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2020-08-15 13:32张玉花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角色体验实践

张玉花

【摘  要】仅仅围绕书本展开的教学活动无疑是单调的,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之下,学校与家长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水平,更要积极培养其社会参与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等方法,积极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在不同的角色定位下发挥不同的价值。本文以角色体验活动为论述点,探讨提升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角色体验;实践;社会参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1-0119-02

【Abstract】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hat focus on books alone are undoubtedly monotonous. Under the overall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schools and parent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level of students, but also actively cultivate their social participation ability,responsibility,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other methods a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social participation ability, so that they can play different values under different role positioning. This article takes role experience activities as the point of discussion, and discusses specific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social participation.

【Keywords】 Role experience; Practice;Social participation ability

目前,国内发达地区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角色体验实践活动,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受当前应试教育和学生安全的禁锢,对角色体验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我校将角色体验内容生活化,过程真实化,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中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实现自身社会参与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角色体验活动开展的目的

针对目前中学生自理能力差、交往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现状,我校立足学校实际,按照“让学生习惯得到一次培养,经历获得一次丰富,意志得到一次磨练,素质得到一次提升,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品格得到一次升华”的原则,开展角色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旧停留在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的层次,忽略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也忽视学生的技能表现能力,如果仅仅将学生定义在“学生”这一单独角色上,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可造成的正面影响、可获得的成长经验将被极大程度地压缩。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参与度,帮助学生锤炼必须技能,如何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生活、积累不同经验,已经成为必须有限先处理的教育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社会参与能力,我校共开发了八大类、180多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通过五年级、七年级、高一学生体验校长助理、餐厅助手、小交警、小法官、小记者、校园纠察、清洁工、WC管理员、卫生员、导游、播音员等多各种角色,让中小学生在角色体验活动中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特点,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使之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二、角色体验活动开展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一)合理利用家庭生活,提升参与意识

学生不仅是大社会中的一分子,更是小家庭中的重要组成成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家庭生活当中,培养其孝敬父母、维护家庭的道德感与责任感,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学生在扮演“学生”这一本职角色的同时,还要额外承担分担家务、体贴父母的责任,这些责任机制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规划好成长方向。在其参与家务劳动、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等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意识能够与实践经验相辅相成,进而在学生的脑海内建立完备的道德理念,使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青少年,主动承担起应肩负的责任。

(二)合理利用学校生活,锻炼角色技能

学校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化教育,更在于教书育人。要积极推动角色体验活动的相关建设,就要为学生留下发展、成长的空间,在努力提升其文化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技能表现水平,使其在“身兼數职”的同时能够充分理解自身所承担的责任,逐步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利用学校的手工技能区、生命与科技实践区、学农实践区和生活服务区等区域开展角色体验活动,使活动更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硬件优势,将角色体验活动从活动体验转化到学生行动上,提升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做一个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有能力、有担当的合格公民。

(三)合理利用社会生活,提升角色价值

社会是展现人才发展潜能的最终平台,也是考核学生技能表现水平的首席裁判。为了引导学生完成从一个角色向另一个角色的转变,将其对个人价值的认知转化为对社会价值的认知,学校应建立多方互动,与社会力量勠力同心,为学生创造体验、劳动、思考的机会,使其理解个体对集体的影响,进而体现学生自身的发展价值,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家庭与学校应为学生创造走出去、学进去的机会,利用社会服务、公益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努力提升其道德素养。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带领下,教育理念应与环境要求积极接轨,要求学生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服务责任,使一个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不同的价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三、丰富多彩的角色体验活动

1.手工技能培养人文底蕴。让学生充当手工业者,通过开展串珠、金属丝工艺、风筝扎制等手工技能活动,使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

2.科技创新培养科学精神。让学生充当科学家、工程师,通过开展虚拟水流墙、生活中的化学、电子百拼、清洁能源、智能机器人、磁悬浮等联系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发展前沿的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充当调研员、记者的角色,通过确定研究主题,制订研究方案、参与学习研究、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研究报告、交流共享研究成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走进自然、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4.生活教育教会学生健康生活。让学生充当理财助理、农民工、安全管理员等角色,通过组织学生制订理财计划,动手缝补衣物,清洗衣物,厨艺体验,内务整理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体质测量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开展消防演练、防震演练、人防教育及防空袭演练等活动,让学生掌握遇险自救知识和技能。

5.社会角色培养责任担当。让学生充当环保员、纠察员、校长助理、审判长等角色,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规则,帮助他们认识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升降国旗仪式,国旗下演讲,国防教育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成为理性的爱国者。

6.劳动教育培养实践创新。让学生充当设计师、民间艺人,通过开展创新思维,K'bot创意搭建,3D打印,万能机床等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活动;组织学生种植实验田,种植蔬菜,田间除草,养护花卉等劳动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总而言之,开展角色体验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促进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了解社会,健康成长,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注:本文为2019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角色体验中培养中小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92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洁.浅析体验式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以阿涌叔叔体验式教育为例[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5(Z2).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角色体验实践
引入戏剧元素的音乐教学实践
创新情境构建体验性语文新课堂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话剧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探究
体验式的英语课堂教学