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瞻园考

2020-08-13 07:08钱璟钱可敦
艺术科技 2020年16期

钱璟 钱可敦

摘要:南京瞻园乃四大名园之首,据文献记载可追溯到600年前。本文以瞻园内各轩馆前悬挂的对联为引,援引历史文献考证瞻园的历史,为之后瞻园及其他历史名园的修建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瞻园;魏国公西圃;历史名园修复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6-00-04

0 引言

近年来,历史古迹的修复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衡量一个设计优秀与否的标准也在于其是否契合场地的历史背景。南京瞻园作为备受人们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园,竟少有人对其历史脉络进行整理和分析。本文以瞻园中的对联为媒介,对其历史发展过程进行考证,为今后的改建提供参考。

1 明清时期

1.1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这副对联题在瞻园内的醉墨山房前,说的是明初的徐达。他文武兼备,既担任过左相国,又曾帅军打过多次胜仗,帮助朱元璋推翻了元朝蒙古人的统治,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这副对联昭示了瞻园与徐达的密切关系。朱元璋于明洪武三年封徐达为魏国公。据《明史·徐达传》皇帝曾说:“徐兄有功,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1]旧邸乃明太祖朱元璋还在做吴王时所住的宅子。面对如此恩典,徐达不敢僭越,于是坚决推辞。但有一天皇帝与徐达一起到这宅子去喝酒,皇帝强行灌醉了徐达,用被子蒙住他,命手下把他抬到宅子的主卧睡觉。徐達醒来后,急忙到皇帝面前请死罪。皇帝见了这反应,十分高兴,于是在旧邸前为他修建了宅邸,并且建造了两座“大功坊”牌坊。

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古代的皇帝多忌讳臣子功高盖主,所以皇帝对臣子往往进行不断的试探。徐达一生谨慎,面对这两次试探,算是给了皇帝一个满意的回答。魏国公府就是瞻园历史的开端,瞻园就是这君臣间博弈的产物。

但据《明史·舆服志四》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功臣宅舍之后,空留地十丈,左右皆五丈,不许挪移军民居止,更不许于宅前后左右多占地,构庭馆、开池塘,以资游眺。”[1]所以当时徐达的宅邸内并未修建园林,由此也看出朱元璋统治的专制与对功臣的猜疑心理使徐达不敢妄自改建朱元璋旧邸。据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当时的魏国公府邸的情况是“仅为织室马厩之属,日久不治,转为瓦砾场”[2]。

真正对魏国公府内园林进行修筑的是徐达的后代。正德三年,徐天赐首先修建魏国公府内的私家园林。他是魏国庄靖公的幼子,深受父亲的宠爱,而且此时刚刚承袭了爵位的徐鹏举年纪比较小。乘此机会,他僭越了本分修建了东园,并将它传给自己的后代。嘉靖年间,魏国庄靖公的孙子徐鹏举才开始大修园林。他“征石于洞庭、武康、玉山,征材于蜀,征卉木于吴会”[2],花了大价钱修筑了魏国公西圃,也就是现在瞻园的前身。

从此,魏国公府内的园林的发展走向了高潮。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受邀前来赏玩的。著名的文学家王世贞就游览过魏国公府内园林,根据其中的见闻,写下了《游金陵诸园记》,其中赞魏国公西圃“右折而上,逶迤曲折,古木奇卉,使人足无余力,而目恒有可观。下亦有曲池幽沼,故不能胜石耳”[2]。钱大昕亦在其书中提过他在魏国公府园林的游览。

一直到明代灭亡,徐达的子孙们一直在修缮这座园林。其间也偶有事故发生,如火灾等,因为古代的建筑以木构为主。万历三十年间,魏国公府发生了一场大火,一直烧到了祖庙。但魏国公西圃竟幸免于难。这是瞻园遭遇过的第一场磨难,它凭着幸运得以逃脱。

明清之际,魏国公西圃因为战乱而逐渐荒芜。亡国之际,曾经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的对比真是让人看得伤心惨目。费经虞在《江南过人家旧园》里这样描写它:“寒泉荒树好人家,漠漠荒垣带残沙。断壁尚存当日赋,满园不是去年花。”虽然这其中不免有亡国士大夫的哀愁,魏国公园林的荒废是不难看出来的。

这一时期瞻园的兴起与衰落可以说是明朝政治文化变革的缩影。明朝初期,朱元璋忌讳功臣,并倡导简朴生活,抑制铺张浪费。燕王朱棣靖难,朝廷上风云变幻。因此魏国公府内的园林在这一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发展。而明代中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也进一步发展,魏国公府园林开始走向繁荣,奠定了瞻园日后发展的基础。而明王朝走向灭亡后,失去了主人,魏国公府内的园林也就自然衰落了。

1.2 “嵌壁书留十全老,累石屏张九叠云”

清朝乾隆帝自称“十全老人”。乾隆二十二年,乾隆驻跸瞻园,赐匾额“瞻园”,回京后,仿瞻园在圆明园长春园内造如园。这首对联前半句说的就是这件盛事了,后半句说的是瞻园内著名的假山景观。《南巡盛典》卷九十三·程涂图·江宁府图中,还着重标绘出瞻园的名称和位置,这说明瞻园在当时的特殊地位。但在经历明末的荒凉后,瞻园是怎样再度兴盛,成为乾隆下江南时垂青的景点之一呢?

