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2020-08-12 09:01邵建业
学周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方法

摘 要:初中体育课程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个人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不仅需要完成理论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当下教育课题之一。文章就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法;巧妙性;初中体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7-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76

体育教学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革新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巧妙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锻炼中来,从而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与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生学习压力大,长时间久坐学习对身体和心灵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体育教学来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

(一)有利于学生提升身体健康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初中生正处在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科学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提高骨密度,同时还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健康的帮助不同,比如慢跑对提高学生的肺活量很有帮助,瑜伽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的柔韧性,篮球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反应能力……除此之外,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免疫力,使其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

(二)有利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发生巨大的转变,也是身心向成熟阶段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严重一些会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体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尤其是一些團队合作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与世界观。

(三)有利于学生调节紧张情绪

初中阶段学生为了考入理想的高中,会面临来自教师、家长、个人的压力,长时间的紧张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而且久坐学习也会让身体感到疲惫,最终会使学生觉得身心俱疲。科学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这个时候大脑会处于兴奋与抑制不断交替的状态,从而保证学生舒展身心,消除学习压力,将身体和心理调节到最佳学习状态。

(四)有利于学生缓解失眠

失眠已经不再是中年人的专属名词,据调查统计,初中生平均睡眠时间只有7小时,很多学生在23点前无法入睡,甚至会有失眠现象的发生。定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失眠,还可以起到安眠的作用,甚至可以延长深度睡眠时间。

二、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处境比较尴尬,尤其是在升学率与中考的双重压力之下,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比较重视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体育教学。

(一)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大的挑战和任务就是完成中考,所以很多学校取消了音乐、美术、体育等所谓的“副科”,将课时都让给了语数英理化等“主科”,这是从本质上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这种情况导致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慢慢被消磨,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被中考压力替代,最终很多学校有了不成文的规定,体育课成为自习课,这也才有了“体育老师是最爱生病的老师”的调侃。

(二)教师过度解读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多体育教师打着这样的旗号,将体育课变成了自由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实践锻炼,这是过度解读自主学习造成的结果。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而且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与辅助。如果教师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却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引导与点拨,那么学生一旦养成错误的锻炼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体育锻炼意识,而且会对身体健康有损,这也是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体育课程内容落后

传统体育课程多以跑步、健身操、足球、篮球等运动为主,这些教学内容已经不符合当下学生的运动需求,学生也对这些项目失去了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受到学生的青睐,学校与教师应紧跟运动潮流,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时更新体育教学内容。比如,现在最受学生喜欢的有瑜珈、网球、排球、武术等等。除此之外,体育课也应该将一些团建益智项目纳入教学计划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能够培养学生手脑协调发展。

(四)体育教学模式单一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以体能训练为主,一般的教学流程是课前热身—跑步—解散—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而且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会快速口头阐述一些运动要领,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最终导致学生并没有掌握体育教学的精髓,也没有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对单一的体育课程失去兴趣,宁愿上自习课也不愿意上体育课。初中生的好奇心和猎奇心都比较强,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求知欲,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体育科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

(五)缺乏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选择统一的体育项目进行考核,看似公平其实并不科学。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比如跑步项目,男女生之间的差异、腿长腿短之间的差异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这种教学模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先天条件不足的学生来说,长时间的不合格与名次的落后,会让他们对体育课产生恐惧心理。因此,传统教学评价方式阻碍了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受上述体育教学的各种不足影响,初中生长时间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要求下,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均需重视体育课程,改善当下国内体育教学不良状况。教师需要巧妙设计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实践技能,领悟体育精神。

(一)创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上课的积极性。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于体育学困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与鼓励,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例如,在进行100米短跑训练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小组4×100接力跑步比赛,在活跃的氛围下让学生先进行热身,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调动其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然后再进行100米短跑训练。在1000米长跑训练时,教师则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转移学生的疲劳感。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陪跑,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快速达到教学目标。

(二)开展小组合作模式,增强课堂趣味性

合作与团队是体育精神的重要支柱,也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目的之一。对于初中生而言,培养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帮助。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体育的趣味性,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模式让学优生帮助一些学困生。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有时候比教师的指导更有用,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教师难免有畏惧感。但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全程监督,及时给予正确的点拨。

(三)借助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初中生年纪还小,普遍爱玩,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设计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游戏,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传球游戏,哪位学生没有接到球就表演一个节目,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在足球场设置障碍物,只有学生顺利带球穿过所有障碍才算完成任务。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先设计好游戏流程,对场地安全性进行調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四)鼓励自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特长

受个人身体条件差异以及兴趣爱好影响,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体育爱好与特长。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自主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训练。教师要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挖掘学生的体育特长,这样才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每节课教师可以匀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篮球、足球、瑜伽、跑步、铅球、健美操等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来锻炼。在接受统一教学的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五)加强交流互动,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效沟通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要遵循平等交流原则,最好是采取聊天的模式,这样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体育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到了什么,在体育训练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与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再一一进行分析指导,加深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的印象。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对体育课的建议与想法,这样在后期进行课程设计时,就可以将学生的想法融入其中,从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不论是素质教育要求还是学生身体素质需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将教学模式多元化、多样化,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芝梅.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9).

[2]季小刚.论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7(23).

[3]侍汉军.浅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5(33).

[4]梅营平.教学设计视角下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4(2).

作者简介:邵建业(1980.9— ),男,汉族,甘肃庄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