现出更激烈的反抗,行为较为极端。大多数初中学生的极端表现都存在于思想上,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依然存在一些将极端思想转化为极端行为的事件。因此,从初中生的叛逆特点来看,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思想及行为的可能造成的后果、改善初中生的认知是初中教育中的必要内容,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重要途径

生命是人一切学习、工作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度,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更加珍惜和爱护生命的重要方式。生命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初中生在心理发育阶段中更加具体、更加正确地认识生命,明白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美好与苦难。初中生的心理承受力较差,生命教育的开展在帮助他们理解生命有美好和幸福就必然有苦难和挫折的存在、帮助他们在正确认识生命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等方面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在生命教育的开展下,学生能够充分全面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珍惜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也只有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他们才能确立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不虚度光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命。

二、初中阶段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

(一)错误的生命观

正确的生命观念是决定学生对生命是否有正确认识的重要前提,而目前,很多初中生在生命观念上却存在着很大的错误。生命观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对生命的价值、意义,对幸福美好和苦难挫折,对死亡等方面都有全面的分析。只有拥有正确的生命观,学生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中的一切问题,才能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并理解生命的价值。在初中阶段,学生在生命观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生活幸福感的漠视、看不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存在自我主义等方面。在一项调查中,人们发现很多初中学生认为死亡是解脱的过程,生活更是没有乐趣,觉得自己的生活充实有趣的人非常少,很多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挫折苦难大于乐趣和幸福。可见,很多初中學生在生命观上都存在问题。

(二)生命抗压能力的不足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背景下,当今时代的初中生面临着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更加广泛的新时期,一方面给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途径;另一方面,网络发达的时期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判断力较差的初中生很容易就会被误导,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上越来越繁重的学习任务、教师和家长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近的升学考试等等,他们更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误导,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很多学生开始变得焦虑,各种负面情绪开始侵蚀、影响着学生的内心成长,甚至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初中阶段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方式

(一)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要确保生命教育开展的效果和价值,必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来实现,生命教育体系的建立能够确保生命教育活动的系统性、深入性和全面性,更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首先,是要开展针对性更强的专业生命教育课程,独立、专业的课程教育是保证生命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同时,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能够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完整地表现出来,更能够引起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重视。虽然我国在生命教育的开展中有了一定的行动,但是初中阶段的实践还有待完善,独立课程与教材的缺少是主要的问题,因此,在生命教育体系的建立上,必须要重视针对初中生群体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以及专业教材的编排,促进初中阶段中的生命教育的常态化形式的形成。其次,在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重点突出生命教育、生命发展、生命关乎等方面的内容,要重视对生命观的培养,只有基础的生命观念教育成功了,才能确保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和生命归属、生命责任等内容教育的有效性。

(二)重视学科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渗透

在生命教育的开展上,不仅要依靠完善、针对性强的生命教育体系,也需要综合利用其他各种学科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价值,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各科教师也应该重视在学科教育中对生命教育的渗透。单独的生命教育体系的建立,能够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改善生命观念和意识,但是其时间总是有限的,其开展效果也会受到时间限制而大打折扣,通过学科教育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势在必行,这也与近年来兴起的德育教育的开展目的不谋而合。通过在每个学科的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能够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时间,也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课文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分析来引申出生命教育,教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分析,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并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和际遇,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各种思想学习过程,来激发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学会在生命所给予的困苦中看到其积极美好的一面,树立正确的生命意义观。

(三)积极发挥出心理辅导的作用

生命教育与心理辅导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因此,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将生命教育与心理辅导相融合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生命教育的开展效果,通过发挥出心理辅导的作用来促进生命教育在初中生思想中的渗透。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和生命教育的目的有一定的共同点,所以,心理辅导的加入更容易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进行。目前,轻生自杀、虐待小动物、伤害他人的恶劣事件时有发生,这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有着很大的联系,开展心理辅导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进一步改善生命教育效果的重点。在实际的心理辅导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心理课程的开设,更要加强对心理讲座、专业心理咨询等活动的开展,以多种形式确保心理辅导的多样性,全面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了促进生命教育开展效果的提升,在心理辅导的各类活动中,必须要加强对正确生命观的传输,帮助学生在矫正心理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四)加强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才是确保教育效果最大化的方式。对于生命教育而言,它在知识、理论上的教育要求并不高,它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冲击与感染,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诠释也不能通过语言来传递和分析,只有通过体验和感悟才能加强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因此,初中阶段中的生命教育开展必须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从某种程度而言,生命教育更像是一种实践教育,它需要借助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关于生命的要点和知识,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和观念。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上,可以通过各项拓展训练来提升初中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抗压能力和解决能力,加强对学生顽强意识的培养,并在各种苦难中领悟到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珍惜生命。还可以通过组织初中师生参加各种扶贫志愿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生命責任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爱护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和观念。

不论是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生命教育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所有问题,帮助学生培养起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良好生命意识和观念,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秋莲,熊小刚.初中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以思想品德课堂为例[J].亚太教育,2015(34).

[2]陆丹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3]韦富元.在农村初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9(4).

作者简介:杨艳芬(1971.11— ),女,汉族,甘肃酒泉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及综合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规划课题《初中阶段学生的生命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研究》中期刊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号:JQ[2019]GHB075。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生命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