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探讨

2020-08-12 09:01史学斌
学周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初中数学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是适龄儿童自动入学,由于学生各自的认知特点、认知能力和认知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初中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或者习题的计算无论是能力还是速度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知识水平,对于一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反思和巩固,对于学生通过课后反思提高数学认知水平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分层作业,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7-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72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在教学中和作业布置中的分层实施和分层管理成为教师多年实施并行之有效的措施,分层教学和作业分层布置和管理就是以学生为核心,坚持最近发展区理论开展课堂教学,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布置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广大教师运用于具体的分层教学和作业布置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情基础上进行学生分级分组

合理的学生分组是实施分层作业布置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根据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分层A、B、C三组,在教学中为了便于作业布置和检查,教师应该根据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进步状况进行分组,并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分别给各组布置作业,并随意抽取各组任何一部分人进行作业的详细批改,了解该组学生的进步状况,并根据学生进步状况调整作業布置时题目和方向的选择。另外,学生根据好中差进行分组以后,在一定时期内改组学生固定,但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提高以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步状况进行重新分组,以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不断进步,有了教学中和作业布置中的合理分组教师就可以根据分组对学生进行分级作业布置和学习管理,实现全体学生全面进步。

二、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实施策略

(一)作业布置应该突出成长性原则,分级作业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

各类作业的寻找应该以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基础,要达到该题对于每一个学生具有成长性引导。每一类学生在做完自己所做的每一道题应该都有所获得。A类同学在做完相关的体制后应该对就是所讲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创造性地在教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解决同类型数学问题,同时这类同学还应该根据自己成长的需要,在教室布置的作业之外寻找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寻找应该具备两个功能:第一是对教师所讲解知识的补充与拓展;第二是自己所查找的作业应该能够起到巩固和熟悉教师所讲解的新的知识内容的目标。这类学生在完成教师作业的同时,应该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有更加熟悉的理解。他们所解决的题目需要更多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而他们所做的题目应该有更多的拓展性。B类学生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内作业以后,应该对教师当堂所讲解的数学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并且通过反复的训练对教师所讲解的东西能够深入理解,在课后以及以后的知识运用中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回想和应用。这类同学应该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后,寻找更多的与教师所讲解内容有关的题目,通过反复的训练达到熟悉教师所讲解内容的目的。这类同学的作业查找和作业练习应该具备巩固性和重复性。C类同学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以后,应该具备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解内容的能力。他们除了在课后查找教师所布置的同类型题目,进一步为教师当堂讲解内容,做好认知和能力准备的同时,还需要在课后认识和探究教师当堂所讲解的内容,当然基础的补充和训练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的。因此这类学生一边需要反复地训练基础运算能力,掌握基础运算规则,一方面还需要对教师当堂所讲解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达到理解的目的。总之,每一类学生的作业做完以后,他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得到进步,并能够依据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水平找到更多的作业,来对自己的所学和教师的所讲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达到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二)作业布置要突出关联性原则,分级作业均要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

所谓关联性原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进行分层作业布置的同时,教师所找的习题应该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特别是C类同学的作业是对基本的用色能力和运算规则的训练。我们知道这类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他们的基础欠缺并不在某一个方面,而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这些缺乏和问题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需要在长期的作业和训练中反复地训练和长期的关注。但是为了让这部分同学在进行基本运算能力训练和基本运算规则掌握的基础上,同时掌握初中数学教学中新介绍的相关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时,这些基础训练的题目也应该与当堂所讲解的内容具有关联性。这可以让学生在做题目时实现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和复习。

(三)分级作业要突出指导性原则,各级作业应能指导学生知识巩固

初中生所学的科目繁多,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所学的科目突然增多了好多,同时每一个科目所讲解的内容也比小学阶段量更大、难度更高。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具备指导性,而不是布置所有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具有指导性,可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题目,从而避免了过多的作业布置占据了学生过多的时间,阻碍学生自主的选择和自由的补充,甚至影响到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从当前我校以及全国很多学校教学实际来看,目前初中生在作业布置方面作业布置过多,学生任务繁重,这一现象比较普遍。当前情况下,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利用休息时间,特别是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学科作业的完成和训练,更严重的是,每天每一个科目都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家庭作业,供家长督促和完成,根据家长反映,很多学生在家难以有效完成这些作业和任务,也有部分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这些作业和任务,但是这些学生以正常的休息和健康为代价。为了完成作业,很多学生到深夜还在奋笔疾书。解决这一现象目前还存在一个严重的困难,学校在考核教师时,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考核使得部分教师难免急功近利,以大量的作业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也有部分教师坚持作业的指导性原则,给学生布置少量的作业来留个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时间,但是由于学生的时间有限,如果其他科目的教师不能坚持这一原则,布置作业过多就可能导致这科目作业时间不足。以指导性原则布置作业,而不是布置每一个题目和每一个动作,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多地以学生成长为教育教学的真正目标,而不是以教育教学成绩为唯一的追求。同样学校应该从管理和考核层面多做一些利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事,少一些对家长非合理期待的迎合,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发展。

(四)分级作业坚持开放性原则,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与探究的空间

数学作业布置的开放性主要指教师在作业题目的布置基础上给学生拟定一个作业选择的方向,让学生自主去选择一些此方向上的题目去做。分级作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自己成长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去做。任何学校都不可能做到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教师只能根据某一组情况比较类似的学生进行方向性的指导,但如果限定到具体的题目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这就是分级作业必须突出开放性的必然选择。学生要根据教师指导的方向,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认知,需要寻找相应的题目去做,这一过程学生发挥了学习自主性,尽可能实现做每一道题的有效性,以最少的题目和最短的时间实现自身的成长。教师布置作业时让学生在完成基础题目的基础上,自主選择更多的适合自己的又符合教师给定方向的题目去做,这一作业模式的设计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学生作业量不同,也有部分同学对于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水平和所需要做的题目内容予以打折,出现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自己的任务,而是自主地放弃自主学习机会,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教师应该从正面引导和反面教育两个方面对学生做好监督检查,可积极引导,对学生对具体的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掌握和学习情况,教师要定期进行考试检测,通过考试评分评比,产生比较效应,鼓励表扬进步较大的学生,让进步较小的学生产生危机感,形成进步的学生斗志昂扬,后边的学生奋起直追、你争我赶的氛围。在学生分级作业管理中,教师既要保持作业布置的开放性,又要对开放性的作业采取恰当的检查监督和正确的引导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研究的良好的学习局面,实现通过分级作业,来实现全体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和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方面的全面提高。

总之,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员入学,因此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校在教学中应该认识并关注这些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管理和分层教学。同时,学校应该将学生的真实水平真实地反映给家长。避免出现为了迎合家长的过分期待,而在考试中给学生提供极其简单的考试题目,导致每次考试学生的成绩没有区分度,人人达到成绩优秀,这样的考试对于差学生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完全不适合优秀学生的成长。当前要实现中学生数学作业分层管理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真实能力出发,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真正成长。

参考文献:

[1]宁志伟.浅谈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

[2]宋体海.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细则[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9).

[3]毛小芬.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

[4]赵宣.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培优辅差”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

[5]张丽雅.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

作者简介:史学斌(1981.10—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一级职称,研究专业: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初中数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