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2020-08-14 10:16王淑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9期
关键词: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应用效果

王淑梅

【摘要】目的 探讨在进行临床麻醉期间拟定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05月~2019年04月收治的156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拟定每组手术麻醉方案;参照组(78例):拟定常规颈丛神经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展开;实验组(78例):拟定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展开;就组间麻醉优良率展开对比。结果 实验组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麻醉优良率(98.72%)高于参照组(91.03%)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于临床接受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利于麻醉优良率的显著提升,最终促进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的早期转归。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临床麻醉;应用效果

临床针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在拟定麻醉方案期间,神经阻滞麻醉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因为无法获得显著阻滞效果,患者呈现出较大的生命体征变化,从而无法对骨折手术的顺利实施做出保证。对此,超声引导方式的配合应用,对于骨折手术的顺利进行可以做出进一步保证[1]。本次研究将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探究拟定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并应用的可行性,以利于骨折患者的早期转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05月~2019年04月收治的156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拟定每组手术麻醉方案;参照组(78例):男40例,女38例;年龄26~51岁,平均(35.49±1.39)岁;实验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27~53岁,平均(35.59±1.33)岁;纳入标准:①均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方法配合手术;②知情同意书签署;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所患心肝肺肾疾病尤为严重;②无法配合完成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性别、年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收治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经过分组并拟定麻醉方案应用期间,参照组:拟定常规颈丛神经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展开,完成心电监护连接以及静脉通道建立后,选择罗哌卡因以及利多卡因对患者展开局麻操作,保持20 mL总剂量[2]。对患者仰卧位采取辅助完成,将其肌间沟顶点作为穿刺点完成常规麻醉操作;之后,穿刺点选择在患者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位置展开,对患者完成临床麻醉;实验组:拟定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展开:完成心电监护连接以及静脉通道建立后,选择罗哌卡因以及利多卡因对患者展开局麻操作,保持20mL总剂量。对患者仰卧位采取辅助完成,之后针对患者下臂丛神经以及周围显像,通过超声引导合理消除后,通过了解平面外成像,选择对应的穿刺点展开穿刺操作,准备麻醉药合理注入;之后通过超声引导,穿刺点选择在患者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位置展开,合理注入局部麻药完成操作[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麻醉优良率。

1.4 判断标准

优:骨折患者未表现出疼痛感,骨折手术期间无需选择镇痛药物进行干预;良:骨折患者手术期间呈现出牵拉痛,并且需要准备少许镇静药物进行干预;差:骨折患者手术期间不具备充分术野,手术期间需要准备镇静药物进行干预[4]。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展开两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患者麻醉结果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麻醉优良率)以n(%)表示,行x2检验,结果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麻醉优良率(98.72%)高于参照组(91.03%)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在实施神经阻滞麻醉期间,超声引导方式的有效应用,可以将人体内部组织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可以对神经阻滞麻醉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从而对骨折手术的顺利开展做出保证。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麻醉优良率(98.72%)高于参照组(91.03%)明显,可充分说明拟定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于临床接受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利于麻醉优良率的显著提升,最终促进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的早期转归。

参考文献

[1] 秦生,杨葵芳,廖菊梅.超声引導下前入路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9,11(08):1755-1757.

[2] 秦倩,孙君义,刘洋.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5):35.

[3] 赵芳,王寿平.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比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07):76-77+79.

[4] 王德强.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4):80-81.

猜你喜欢
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