清军攻占南京后,设江南布政使,魏国公西圃为江南布政使署,即江南布政使办公的场所。徐家的私有园林成为官有的园林,这使更多人能一睹它的风姿。这一时期的瞻园成为历代布政使和文人骚客引觞遨游、畅叙幽情的场所。文人们游览后不免留下文章诗篇,如康熙年间王渔洋的《六朝松石记》、朱彝尊的《题瞻园旧雨图》二首。瞻园后来更是成为“浙西六家”词人优游宴乐的场所。于是江南布政使署成了金陵文化聚集地之一,以优美的景致加上文化的浸润,无怪乎成为乾隆皇帝南巡的目的地。

其中乾隆年间有一任江宁布政使陈奉兹,他曾邀请好友姚鼐、袁枚等人游览瞻园。姚鼐乃桐城派的代表人物,看到园内的古迹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迹消磨多慷慨。”当真古今之叹,千年以来无不如此。农历十一月,陈奉兹请友人于瞻园宴饮,袁枚有首诗《畅月廿八日陈东浦方伯招引瞻园》来记录当日的盛景:“谈深文字同忘老,叹绝盘餐易举杯。”又叹:“瞻园尊贵随园冷,风味依然两秀才。”[3]将瞻园与自己建造的随园相提并论了,可见其对瞻园建设的认可。而陈奉兹也作《瞻园十咏》等来唱和。正所谓“醉温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袁枚也沉醉于瞻园的风景之美、文化之美中了。

但可惜的是道光四年瞻园发生一场大火,图书案卷都被烧毁,乾隆年间的瞻园十八景也不复存在。

清代期间,瞻园首要发挥着行政和文化的双重功效。作为江宁布政使署,它上接朝廷下通百姓,作为地方行政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它又是许多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优美的文章诗篇从其中传出。这也使它成了文化交流的中心,大大加深了文化底蕴。

2 中国近代史时期

2.1 “南士渊源承北学,秋曹门馆坐春风”

这副对联提于瞻园的逐月楼,乃林则徐所作。南士指的是陈继昌,他是广西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连中三元的学士。“北学”指的是王延绍,他出生于直隶大兴,直隶大兴位于今日的北京。北学也指周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之一,算是双关语。秋曹在古代指刑部,王延绍虽能传诗文,有杜甫之宗文之称,但仕途不顺,滞邢曹20年。这句对联的大意是,陈继昌学识传承自王延绍。王延绍可谓良师,听他的教诲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为什么要在瞻园内放这副对联呢?原来林则徐与陈继昌都在道光年间做过江宁布政使。但把这副对联放在这里是否恰当,笔者认为还有待商榷。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林则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所以由他来引出瞻园在近代的历史。咸丰三年,太平天国攻克南京,瞻园成了东王杨秀清的暂住地,此后洪秀全之妻弟副宰相赖秀英也曾在瞻园居住。同治三年,曾国藩攻破南京,战况异常惨烈,而曾经为东王府的瞻园也遭到了焚毁。人们花费数百年造就一个园林的辉煌,而战争只需要一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摧毁,真是让人惋惜不已。清军夺回南京后,瞻园重新成为江宁布政使署,李宗羲为江宁布政使。面对这战火后的废墟,李宗羲先于同治六年完成了对江宁布政使署的修复,又于同治七年开始正式修复瞻园的园景。这是瞻园战乱后第一次大规模重修。下一任江宁布政使梅启照在李宗羲的基础上,对瞻园进行了进一步的兴建与修缮。光绪三年春,瞻园进行了第三次修葺[4]。至此,瞻园的战后修复基本完成,然而尽管重修后的瞻园依旧壮丽,却比不上旧时的风景了。张之洞曾在瞻园修复后游览过,并写下脍炙人口的咏瞻园诗。

摧毁与重建是瞻园在清末的主题,同时也是时代的主题。在新旧时代动乱之间,旧有的秩序崩塌,新的秩序尚处于萌芽之中,瞻园虽然仍然发挥着衙署园林的作用,但不免受到战争的影响,尽管曾经被官员多次修葺,也不可避免地逐渐走向败落。

