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度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扎根山区的旱粮专家

2020-08-13 07:58
湖南农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永顺县武陵山王军

王军,永顺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参加工作22 年来,他一直扎根基层,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积极推动永顺县农业生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溪州大地勤劳智慧的土家汉子。

潜心钻研,育良种,推良法

永顺县旱粮研究所,是王军工作的第一站,这一“站”就是15 年。2000 年,组织任命王军为副所长,之后他紧紧跟随玉米专家彭继福,致力于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不论烈日炎炎或天寒地冻,他下海南、赴云南、跑重庆,奔波在玉米新品种选育、“南繁”加代、亲本繁殖、杂交制种的第一线。即使出差在外,他也不忘收集当地玉米品种资源,努力为山区玉米生产发展选育良种、推广良法。

只有创新,才能在玉米育种的前进洪流中占据一席之地。王军多方争取,先后组织实施了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高蛋白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和“南方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应用”。他提出了“中熟、中秆、果穗大、单株生产力强、籽粒偏硬、品质好、抗病性强、抗倒性强”的武陵山区新的育种技术路线,创新“地方品种×外引群体”杂种优势利用模式,成功选育出多个适宜武陵山区推广应用的高产、高抗、优质玉米新品种,逐步确立了永顺县旱粮研究所在武陵山区玉米育种和示范推广领域的领先地位。2010 年,王军入选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成为省内外知名的青年玉米专家。

毫无保留,为山区农民传授技术

成为玉米专家的王军,依旧选择坚守在农村,心无旁骛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田间试验管理和观察记载等科研工作既苦又累,农忙季节更是加班加点。可从试验方案设计、播种育苗、生育期间观察记载到取样、晾晒、考种、写总结报告等,他都亲自操作,从不懈怠。白天,他跟大家一起播种、育苗、补苗、施肥,并观察、记载;晚上,他坐在桌前整理实验数据、总结经验。最终通过试验示范,他引进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Y两优143”“正大999”等农作物新品种25个,集成水稻、玉米、油菜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6项。

王军的足迹遍及全县270 多个村寨。他每年下乡200 天左右,参与技术培训112 次,直接培训群众2600 多人次,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掌握的技术。

用心耕耘,溪州大地硕果累累

王军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致力推广种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作物新品种。他的工作目标就是在湘西推广粮油新品种,提高粮油产量,确保老百姓吃得饱、有余粮。

2010—2012年,王军主要负责组织实施了“杂交水稻新品种金优468示范与推广”项目,与同事一道优化集成组装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轻型农机应用等先进成熟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3年来示范推广面积达7420公顷,每667平方米产量447.6千克,总增产稻谷3605吨,总产值865.1万元。2014—2015年他还主持了“永顺县玉米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2年来推广玉米面积14200公顷,示范片总产96830吨,新增总产14140吨,共创产值18273万元,总收入8157万元,新增总产值2865万元,新增纯收入共计2030万元,为永顺县粮油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王军脚踏实地辛勤付出,换来了农民群众的赞许,称他是“溪州土家儿女的榜样”。

猜你喜欢
永顺县武陵山王军
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乡镇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湖南省永顺县老年大学校歌
石榴树想法妙
诗二首
我要好好来欣赏
黄陵祭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可爱的小丫丫
永顺县渔业生产发展的思考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协调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