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主动性的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策略研究

2020-08-13 11:44李钊
教育界·A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幼儿园策略

李钊

【摘要】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设计容易忽视个体的爱好和需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加强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有效指导,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章从活动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回应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策略

【基金项目】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主动性研究”(ZJYZQN201703)。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学习主动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主动”的解释是“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被动相对)”,是内在动力的外在表现。经笔者查阅,“主动学习”的概念众说纷纭,无较权威的概念。本文采取王一凡的观点,将学习主动性定义为:教师利用各种外部因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产生内在学习需求,从而保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持久性的学习状态[1]。

2.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2]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区别于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专门设计和组织的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活动。

二、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必要性

1.由集体教学的特点决定

集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能在同一时间面向全体受教育对象,其优点是能高效率地传播教育知识,不足之处为容易忽视个体需求。基于集体教学的特点,教师在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时,只能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大方向进行把握,却容易忽视个别幼儿的需求。

如访谈中,一位小班教师透露,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多数幼儿对家园联系栏中用来贴通知的磁铁感兴趣,便以此生成磁铁课程,组织幼儿集体探索。而在集体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大多数”儿童并不能代表“全体”儿童,为了使活动内容能吸引“全体儿童”,还得下一番苦心,即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找能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2.由幼儿学习的特点决定

幼儿的学习特点是由其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3-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心理特征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好动好奇,由于其生活经验的缺乏,认知常出现偏差。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活动的设计应让幼儿“跳一跳即够得着”,太难或太简单均容易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从而缺乏学习主动性。

因此,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幼儿更专注更持久地投入活动,主动建构,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集体教育活动中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1.集体教学设计应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

当前,大多数幼儿园课程在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在这种现状下,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一般以预设课程为主,提前选择活动内容,设定活动目标,准备活动材料和预设活动流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通过日常观察、调查、家园合作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及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如中班美术活动“妈妈的包”中,教师做了两次不同的尝试:A班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由家长带幼儿观察妈妈的包,作为此次活动的已有经验,B班则无此经验,并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在回答“妈妈的包是什么样的”问题时参与的积极性以及答案的丰富性。从幼儿的参与性和答案的丰富性来看,A班很快便有幼儿举手回答,且多数幼儿意犹未尽,左右交流分享,积极性极高;相反,B班在提问后,仅有几个幼儿举手回答,并观察到多数男孩神态游离,对此并不感兴趣。

2.善用讨论法,同伴间相互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

笔者通过深入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观察到教师常用提问法进行师幼互动,如展示图片时,會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并请举手的幼儿回答。这类交流笔者定义为集体交流,与之并列的还有:两两交流,即前后座或左右座的两个小朋友相互交流;小组交流,即多个幼儿进行交流。笔者认为,集体交流固有其优点所在,但从学习主动性角度出发,效果不如两两交流和小组交流。

如大班健康活动“保护眼睛”中,有“如何保护眼睛”这一环节,A教师用集体交流的方式提问“谁知道有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幼儿举手回答。活动后访谈得知有一个幼儿因刚检查出远视,需要佩戴远视眼镜对眼睛进行矫正,其中点到的方法是“佩戴眼镜”。此方法说出后,教师问“为什么”后便不了了之,最后得到的方法也不如教师预设的多元。B教师在此环节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幼儿分组讨论,有一组中也有幼儿佩戴眼镜,他们讨论时便说“不能乱戴别人的眼镜”,且从讨论结果看,幼儿间互为最近发展区,拥有相似的思维和经验,通过讨论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能得到更多元化的结论。

3.将游戏与内容有机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建构

游戏既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为游戏不但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并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游戏中的幼儿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主动建构自己内部的认知结构,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

如在社会活动“马路上”中,在“认知”环节,教师将马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以“翻翻看”的游戏开展,幼儿兴趣浓厚,都期待下一个翻开的标志;在经验迁移环节,又开展角色游戏,请幼儿扮演司机、行人等看标志过马路。整个过程幼儿主动建构交通标志的意义,主动获取相关经验,参与度极高。

4.适当创设情境,并贯穿始终

这里的创设情境主要是指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通过设计生动形象的情景以激起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形象生动、情深意长、情景认知三者融为一体的特征[3]。基于情景教学法的含义和特征,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适当创设情境,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内驱力。

如在中班数学活动“找规律”中,教师抓住中班幼儿乐于助人的心理特征,创设洪水冲垮了小动物们回家的路,请小朋友帮忙铺路的情境。活动中,幼儿认真观察和倾听小动物们门前小路的规律,如“△△□□△△”,积极投入到“铺路”的活动中。情境贯穿始终,在延伸环节,教师转告小动物的话,动物王国需要铺更多好看的路,请小朋友继续帮忙,幼儿兴趣不减。

5.活动中教师应有效回应,正面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教师回应行为是指在师幼互动情境中,(一个、几个或全体)幼儿对教师施动之后,教师做出的应答或反应;或者以教师作为施动者,幼儿受动之后,教师做出的应答或反应[4]。教师指向性、描述性明确的回应评价激励语言能激发幼儿思维,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和支持幼儿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有效途径[5]。

笔者发现,集体教育活动中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幼儿积极举手回应教师提问,被请之后却支支吾吾或说不出来。面对此景,教师不同的回应对幼儿的心理及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观察中,若教师愿意等待,或语言引导,或表情及眼神的鼓励等积极回应,90%以上的幼儿在教师提出下一个问题之后,仍然愿意继续举手表示乐于参与活动;相反,若教师不愿等待,以“你还没想好,请坐”“谁来帮助他”或更加消极、否定的语言、动作等回应,幼儿心里便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50%以上的幼儿不再愿意举手参与教师提出的下一个问题。

6.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性

学前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加之缺乏生活经验,常常出现对事物的理解不全面的现象。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若教师用苍白的语言或单一的图片进行,幼儿还不能完全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师可利用 PPT、视频、音频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不同的方式更加具体形象深刻地呈现教育内容,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知识简化为幼儿能理解的内容,方能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活动目标。

如大班健康活动“保护牙齿”中,提到“龋齿”一词,A教师请幼儿两两张嘴观察对方是否有坏了的牙齿,那便是龋齿。其实这对幼儿而言是非常抽象的,况且单纯的张嘴观察并不能真正看到龋齿的样子,导致活动过程中幼儿一直處于懵懵的学习状态。B教师则采用多媒体播放龋齿的图片,让幼儿一目了然地知道龋齿的样子,建立起“黑黑的、脏脏的、有洞洞”的直观形象,从而主动调动起已有经验,建构新经验。

综上所述,要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发展,教师必须以幼儿为主体,多方面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做幼儿的培养者、倾听者、合作者,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才能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王一凡.浅谈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教育行为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的策略[J].教师,2015(33):3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姜思宇.基于情景教学法的泰国幼儿园汉语课堂教学设计[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刘英.教师回应策略研究——基于师幼互动情境中[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王虹叶.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评价语言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33-34.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幼儿园策略
爱“上”幼儿园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想念幼儿园
Passage Four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