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新探

2020-08-15 13:32焦恩龙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焦恩龙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对于教学模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符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在当下,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为提高高中教学活动的质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作者首先分析了在高中教学活动中引入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于教学互动具有提升作用;接着就如何在高中教学活动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切实提高高中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099-02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eople have higher and higher demands on the teaching mode, an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innovate the existing teaching methods to meet the needs of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At present,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necessary technical means for the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vides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 school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author first analyzes the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 school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has a role in improving teaching interaction. Then, h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ntrodu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 school teaching activities to assist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high school effect of teaching.

【Keywords】 High school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strategy

一、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意义分析

(一)信息技术手段为高中教学活动构建良好的情境

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借助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进行再现,借助这种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进而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长江三峡》一课的内容时,有些学生没有见过实际的三峡日出的壮观景象,因而,只凭教师单纯的讲解,学生由于缺少生活体验,难以把握文章壮观的自然之美,而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则能够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壮观景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重要性,单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过程中枯燥乏味,学生难以提起积极学习的热情,也就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能够达到理想效果。但是,将信息化技术引入高中教学活动中,能够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有关联性的小视频或者图片等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以此为发散点,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探究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能够有效地拓展教学范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化技术手段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这就决定了其技术手段可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互动从时空的限制当中超脱出来,使学生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实现课堂教学之外的自主学习;而教师也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前置或者后延。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学习群,提前给学生布置温习的作业或者通过学习网络为学生布置拓展性的课后作业,并实现实时批改等工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时间,来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巩固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整合的策略分析

(一)充分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提高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针对性

当前,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的整合将成为大势所趋,一些教师为了形式需要,对所有的教学活动,不加甄别地生搬信息技术,导致信息技术非但起不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反而会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引入高中教学互动中来,要充分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及教学任务的需求,合理地引用技术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信息化技术手段引用的针对性。例如,有些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为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游戏手段,但是,教师却没有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设计游戏内容,导致学生将关注点放在游戏本身上,忽略了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引发课堂秩序混乱等现象的发生,达不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二)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适应整合教学的需求

当前,尽管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仍然没有及时地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的思维模式,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生搬别人的教学课件,降低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整合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时转变教学的思维模式,以便能夠切实满足整合教学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遗传定律方面的内容时,这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学生理解方面存在难度,这时候教师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版书教学思维模式,积极地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或者从网上寻找优质的动漫演示视频课件,为学生展示相关定律的内容,进而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高中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主要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因而,教师在开展高中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来获取丰富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切实解决当前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源匮乏、内容单调乏味的弊端,进而达到切实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通过互联网选择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获取的教学资源能够切实对当前的教学活动起到有效的补充和拓展。选取的教学资源既符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要保证所选内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合理性。例如,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活动时,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面较窄、缺乏高质量阅读素材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课本上的拓展阅读材料较为缺乏导致。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从网上收集质量较高,而且学生易于接受的阅读素材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三、结语

在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高中教学活动的效果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下高中教研活动中大家关注的热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推广,将其应用到高中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资源获取范围以及打破时空的局限,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以此为依托,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尽管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活动相整合,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转变教学思维,提高引用的针对性,切实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葛艳.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出路[J].教育现代化,2018(7).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英语阅读策略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