2.2 “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

在瞻园的苏亭前悬挂着这副对联。1902年张之洞创办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该学堂更名为两江师范优级学堂,这个学堂正是今天南京大学的前身。李瑞清主持这个学堂6年,并给学子们留下做人的规范,即“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的教训。这就是这副对联的来历。而李瑞清也正是最后一任江宁布政使,在辛亥革命南京光复后,他便潇洒离任而去。

瞻园在民国时期的命运依旧起起落落,它一边延续着行政和文化的作用,一边受着战争的冲击。辛亥革命后,瞻园成了江苏省长署。然而在民国十年,瞻园因为军阀混战而再度荒廢。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在瞻园设立了江苏革命博物馆。民国二十年,瞻园因其僻静的位置和萧条的景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在投敌的顾顺昌的带领下,4名国民党特工以静妙堂为班址,开始了办班的活动[5]。顾顺昌原先是共产党中央特科负责人,办班后抓了不少共产党,使蒋介石对这个机构更加重视起来。于是民国二十一年,秘密的特务工作总部在瞻园内成立。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年冬,特务工作总部迁至重庆,后被蒋介石改组扩大为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而迁不走的瞻园则在战争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当时旁边夫子庙的大成殿竟成为日军养马的场所,瞻园的境遇可想而知。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统局成员返回瞻园[5]。瞻园又成为国民党藏污的场所。

在战争时期,国家动乱也使园林极易受到冲击。在民国时期,瞻园竟逐渐变成了国民党举行情报活动的场所,其萧条冷落、无人顾及的场景可见一斑。

3 中国现代时期

“水木依然,重过名园寻往迹,沧桑屡易,几回春梦醒无痕。”新中国成立后,饱受战争摧残的瞻园终于得以休养生息,国家对其的建设高度重视,希望它不仅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还可以传播传统文化,成为接待国际友人的地方。

1958年,太平天国纪念馆迁入了瞻园。1960年,在刘敦桢的主持下,南京工学院制定了瞻园总体规划。1966年,由刘敦桢主持的瞻园重修一期工程,即西部整修竣工[6]。但可惜的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瞻园重修二期工程未能展开。时隔20多年后的1986年,瞻园二期重修计划才正式启动。1987年,瞻园东扩工程正式竣工,东、西瞻园终于合二为一,但瞻园真正的精华还是在西园。而且有意思的是,经典87版《红楼梦》就是在瞻园的西园取景。这也能某种程度上反映重建后瞻园的美丽且深具中国古典园林之妙。2007年,政府决定启动第三次瞻园重修工程,由叶菊华主持。2009年4月中旬,瞻园第三期北扩工程竣工。瞻园也就成了如今我们见到的样子。但据笔者来看,瞻园虽然内部景色外表看起来比较好,但其实细节上多有维护得不到位的地方,如假山内部有很多石洞,里面堆了一些建筑废材,如果走近细玩,非常影响观感。

瞻园从一开始为贵族私有的魏国公府,到官有的江宁布政使署,最终发展到如今对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瞻园的园林艺术文化也从一开始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发展到现在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在历史的发展中,它的胸怀也愈来愈博大和包容。这种逐步走向大众的发展趋势,既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也是瞻园能保持到如今的原因。

4 结语

虽说瞻园是保持到如今的南京园林,但在经历过明朝的失火、清朝的大火、太平天国的战乱、抗日战争的摧残,真正保留到现在的古迹已经所剩无几了,只剩下明代的假山和几株树木、盆景。因此,可以说瞻园的面貌还是以现代人的审美品位来决定的。然而如果设计师缺乏对古典园林深刻的理解和对其历史发展脉络的研究,往往会使历史名园失去原有的风味,成为现代的粗糙仿制品。正如瞻园的东园和北扩的部分始终比不上由刘敦桢先生主持修建的西园一样。所以笔者以此文考证瞻园的历史,希望在日后的改建中能深入挖掘历史要素,如瞻园的诗词文化活动,可以更多地以碑刻的形式在园林中有所体现。笔者期待日后瞻园能够成为沟通古今的设计典范,成为向外国友人展现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 李辉.瞻园年表简编[J].文教资料,2016(36):101-107.

[2] 刘叙杰.南京瞻园考[C].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1980:72-79.

[3] 司婉蓉.陈奉兹及其《敦拙堂诗集》考述[D].南昌:南昌大学,2015.

[4] 曹志君.从新发现的碑文谈同光年间瞻园之重建[J].东南文化,1990(04):71-74.

[5] 张万东.中统局大本营——南京瞻园[J].民国春秋,1999(03):62-64.

[6] 左毅颖.王世贞与园林[D].天津:天津大学,2014.

作者简介:钱璟(1999—),女,江苏常州人,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钱可敦(199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硕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辅导员,系本文通讯作者,主要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