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2020-08-14 09:48许妍
考试与评价 2020年8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学

许妍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标的改革,教育部门对初中历史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程度。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真正落实新课标的具体改革内容。本文就如何在实际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正确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展开讨论,希望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出努力。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家国情怀  教学

引言: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所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過在实际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见,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势在必行。

一、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学生长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之中,无法有效理解为国家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比如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学生很难理解孙中山先生那种忧国忧民,不得已依靠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的爱国情怀。为了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当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当时的社会情景之中,指导同学充分感受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独有的爱国情怀,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二)有助于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逐渐加大了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便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积极改变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初中历史教材涉及到很多蕴含家国情怀教育内容的文章,通过家国情怀教育也可以向同学们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西周分封制度”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充分地为同学们展示出古代人民认祖归宗、孝敬长辈的文化构建过程,这一构建过程也可以充分传递出家国同构的概念。由此可见,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家国情怀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德育教育。

(三)有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求,这一点与家国情怀的内在完全一致,即使是在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背景中,也依旧是为人处世的第一准则。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很多能够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思想的教学内容。例如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邓世昌等。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内容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他们能够在日后成长为一名真正爱国的有志青年。

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措施

(一)正确理解家国情怀教育的含义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所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教育的真正含义进行了阐述,既利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习方式,关注学习与探讨历史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并将国家繁荣、民族昌盛与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作为使命。由此可见,任何历史事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为此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教材中能够体现家国情怀的教育内容,利用它们将同学们引入当时的社会背景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心理想法,进而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至家国同构的高度上去。

(二)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

由于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事迹和人物。根据这些历史真实事件,教师可以从中提炼出很多有利于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素材。例如教材中涉及到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通过指导学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内容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传递出家国情怀的相关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新课标的具体改革内容。

三、初中历史课堂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良好的指导与引导作用。由此可见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教师学科素养极大的影响。同时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也会影响传递给学生怎样的价值观念,对于实际的历史教育而言,涉及很多教育理念。其中便包括家国情怀的相关教学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整合这些教学理念,并将其升华为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便需要历史教师掌握良好的专业与学科素养,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正确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便需要教师充分掌握同学们的具体学习状况,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加以正确的指导。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学习地位,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现出家国情怀的教育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历史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可以尝试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便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33+35.

[2] 张聪聪.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D].河南大学,2018.

[3] 贺孝香.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